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赴此区域进行影像人类学研究。在建国初期所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6部影片中,有9部聚焦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素材。而对这些影像素材的分析,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影像叙事所建构的“边疆想象”的文化本质,以及文本内部结构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影像纪事     
《中国民族》2012,(1):75
  相似文献   

3.
随着泛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确保和提升高校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是摆在高校甚至是国家层面的重大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高校校园教育影像文化、公共影像文化、互动影像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为当下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影像纪事     
  相似文献   

5.
袁智忠  杨璟 《民族学刊》2022,13(3):84-91, 147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仪式本身就是具有伦理性的活动,仪式进入电影就形成了仪式化影像。电影具有伦理性,电影不仅记录和表现了人类共同的仪式文化,在仪式与电影伦理性的双重作用下,仪式化影像也具备了伦理性。仪式化影像首先通过象征(隐喻)化手段表现其伦理性;其次仪式化影像借助电影艺术手法强化仪式之美来表现其伦理性;最为重要的是电影影像通过动作、造型、摄影角度、景别、蒙太奇、表演和音乐等视听手段强化仪式的神圣性以实现其伦理性。无论是宗教仪式化影像、民俗仪式化影像还是政治仪式化影像,一旦进入电影影像就与创作者的伦理观表达密切相关。电影的仪式化影像是电影审美伦理表达的中介,它在电影中被造型化展示,其意图是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创作者的伦理观,引发观众正/负两面的伦理情感,从而引导观众的伦理认同或伦理疏离。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强化造型性功能,提升观赏性和艺术性,在视觉化造型之美中隐含伦理判断;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创造象征(隐喻)意义,创新影像艺术语言来突出伦理性;仪式化影像可以丰富和提升影像的思想性,从而凸显其伦理思想内涵,催生经典影像文本。  相似文献   

6.
以自传式纪录片为载体的"土著影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者索尔·沃斯和约翰·阿代尔进行"纳瓦霍人电影计划"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自我表述和"影像赋权"。土著族群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的"影像民族志",根本性地改写了民族志电影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影像创作的文化殖民霸权,产生了更为深入、具有丰富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在当代视觉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马旗  曾新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247-248
任何一种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形式都会呈现出与其他文化特性的合体.影像发展成熟后,很自然地也发展成为互动的影像,互动影像就是将交互形式加入到影像中,使受众享受到更强的参与感和共鸣感,呈现出与普通影像不同的体验感受.互动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本文以《Lifesaver》为案例从影片内容、交互要素以及互动机制三方面对互动影像中的交互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赫哲民族影像的梳理解读、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发展赫哲民族影像记录的建议,旨在通过以"主位"影像的内视角反思民族发展和建设高质量的民族影像数据库,在建设民族影像文献体系的同时,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中国大陆最早开展台湾原住民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先驱,林惠祥在1929、1935年两次台湾之行中都拍摄了不少台湾原住民社会生活的影像。这些珍贵的田野摄影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初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原住民的族群景观与社会状况,而且体现了第一代中国人类学家很早就通过光影之间的视觉手段来生产民族知识。围绕林惠祥这些尚未被广泛认识的早期台湾原住民田野摄影的相关讨论,有助于思考人类学、田野摄影与民族志文本之间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许雪莲 《民族学刊》2019,10(5):31-37, 105-107
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史诗影像志是我国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发起的对节日和史诗进行影像摄制的重大研究工程。本文对这两项国家项目的基本情况、理念、方法进行梳理,综合阐释为“承认差异性真实”“注重影像场域”“让文化持有者发声”“以影音研究为导向”四种学术理念,并对其调查、记录、叙事、著录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藉此提出影视人类学研究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随着越来越多节日、史诗新资源、新类型的发现,该系列研究工作也在不断调整既定的理念和方法,这一循环论证的过程旨在表达对事实的尊重与对文化多样性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15.
"青海学"正处于起步阶段",青海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各相关学科的合作。影像表达自上世纪至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文化研究的另一支"笔"。本文对贾宁教授提出的文化命题"青海学"做出了正面回应,并试图通过无处不在的青海学影像,探讨史志和影像交叉研究的可能性,提出青海学影像志在文化重建和意义符号的传递时应遵循的理论基准。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逝世35周年的祭辰。这位在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志写作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的女学者,也是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实践先驱与学术奠基者1936—1939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在巴厘岛进行田野考察,以拍摄电影和照片的方式,从事当地文化资料的搜集工作,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美人类学界最为重要的一次影像民族志实验。在20世纪60—70年代,米德更成为人类学的新分支学科——视觉人类学的倡导者与助产士,她撰写的论文《文字学科中的视觉人类学》是该学科在创建之初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篇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出现以及传播形式的扩张,促使舞蹈与影像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其画面性以及色彩性将影像艺术的魅力进行展现,舞蹈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得到全面展现。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响艺术的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舞蹈的传播途径。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性,将舞蹈在影像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魅力进行全面展现。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其中,少数民族创造传承的丰富文化,共同成为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财富。在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创造传承过程中,影像记录具有抢救性的功能和意义,民族影像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给予了有力支持。面向新时代,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等成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少数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也应成为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可以通过高校院所影视人类学学科体系建设、系统专业设置、民族文化社会传承基地建设、少数民族影像志项目研究,以及开展影像志人才培养社会公益活动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尹珂 《中国民族博览》2016,(10):139-140
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出现以及传播形式的扩张,促使舞蹈与影像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其画面性以及色彩性将影像艺术的魅力进行展现,舞蹈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得到全面展现.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响艺术的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舞蹈的传播途径.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性,将舞蹈在影像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魅力进行全面展现.  相似文献   

20.
唐英  黄娟  李正丽 《民族学刊》2023,(9):145-152+168
全球化的传播场景,使民族文化的传播生态复杂化。此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的影像传播成为一个重要与敏感交织的题域。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影像能跨越文化与语言障碍,为非遗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新的机遇。本研究以藏族的唐卡绘画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非遗影像传播的特征及策略。阐述了少数民族非遗影像传播的地域性、历史性和共享性,受众群体的多元性和层次性,文化表达与身份认同的统一性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分析了少数民族非遗影像传播内容的适当性欠缺导致内容失真和过度商业化、忽略受众结构的多样性导致传播策略精准、政策和法规的支撑性不足导致少数民族非遗影像传播的规范性弱、资金和技术的短缺影响少数民族非遗影像传播的质量和效果等方面的一些短板。提出了从源头上防范传播内容的失真、拓展和扩大受众面、强化政策和法规的支撑、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等调适性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