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书奇 《社科纵横》2008,23(1):94-95
实际生活中的鲁迅是十分喜欢饮酒的,鲁迅日记中就有明确的记录,而且在文章中他也多次对酒进行描写,酒在鲁迅的文章中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含义.鲁迅不但对形而下的酒有精彩的描写,而且他把酒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从而深刻表达了鲁迅的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是应用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可无限传播的新形式媒体.目前,以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被列入主流媒体的行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交互性、即时性、权威性、覆盖域等方面各具优势,为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有效资源合理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必将互动、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创新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相应的研究文献迅速积累。本文在宏观经济发展、产业动态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上,梳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的成长历程,评述其研究现状,并针对创新经济学目前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我国创新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间的关系略作理论分析,阐述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紧张和亲和或对立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孙千茹 《社科纵横》2014,(3):153-155
通过分别对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性格进行分析,发现了堂吉诃德性格的冲突性和二重性;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综合比较得出两者以对理想的坚定为共同点,而以堂吉诃德的怪诞不经、鲁莽冲撞与哈姆雷特的郁郁寡欢、步步延宕为不同点。从两个不同的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不同影响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黄书孟  曹峰旗 《浙江学刊》2002,2(6):163-166
不同的历史背景 ,生成了苏格拉底与孔子不同的伦理思想。理性与情感 ,在他们的伦理思想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凸显。在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为主要命题的伦理思想中 ,提倡美德在于知识 ,认为理性知识才是导致善行为的根本原因 ,情感则是导致恶的行为的根本原因 ,表现了崇理抑情的特点。而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中 ,认为血缘亲情是道德的终极因素 ,表现了轻理重情的倾向 ,提倡美德在于人伦或情感。  相似文献   

7.
论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分野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管理学的历史沿革入手,剖析了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发展趋势问题。指出,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对经济学的“背叛”又是经济学研究的拓展,并且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学术条件下,二者之间既分野又融合,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理论及企业决策理论方面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脱胎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对德里达的影响持续一生。德里达认为存在两个面相的胡塞尔:一个被萦绕不去的结构情结束缚,执着于在场和观念的纯粹性;一个更强调发生和变化,呈现出世界和自我中的他性。由于前一种倾向的制约,胡塞尔未能充分挖掘出现象学的潜力。胡塞尔试图为知识和意识找到一个自我同一的在场源头,德里达却相信,一切在场都不可避免地被不在场所浸染,但这种不在场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超越了在场/缺席二元逻辑的"踪迹"。  相似文献   

9.
2003年,《每日财经》将殡葬行业列入了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第三位,一时之间围绕着殡葬行业暴利的声讨四起,大家普遍把殡葬行业暴利的根源归结于它的垄断性,要求政府开放殡葬市场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仅  相似文献   

10.
政治认同是一个现代命题,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但两者有合有悖.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政治认同的普遍性关注源于两者的契合:自我性、发展性与求同性;而政治认同危机的产生、蔓延则源于两者的张力:现代化的客观性与政治认同的主观性,现代化的革命性与政治认同的历史性,现代化的超越性与政治认同的保守性.在现代化建设中,只强调两者的契合会造成政治认同的瓦解,而只强调两者的张力又会导致现代化的失效.  相似文献   

11.
高钟 《社会工作》2013,(3):43-50
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企业社会工作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的社会建设创新其实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新形势下的创新。这个新形势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动进入城市,成为企业员工。目前的统计数字是2.3亿,预测2020年将达3亿,其中约60%以上是"80后"。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目前面临着由农民转向市民,由青年转向中年的巨大的社会转型与个人心理转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营企业在改制中原有的工青妇部门严重萎缩,民营与外资企业的工青妇则受行政化的影响,未能切实地起到维护相关群体权益的作用。因而,这个宏大的群体的个人成长,社会融入、精神生活等方面完全处在一个无人关心的状态。因此,这个巨大的群体潜含的能量就有可能转为社会负能量,从而给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2012年"9.16"反日大游行中打砸抢者,有相当部分是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而企业社会工作则是专职的对这个群体进行社会正能量的培育与发掘,这对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与宗教为传教目的以及受儒家精神影响很深的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而设立的女神形象不大一样.与西王母同为女仙之首的她既不是道教追求长生的理想的体现,也与男性神灵划清了界限,而是一个纯洁的女神,是作家赞美纯美女性的思想的物象化.她与向楚王自荐枕席的高唐神女也就有高下之别.她是对晚明以来文学作品中主情思想的一个大总结.她所管辖的太虚幻境还是薄命女儿的归宿地,在这里,女性的生命得到极大的自由与伸张,这里与严分等级的极乐世界、灵宵宝殿没有任何干系.而她自身则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更像一个人而不是神.  相似文献   

