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2021,12(1):1-9, 8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共同体是维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组织框架。对于现代国家建设来说,建构民族、公民与国家良性互动的同心圆共同体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整合民族力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权利的实质化。为此,可以从同心架构、同流意识、同质权力、同利规则和同识道义等五个方面着手建构这一同心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4.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演绎中逐步形成,其发展历程大致经由族群共同体与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及政治共同体等五环节三阶段复合而成。秦汉以来,这五种共同体基本上和合为一,延续至今。在南北分裂时段,强势地域共同体会打破中央性、统一性,成为地方政权或地方割据势力。部分族群共同体会入主中原,成立全国性少数族群主导的政权。然而,基于心悦诚服的文化认同与基于分配正义的政治认同,始终是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性的坚强基点,是我们当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历史根基与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5.
准确梳理和认识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流变,有利于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和话语重塑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大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国族主义"等内涵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趋向于关注和关怀少数民族"多元",中华民族概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虚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中华各民族""中国各民族"等概念的更高层次表达,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最优表达.  相似文献   

6.
7.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叶小琴  陈潘 《西藏研究》2023,(3):130-138+163-164
有论者指出,当今藏学研究的“中心舞台”仍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藏学研究有其特点和独特地位,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由于远离田野现场、缺少专门性机构、统筹规划不力等因素,加之台湾地区政治环境的变化,当下台湾藏学研究面临经费不足、人才断层、“被边缘化”等困境。但两岸藏学从源流上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学科未来发展上也有着共同的期许,两岸藏学具有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传承历史文化、缔造文化共识和实现文化教化等。然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面临着偏狭的民族文化观、乏力的文化传播、凸显的文化窘境和不良的文化活动等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提高文化认知、完善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认同和深化文化实践等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杨鹏 《回族研究》2021,(1):70-7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要以相关理论、意识和制度的整体性推进为前提。整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习,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有结构和生成逻辑。整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需要从理论宣讲和实际工作诸方面培养好民族工作人才,从组织、载体和内容等层面增强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自觉,努力营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类环境。整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制度的完善,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民族区域自治及各类相关制度要素,走中国特色的民族复兴之路,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制度合力。  相似文献   

11.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1,12(2):1-8, 9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与历史教育。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同时也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展开。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边境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保障;边境各族人民的中国认同、祖国情怀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表达,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自古以来边境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3.
周超  刘虹 《民族学刊》2021,12(1):19-25, 85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基本逻辑是一个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的过程,旨在构建一个多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与共生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建构必须赋予"共生"的理念,以责任、族际、文化、利益、命运为共生单元的建构逻辑,进而推动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全面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郝亚明  秦玉莹 《民族学刊》2022,13(7):1-7, 137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显化并增进中华民族内部的共同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从以往民族政策内容来看,各民族的共同性包含“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四方面的共同性不仅揭示了各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内在关系,也在发挥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凝聚民族团结关系、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正确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功能。在未来民族工作中,要通过系牢各民族的利益纽带、命运纽带、记忆纽带和价值纽带,深化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生关系、共有记忆和共享价值,以此不断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18.
徐祖祥  段铸晟 《民族学刊》2021,12(12):81-88, 13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由人口外流引起的村落共同体凋敝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村落渐渐变成“空心村”“留守村”,但也有一些民族村落依然保留着较好的血缘与地缘的连接关系,这些村落的民族文化及礼仪习俗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通过传统特色民族文化方式一直维持了共同体的存续与发展。富宁安兰村蓝靛瑶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表明,民间传统丧葬仪式具有强化村落共同体集体记忆,连接社会亲属关系网络以及维护村落共同体社会秩序的功能,其蕴含的家先观念同样也阐释了关于神圣与世俗两个境界的情景交融互动及村落共同体维系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多维度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和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联合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与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理论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思想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因此,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联合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论政策、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思想,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全面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对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河南岸彝族与哈尼族在交往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通过建构族际间仪式共同体方式,实现了两族“相遇到相融”的社会整合。红河南岸绿春三猛乡哈德村寨神、寨神林是彝族与哈尼族所共有,也是彝族与哈尼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哈德村的村寨共同体实践的物质基础、情感基石。寨神是哈德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建寨始祖与图腾崇拜对象,是他们图腾信仰的基础。而寨神、寨神林物权、产权归哈德村民共有,主要表现于哈德村所有村民对祭祀寨神仪式活动具有同等参与权、仪式祭品的分享权、共同分享寨神灵力以及保护寨神林的日常化职责等。通过庄严而肃穆的仪式共餐与热闹的“流动的宴席”互享,维持着哈德村村落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