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近年来见到不少对这首诗的考证和分析文字,真可谓注家蜂起.其中关于“江枫渔火对愁眠”,究竟是什么“对”什么,就有四种不同的解释:①《唐诗三百首新注》:“江枫,江边的枫树.对愁眠,愁眠人(实是因愁而未能眠)与渔火相对.”据此,相对的是双方一  相似文献   

2.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一千二百年来,传播中外,脍炙人口,是不朽之作,人们对诗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江西日报》,发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此诗一出,寺因诗传,声名远播。寒山寺,是不是因为有了一座寒山,才称为寒山寺呢?到过的人都知道,寒山寺的四近无山,连土丘也没有。《吴门表隐》(清·顾震涛撰)说:“寒山在枫桥东民家廒内,一石突出”。原来所谓寒山者,只是一块假山石而  相似文献   

4.
所谓模糊,即:“不分明、不清楚”。模糊语境是指上下文内在联系的朦胧的、潜含着作者审美意识和心理活动,给读者留下想象追意的空间。作为译者,必须善于从这种语境中发幽掘微,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貌,以沟通作者、译者、读者的心理,增强理解,有效交流。这种语境比较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譬如唐朝诗人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  相似文献   

5.
拙著《“江枫”新解》(载《社会科学战线》82年1期)发表后,不料竟引起一场小争论。一九八三年秋,笔者在陕西师大图书馆偶而看到叶昌炽编篡的《寒山寺志》,摘记数条,以为《新解》的补证。一、诗题《枫桥夜泊》之“枫桥”,宋代以前本作封桥;诗句“江枫渔火”之“枫”字,原亦应指封桥,与枫树无涉。《苏州府志》引《豹隐纪淡》云:旧作封桥,王郇公居吴时,书张继待刻石作枫字,相承至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知府吴潜至寺赋诗云:“借问封桥桥畔人。”笔史言之,潜不肯改,信有据也。翁逢龙亦有诗,且云寺有藏经,题至和三年曹文  相似文献   

6.
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以“泽国”著名于世。正由于它临近太湖水乡,所以小桥流水横贯城闉,风光异常秀美。白居易所谓“红栏三百九十桥”,也只是约略指出这里桥多而已。即使是像白居易那样的伟大诗人,也没有咏遍苏州的桥,真正以描写枫桥而驰名千古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张继。 我记得张继的名声,并不比李白、杜甫、白居易低,凡是念过几天书的人,很少不会背诵《枫桥夜泊》诗的。只要一闭上双眼,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鲜明诗境,就会浮上心头,迫切希望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姑苏水乡的枫桥。  相似文献   

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踩着《枫桥夜泊》的诗韵,踏入了寒山寺胜境。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佳句,使寒山寺名驰天下,蜚声海内外。如今的寒山寺,殿堂壮观,钟楼巍然。日前竣工落成的仿唐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普明宝塔”,金顶闪烁,宏伟端庄,又为这座名寺增添了新的景观。 寒山寺,建于六世纪初梁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名僧寒山与拾得曾由天台山来  相似文献   

8.
月落乌啼,霜华满天,江枫隐隐,渔火点点,钟声回荡,客船漂泊,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描绘的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夜泊图,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小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就在于它创造了完整的情景交融的典型化的艺术意境.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枫桥夜泊》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查阅参考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得出"江枫"是"江村桥"与"枫桥"两桥的简称的结论。"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审美依然深邃丰富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人生是喜怒哀愁一应俱全。都说愁是大人的专利,其实小孩也是懂的。但不过是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爸爸妈妈逼着学汉字算术或是打破花瓶怕挨骂……他们不知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不知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忧伤;也不知道“白发三千丈,缘愁是  相似文献   

11.
<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此外还有和尚。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  相似文献   

12.
“儿行千里母担忧”,“每逢佳节倍思亲”。游子们正是在这无限的眷恋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对于新移民们来说,亲情、友情、乡情,甚至夫妻、母子、父子之情都因为天涯阻隔.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灵深处,不时涌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感觉。 就说过年这档子事吧。在中国这可是一年中尽情火爆,尽情欢乐的愉快时  相似文献   