13.
自景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中西宗教的接触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17世纪,耶稣会会士把他们对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阐释带回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天主教教会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传人的限度的讨论(著名的“礼仪”与“术语”之争)中,  相似文献   

14.
婚姻是一种对性的管理制度.性权利是婚姻权利的上位概念,婚姻自由是性自由在婚姻制度下的要求与状态.长期以来,性自由的"污名效应"使权利的诉求不得伸展,同时也导致了对婚姻自由的片面理解.性自由权理论包含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而婚姻自由中二者的对立成为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主要冲突."婚姻自由"通常仅在消极自由的意义上被使用,与之相应的"婚姻不自由"揭示出积极自由缺位时消极自由所处的尴尬境地.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融合是后现代法学发展的趋势,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调和主要通过降低婚姻的进退成本和增加婚姻的输送机制与替代机制两条途径来完成.出于对中国国情的考虑,放宽离婚的条件与立法规制非婚同居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教十九年,十九年的一线教学生涯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勤劳,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知道了育人的辛苦,十四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让我懂得了奉献,十二年的课题研究工作让我理解了谦恭。“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荣誉给了我重任,“河北省实验教学标兵”的称号给了我动力,“河北省中小学班主任青年人才库”的入选给了我压力。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点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王玉珍 《学术交流》2004,(3):139-142
"后新时期"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是,文学观念的更新不等于对过去科学认识的全盘否定。在"多元化"的文学观念中,各元之间也并非无差别的对等关系,在"多元"合奏中必有主旋律。文学属于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经由作家的中介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所谓"个人化"只不过是一相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多维视角 ,对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和享用中存在的效率不高与不公平并存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公平的政策化、制度化是效率提升的调控机制 ,管理医疗是效率优化的运行方式 ,决策科学化是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雪花与圣诞     
《青岛画报》2011,(12):12-13
踏入冬季,珠宝匠用闪耀的钻石搭配白金塑造而成的六片花瓣,与冬日阳光互相辉映,绽放清丽脱俗的耀目光华.在精心雕琢之下,似真似幻的雪花,好似那圣诞钟声里翩翩起舞的剔透精灵,缓缓地倾诉着那道不尽的轻柔花语,表不完的浓情蜜意.  相似文献   

19.
哨兵与小花     
有的人在惯性中行走,有的人在惯性中坚守,渐渐忘记了理由。1903年的一天,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克里姆林宫散步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块空地中央,一位哨兵正笔直地站在那儿。"为什么要在这儿设置岗哨呢?"沙皇上前询问哨兵,哨兵满脸茫然地说,是上级派他到这儿值勤的,至于原因,他也说不清楚。沙皇又把警卫队长叫来,问他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20.
工作与情感:情感劳动与情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与情感的紧密联结是现代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市场由生产转向消费的结果.工作与情感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外部的情感关系,即情感劳动;另一个就是工作内部的情感关系,即情感管理.前者满足的是顾客的情感需要.后者满足的是员工的情感需要.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和相关性,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提高了员工的情感满足程度和满足质量,他们在为顾客提供的情感劳动也会是保质保量的;顾客的情感满足感又会促使工作绩效增加,使员工形成工作的愉悦情感体验.通过情感劳动和情感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促成了情感在公共领域的运用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内在感受.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很好地对外开展情感劳动,对内搞好情感管理,则将在市场上立足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