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将人们从现实空间延伸到拟态空间,拟态空间是一种对人们“观念世界”和“意识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象征化、拟似化的虚拟空间,网络拟态空间具有“难控性”与“可控性”的二重性.网络拟态空间的治理应该从统筹布局、完善机制、内容建设、议程设置、环境建设等方面保障主体参与治理的原动力、调动网民参与治理的源动力、增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约束力,最终形成网络拟态空间意识形态的治理合力,达到“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相关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基层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工作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舆情中被弱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和平演变的方式更为隐蔽,个别性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平台演变为意识形态方面论争,网络舆情的管控难度加大等。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基层网络意识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存在弱化现象,网络舆情中社会力量协同治理有待加强。因此,基层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中的新变化采用多元化的应对策略,即通过强化政治立场、整合相关职能机构、提升舆情引导质量、深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及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更为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治理。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生成与传播的重要场域,科学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厘清其生成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关涉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触角与研究空间。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治理困境,不仅与其生成路径类型紧密相关,还与其技术结构特征紧密相连。基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问题凸显,实践中需紧紧扣住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和规制工作、加强网络社会组织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党员干部的网络素养以及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等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政府治理的视角成为分析民族问题治理路径的重要视域。少数民族作为具有自我政治、经济与文化特质的群体,其发展态势对不同的族群、主权国家都有重要影响。其所产生的民族问题也成为影响主权国家甚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根源。在新形势下,从政府治理的视角提出了民族问题治理新的框架,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等诸多方面,以期对新时期的民族问题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家治理来说,基层治理是其根本所在,能够对乡镇和城市的治理进行统筹,推进共同发展.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项目.大数据时代给国家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路径.本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就基层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展开论述,分析如何将大数据与基层政府治理进行融合,以实现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8.
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新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政府治理中凸显出降低政治参与成本,优化政治监督环境,促进利益表达整合等价值和意义,但又因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公民网络参与在政府治理创新中产生出诸如不均衡参与、非理性化参与和非规范性发展等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培育参与主体、完善技术机制和加强法制建设这三个视角去寻求政府治理创新中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的对策和思路,从而开辟公民网络参与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具有极端重要性,网络意识形态是其重要组成。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的交互性、传播的流变性以及斗争的复杂性等特征。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话语权易被消解和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不足的双重风险。因此,需要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资本监管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创新,多维度巩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还应明确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思想内核,依托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展好共同体的启蒙工作,弥补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的不足,增强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摆在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其重要性和时代性也更加凸显。聚焦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形势,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变化,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共性问题及突出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应对策略与实践探索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总结阐述了做好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网络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的广泛运用开辟了反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工作的新战场。针对我国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不适应社会变革、不能满足青年需求、不能深入人心等问题,建议采取建设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网络载体、尊重网络中的草根文化以及丰富网络内容等措施,创新、推进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网络空间具有拟生态环境特点,网络意识形态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竞争性、开放性、均衡性和演进性等生态属性。网络安全已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因素,研究分析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一元性与多样化、网上与网下的交织、国内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隐性渗透与显性教育疏离等现实困境,提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对策举措。从多样性视角看,需要求同存异,实现多元“共治”;从竞争性视角看,要开展话语争夺,实现网络“法治”;从开放性视角看,要做到润物无声,实现网民“德治”;从均衡性视角看,要强调民主参与,实现基层“自治”;从演进性视角看,要推进协商合作,实现政府“善治”。总之,意识形态风险是影响国家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推进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14.
大数据开启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新时代,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范式。同时,大数据的"去人性化""模糊化""碎片化"等隐性特征、中国大数据能力不足的现状以及大数据时代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也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借助大数据,创新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和表达机制;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充分挖掘大数据应用价值;秉持理性思维,防止对大数据的盲目崇拜。这些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7,(5):92-95
现代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为改善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现代治理理论所包含的多元共治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转变基层政府治理的要求,对促进基层政府在治理中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基层政府简政放权、实现基层政府的瘦身以及增强基层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推动基层治理,基层政府应树立多元共治理念,完善多元参与机制,促进基层自治,实现基层善治。  相似文献   

16.
对政府在电子政策网络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究。首先运用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构建电子政策网络的分类评价体系;然后辅之以现实中的案例,通过分类阐述政府在政府支配型、社群主导型和网络互动型电子政策网络中的角色和策略,总结归纳认为:政府仍然是电子政策网络的协调者、激励者、各行动主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概而言之,政府在我国电子政策网络治理中承担着领航责任。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是近几年最时髦的政治术语,其诞生意味着一种崭新的政府治理方式的出现。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网络问政的兴起、网络问政的渠道、运行机理和实施等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把握这场现代化政府技术的革新。既要看到网络问政在现代中国政府治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它的弊端,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建议从政府官员和网民的结合、问政和施政的结合、网络问政和网下问政的结合等3个角度来完善网络问政。  相似文献   

18.
19.
以CNKI核心论文数据库中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在研究范式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部分研究成果缺乏精准性和针对性,实证分析较少,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学科融合视角。因此,未来应深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角,构建研究话语,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增加理论供给。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网络时代我国网络政府建设的背景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公共治理事务变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信息时代要求政府应在公共治理领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政府,进而探讨了如何加快网络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