13.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4.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文·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出门看”句的“看”字,历来版本不同,异文甚多,但不外两类: 1. 根据四部丛刊影宋本作“出门看”,如《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诗举要》(高步瀛选注本)等等,现行统编初中《语文》即是选用此本,均作起始两联,一韵通叶。其他异文,或作“出看门”,或作“出门迎”  相似文献   

15.
读诗词可以使燥热的心变得宁静,使贫瘠的思想变得丰富,使平庸的人生多姿多彩,因此我喜欢读诗,更喜欢读那些带有凄清、悲凉色彩“、愁”味很浓的诗词。唐代诗人张继那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知道身在他乡的游子每当想起故土,是否会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呢?月亮将落而未落,这正是天将明而未明之时。此时,万籁俱寂,大地沉睡,可是诗人却没有睡着。乌啼,打破了沉静,却更加显示出这早晨的冷清。满天的霜雾,深秋时节诗人却还在异乡做客,停泊枫桥,体验那河上的寂寞与冷清。江岸上,枫树依稀,隐约可见,江水朦胧,渔…  相似文献   

16.
<枫桥夜泊>描绘出的是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秋日江南水乡夜行图.融情入景、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是<枫桥夜泊>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其经典意义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除去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无法拒绝的魅力外,还有几方面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关于"夜半钟声"有无的激烈争论;二是历代诗人的不断题咏,表现对张继诗创造境界的追慕;三是历代唐诗选本的不断选录,事实上也扩大了<枫桥夜泊>的名声.此外,近代以来不断有著名画家通过画笔重现<枫桥夜泊>诗的意境,作<枫桥夜泊图>,这些作品对现代传播、扩大<枫桥夜泊>诗的声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游寒山寺赋     
人至苏州,秋菊绚烂。 绕簇簇若幻弥蒙烟村,越座座如画馥郁名苑,唯求夙愿得尝,独觅古寺寒山。忆儿时学吟以《枫桥夜泊》,犹饱览丹青之一卷初展—— 渔火明灿,枫红欲燃。空桥厮伴寒流,羁旅愁卧客船。更有那,姑苏城郭近郊野,婵娟月轮苦霜天,云柯栖乌啼宛棹,荡尽尘界静邃,阻心驰故园,游子泪溅枕边船舷,俄顷睡意阑珊,听疏钟夜半……  相似文献   

18.
异文与训校     
一这里说的异文,并非指文字学上常提及的“异文”,如“跬”字,《说文》作“(?)”,《集韵》作“蹞”,而《荀子》作“蹞”之类,这是指汉字记录同一词或词素的不同形体,可称之谓“异体”。而本文所说的异文是指训诂学、校勘学常用之术语。它所包含的内容有:①同书不同版本的异文,如《文心雕龙·徵圣》篇中的同一语段,旧本作“虽欲此言圣,弗可得也”,唐写本则作“虽欲訾圣,弗可得也”。前者曰“此言”,后者曰“訾”。②同书不同篇的异文,如《荀子》中载相关论述的同一语段,《仲尼》篇作“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王霸》篇则作“乡方略,审劳佚,谨畜  相似文献   

19.
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平时阅读、积累了不少的古诗文。如果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一定会使你的文章靓丽起来。一、巧用古诗文开篇,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巧用古诗文来切入主题,点明主题,说明事理,往往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有位同学写《寒山古寺》,开头是这样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动人的唐诗,使我对寒山寺十分向往。”如此开篇,往往能吸引读者,激发兴趣。二、巧用古诗文绘景,锦上添花。古诗文中写景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声乐作品演唱中,最难以把握和演唱的是短小却又精美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我国著名的《枫桥夜泊》是由我国古诗词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枫桥夜泊》的艺术分析,详细探讨了艺术歌曲的演唱诠释,认为要真正达到完美地演绎这首作品,除了首先要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和积累一定的文化素养之外,还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以及词与曲和音乐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