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壮语地名有壮语和汉语两部分,其关系有以下三种: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有对译关系;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没有对译关系;有汉语,但是没有壮语。书写壮语地名的方块字有的本身就是汉字,即使不是汉字,也会向汉字系统靠拢。壮语地名有转化为汉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壹、一般情况根据平乐县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该县目前有壮族约17000人,占全县人口4.28%。壮族主要分布在同安、福兴、源头三个乡镇。源头镇原古营大队是壮族比较聚居的地方,1985年底共有3557人。讲壮话的村庄有白土、秧地、六朗、猪母、明村、莲塘、大洞(一部分) ;壮族讲汉语的村庄有金竹、石排、木村、石粉、古营,这些村庄老一辈人还讲壮话,可见改讲汉话是百年以内的事情。汉族村庄有迥龙和木兰两个。壮族村庄一般兼通汉语桂林话和平乐话,汉族村庄一般不懂壮语。从桂林到昭平  相似文献   

3.
粤语与壮语     
粤语与壮语有着脱不开的渊源关系.本文论述粤语是在壮群体先人越人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在不断靠扰汉语而形成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4.
壮族地区农村的地名称谓多用壮语命名,指事表意,种类繁多。笔者从《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一书和一些县志、史料选先录了一些壮语地名进行归纳分类,主要有:以田、地、江河、动植物、方位、数字、姓氏等等命名。这些壮语地名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历史、物产、生活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地名的来源等。  相似文献   

5.
壮语地名的分类--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给壮语地名分类有语言分类和命名法分类。语言分类有构词类别和造词类别。构词类别有单纯词地名、复合词地名和词组地名。造词类别有原生地名和非原生地名。命名法分类有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  相似文献   

6.
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守土性、混合性、壮汉对应复杂性是壮语地名的特点.通名和专名是壮语地名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对壮语地名的研究,有民族学、人类学、农业史、语言学诸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柳州一直是壮族聚居地,保留有大量的壮语地名。由于这些地名皆用汉字来标壮音,使人难以了解其由来和本义,甚至作出背离原意的解释。笔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和地名学的方法,选择教有代表性且已被误解的“百朋”、“鸡喇”、“洛沟”、“拉堡”等四个壮语地名进行考释,意在辨正其误解,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壮语地名命名法的特点--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壮语地名命名法的角度,探讨壮族方位认知与颜色认知的特点。方位认知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点、相异点和相对应点。颜色认知与汉族相比,其认知的基础、物理内涵及文化意义均有不同。壮语地名的意愿地名也与汉语不同,更多的表现出文化的原生性。  相似文献   

9.
壮语与老挝语之异同陶红(广西民族学院外语系)提起老挝语,一些接触过老挝人的壮族同志都会说:老挝语很象壮语。遇上老挝人还能聊几句,说到相同之处,双方还会开怀大笑,象久别重逢的兄弟那样亲热。这些同志也会发现,用壮语与老挝人交谈,只能谈“土”的、“原始”的...  相似文献   

10.
桂东南壮语地名趣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间林林总总地名中,有一些地名很特别,不能望文生义,只有用壮族语言含义去解释,才能确切地了解其真正的意思。这种地名不仅桂西壮族聚居的地区有,在今天汉族聚居的桂东南一带也有,而且比比皆是。(一)冠以“古”字的地名。平南县的古榄、古和,桂平市的古楞、古滩、古棚、古冬、古带、古程、古林、古重,北流市的古架、古红,岑溪市的古麻、古万、古塘、藤县的古龙、古兰、古秀,容县的古泉、古练、古有等地名。这里的“古”字,是壮语“棵”、“株”的意思,是壮族特有的植物量词。古榄即是榄树,古练即是苦楝树,古有即是枫树,…  相似文献   

11.
壮语的数词“一”有多种语音形式.一般意见认为?it7跟汉语有关系,而?deu1和nш:η6是民族固有词.然根据语音对应规律,?deu1和nш:η6同样跟汉语有关系.特别是?deu1,其语音对应规律显示出壮汉语之间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13.
壮语辅音系统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浊塞音清化;复辅音简化;r声母向l声母转化;塞擦音逐渐产生和完善;送气声母在北部方言逐渐萌发产生,而在南部A-言则逐渐走向完善;塞音韵尾-p、-t、-k和鼻辅音韵尾-m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汉语和壮语中颜色词在联想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汉壮两族文化上的一些异同.认为作为色彩载体的颜色词,因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审美观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在颜色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及其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和统计法对壮语以-M为收声韵尾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并以此来探讨它们的语义特征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壮语汉借词借入的渠道和借入的方式,并对壮民族借用汉语词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壮语稻作词汇及其文化内涵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子与麦子、玉米并称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壮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有悠久的水稻裁培历史。壮语之中沉积着丰富的稻作文化词汇。本文从广西马山县壮语相关的稻作词汇入手 ,挖掘它们的深层内涵 ,从语言角度解读壮族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18.
壮语是分类词强势型语言的代表,壮语分类词也因而备受关注,几十年来在汉语量词理论的观照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多年来的研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研究成果也很难被语言类型学家所引用,这和壮语作为分类词强势型语言代表的身份极不相称。有鉴于此,壮语分类词研究亟需吸收当代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把壮语分类词放在整个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参照类型学的描写框架,借助分类词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把相关参项的表现形式与其它分类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壮语分类词的共性与殊相。  相似文献   

19.
地名学(toponymy)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作为专名学(onomastics)的一个分支,地名学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名的缘由、语词构成、含义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地名是综合载体,包含许多历史、人文、民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生态等信息.地名学的方法涵括了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个案剖析的基础上,研究从意象、词汇、文化等角度探讨了壮族嘹歌壮语英译策略。指出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意象保留、移植、转换、浅化、省略、增加等意象翻译手段传递原文的意境,力求保留嘹歌的语言风格与本土文化特色,再现嘹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