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视角,首先初步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特殊问题.然后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 了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就提升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初步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归纳了公共服务供给中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第三部门失灵的表现形式,指出公共服务供给应实现主体多元化。在分析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状况后,提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基本模式: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为辅助,最后对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实施这一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从农村公共交通、农村公共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查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财政投入增加,衣牧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加。但是仍然存在着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薄弱,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农牧民就业门路窄,收入来源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束缚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民族文化产业由于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其发展愈加得到重视。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衍生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能够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立足于“产业产品—内部架构—外部环境”理论框架,科学分析数字经济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远未改变.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以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强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的准入限制,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研究者们展开了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从本质上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公共政策,所以文章试图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以政策价值取向、政策系统、政策过程为分析维度,对研究者们的成果进行归纳和述评,以期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虽然建国以来农耕民族地区的经济变迁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由于农耕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山区半山区,远离中心城市,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为低下.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农耕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农耕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价值取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途径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因素、思想观念、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传统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其经济尽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导致全国经济现在呈现出相对两极化的格局。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因此,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来启动经济起飞,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性,不管在民族地区或是其它地区,它都按自己的规则运行,这是其共性。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因受不同的条件影响,经济发展规律还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便要求我们在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经济运行的共性,更要关注它在民族地区所呈现的个性,从一定程度上说,个性更具有实际意义。那么,在全面地考察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的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对策呢?从哪些方面着手可保证其经济快速地、良性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考虑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并与全国及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明确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运用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碳排放系数、能源利用强度、经济结构对影响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东部发达地区为参照,对其碳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价;对新时期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重差距进行了全面检视;通过产业经济分析,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低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多重差距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3):99-100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较落后地区,农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外,还有其特有的制约因素:受教育程度及双语水平低;从事行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融入性差;劳动力转移模式单一;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等。因此,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强几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目前面临人力资源的制约 ,其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中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面对知识经济时代 ,民族地区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文章还提出要提高全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把发展教育作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民族地区贫困县之一,在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模式上具有代表性,所谓特色经济是指资源、科技、市场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引进和创新科技的辅助下,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秀山县在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业兴、他业旺的发展局面。该县有一定的经济优势,然而也存在许多限制因素,秀山地区在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策略时,有关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存在的问题。统筹兼顾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全局的战略性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应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及以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有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在发展质量上的增长。本文从发展质量的界定开始,认为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居住条件、安全保证、人口发展、环境质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然后,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稳定性、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发展、环境质量等方面讨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征。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