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扬上有着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仅有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更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增强中华的文化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涵义阐述,探讨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实现领导干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丽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71-172
《大话西游》堪称传统西游题材影视改编的后现代主义巅峰典范,继其之后,《大圣归来》以全新的视角对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再创造,是对文学经典《西游记》的又一次成功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3.
从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看黄河流域人群向川西高原的迁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硕 《西藏研究》2004,(2):33-39
本文通过对目前川西高原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石器类型和文化面貌的分析 ,认为他们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南下的北方人群系统 ,正是他们将源自于华北地区的小石器和细石器传统带入了川西高原。他们主要活动于川西高原的一些河流阶地 ,最南抵达了今攀枝花金沙江流域 ,并在此同由华南地区沿长江向西迁徙并有着大中型石器和砾石传统的人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流与联系。此局面开启了后来历史时期源自北方的藏缅语族群 (或称“氐羌”族群 )同源自南方的濮越族群两大族群之间发生交汇、联系和融合之先河。这表明藏彝走廊南部地区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明之间一个交汇地带的历史 ,目前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 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4.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目前总人口在30万以下的民族,我国共有28个,总人口达到169万,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弘扬,文化产业及视野发展蓬勃,同时也凸显了文化自信。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以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的服饰文化社会功能入手,通过探讨和研究东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建设及文化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及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针对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进行探究,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并且详细介绍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融合手段,通过研究为加快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融合、强化文化自信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自信是更深厚、更广泛、更持久的自信,文化自觉要重点解决好文化自知和文化自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A村苗寨苗族作为特困族群总体上遵循节俭主义的消费伦理,消费欲望与拥有的资源之间的张力较少,化解消费风险的途径是依赖政府,但年轻人群消费的竞争与攀比心理日益显现.A村苗寨苗族的消费文化受到物质短缺和国家福利供给及外部消费主义文化等多方影响.其对于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在于扶贫措施在保留一定现金支付的福利保障的基础上应着眼于为贫困人群通过资产建设与能力提升创造发展机会,同时这个过程中应考虑贫困族群成员的竞争心理给予应有的内部激励.  相似文献   

10.
从对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入手,就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民族进行了扼要分析,认为"和平跨居"研究的目标就是让世界跨国民族在和平的环境中分享彼此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处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消费成为各民族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各民族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消费不仅给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作为各民族存在的文化也发生了转向,对它的研究也开始关注一种新型文化--消费文化的出现.消费文化是研究当今社会人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的是现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不同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都面临着依靠什么来发展、依靠谁来发展和究竟发展什么的重大战略选择,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总答案,是整个产业的元动力,是文化与产业有机交融互促互进的能动力量。云南纳苏彝绣产业的创新发展,生动揭示了文化自信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制导作用,其围绕文化自信进行的产业化成功探索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运河文化是京杭大运河发展的内在价值力量,两者同步兴衰。把握好大运河文化和其他新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存,成为了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大运河文化的复兴,需要利用大运河内在所积淀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所形成的杂糅之力,并赋予大运河文化新的符号和语言,才能符合现代价值体系,满足与现代发展共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些边民族群在历史上不断跨国迁徙,其迁徙过程包括离散和回归两个方面,其中,位于这一地区的部分苗族边民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定居下来的.从离散与回归的整个过程看,中国苗族边民的离散存在着多元化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地缘、血缘、族缘等条件,其回归的历程更显复杂,除了强大的政治推力外,还有祖居国政权或其他族群的拉力.同时,当其回归以后,其处境与世代定居边境地区的其他族群相比,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7.
张虎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130-132
现阶段提升文化自信的教育融合性尤为关键,以现代流行音乐形式自身有其特点性,在结合中国传统诗词过程中往往过于片面,缺乏对文化自信的关注与元素融合。另外,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创新便于体现文化的价值性、传承性及激励性。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开展中国传统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研究,对流行音乐文化价值性、传承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中采用调查分析、小组探讨的方式,对中国古诗词、文化自信、现代流行音乐等概念进行解读。从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困境入手,提出具有融合策略、融合方法,实现中国传统古诗词在现代流行音乐当中的文化引领,推动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精神、承继民族文脉的基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培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多元文化的具象组合形式,存世众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其知识层级、认知要求与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相匹配.将文物保护、中国传统建筑宣介和大...  相似文献   

19.
SARS灾难是新世纪瘟疫对人类的一种警告,它使中国人的文化愚昧暴露无遗,促使中国人进行反思,而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