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莉  齐晓娟 《东岳论丛》2005,26(2):204-206
高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辐射源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是党中央的重要指导方针。高校实施德育系统工程 ,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念 ,形成大德育格局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 ,理顺德育工作关系 ,发挥整体功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 ,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素养去干预社会、创新社会。  相似文献   

2.
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论证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形成的影响和挑战以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四条基本措施:一是关注家庭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家庭德育工作的思路;三是探寻科学的家庭德育方法和途径;四是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德育体系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主体及德育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试图分析和把握今后德育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德育创新应注重认识和把握德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科学价值观传承与升华的过程,由此也表现为一种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科学的"文化德育"理念,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有效的"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试就蔡元培德育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挖掘其当代意义。   一、蔡元培德育思想   (一)德育首位思想。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五者(指体育、智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可见,蔡元培把德育视为人格之“本”和“中坚…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德育的效果是与教育情境、德育教师、德育内容、德育形式以及被教育者密切相关的。作为德育活动的主动者的德育教师所应具备的思想信念与在实践中建立起的威信,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教育内容于被教育者接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亟待解决好德育层次性和目标性的关系、外围教育与内化过程的关系及其现实性。德育形式必须面对变化的被教育者及社会环境,回答时代的挑战,并造成进行利于德育教育的优化环境——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7.
德育目标内部是蕴含着德育目的、总目标、分目标因素的结构系统,外部是一个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组合有序融合的结构体系。目标德育就是通过德育目标体系建构来有效发挥其功能而开展的德育活动。目标德育通过目标理念理性化、目标功能正强化、目标管理规范化、目标方法科学化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统一是构成完整高校德育课程的理念。针对我国忽视隐性德育课程的现状,从加强领导、配置教师和强化管理三方面将隐性德育纳入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道德层次论的视角下,德育在价值取向上逻辑地走向"乌托邦"式的精英德育,导致德育边界的缺失、"务虚"与"务实"两种矛盾实践倾向、德育功能错位等弊病.通过批判和借鉴道德类型学的有关理论,考察道德的实存状态和伦理学的理论构成,立足于道德不同的内涵、功能、作用领域、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将回归本真德育确立为当代德育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并从人性预设、德育素养生成、道德价值体系的构成方式方面寻找德育价值取向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德育质量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关键在于质量管理。只有确立大学德育质士管理的标准以及大学德育质量管理的内容与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大学德育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海 《学术论坛》2007,30(12):184-187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重"学院式德育"而轻"原生态德育".文章认为重视原生态德育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一种选择.为此,文章就原生态德育的概念、原生态德育的观念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教育的协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星 《江汉论坛》2005,(9):132-136
从施教目的、施教方式及施教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可以区分为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目标分野、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的价值间离、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的本位差异,既是困扰道德教育的现实矛盾,也是道德教育协调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德育目标,即:"成身"与"成性"相统一,"以身任天下"的豪杰精神;二是德育内容,分别从义利观、"诚"论、民族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三是德育方法,即:"正志为本"、"因材而授"、"自悟"与"自得"、"躬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2 0余年来 ,大学德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力求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但在一定时期内 ,存在德育目标不明确 ,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教育效果不理想。目前 ,德育内容与方法关系问题、思想性与政治性关系问题 ,德育准备及科研、测评体系问题仍有待认识、解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三个方面对德育的历史性进行分析,从而认清德育的历史性特点,以利于处理好德育工作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至境德育论     
道德生活有功利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由道德三层境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则表现为感性德育、理性德育和审美(立美)德育;道德人生和道德教育的至境应是塑造“真人”形象的自由道德和审美德育。道德至境或诗意人生的教育达成需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上实现重构.  相似文献   

17.
人学观是德育建构的基础,不同的人学观产生不同的德育形态。建构于依附人格的德育是奴化德育,建构在单主体人格基础上的德育是物化德育,而以生活主体为基础的德育是生活德育。德育的发展与人学观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德育危机的解决要以人学观的转变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制度德育是继活动德育、对话德育、情感德育、欣赏型德育、主体德育、生活德育等德育理论之后的又一德育理论创新。它倡导站在道德之外,即从制度的角度来实现社会风气的扭转及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文章通过对制度德育的相关文献和专著进行梳理,在对制度德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找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开放德育:开放社会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推动着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征传统封闭型德育提出了构建开放型德育的要求.开放德育对封闭型德育的取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在德育领域的反映,也是德育适应当今社会和世界文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本质特征要求的表现,是我国传统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以教学为中心,在学科教育中积极渗透德育知识,再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