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弗雷格-吉奇难题”是当代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理论面临的难题,它表明非认知主义不是行之有效的道德语义学理论。非认知主义者试图通过修补其语义学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一些同情非认知主义的哲学家也希望通过“紧缩论”等办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但研究表明这些方案均不成功。  相似文献   

2.
区分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是弗雷格意义理论的著名观点,但由于弗雷格从未给“涵义”以精确的定义,因而涵义问题至今仍然是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从认知价值和同一关系两方面,弗雷格认为必须区分涵义和指称。涵义在弗雷格系统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由于概念模糊而功能广泛,弗雷格的涵义概念产生了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作为现代逻辑、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许多重要的思想对于当代分析哲学、现代逻辑以及语言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对《概念文字》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构造以及它的应用给予一个解释和分析,并且还对逻辑研究方式、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意义是一切语言哲学学说的中心。换而言之,意义问题得到了哲学家极大的关注。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为代表的专名描述性理论认为专名没有涵义,其涵义体现在摹状词或簇摹状词上;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深刻地批判了描述性理论,认为专名经过因果链的传播,在语境的限制下,通过映射体现出专名的涵义。  相似文献   

5.
弗雷格早期的逻辑概念深受康德逻辑概念的影响,但后来他逐渐放弃了与康德逻辑概念的紧密联系。弗雷格脱离康德逻辑观点的主要理由固然与确立逻辑主义还原公理系统逻辑性要求有关,但弗雷格日益增强的反心理主义是他拒绝康德逻辑观的更深和更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弗雷格提出的涵义与指称的二分说突破了密尔指称论中的意义即语词所指对象的局限性。实际上,作为逻辑哲学家,语义分析只是他的手段。涵义与指称的区分与弗雷格独特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密切相关。通过《论涵义与指称》一文可以解析其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认知对象具有抽象性和客观性;意义建构过程中人具有主体地位;语词和语句的涵义均具有主体间性;涵义是联结语言表达式与其指称的认识论通道;认识的途径和目标具有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较为详细地考察弗雷格把算术还原为逻辑的工作.首先,我们指出<概念文字>中的逻辑本质上是完整的二阶逻辑,并介绍弗雷格对数学归纳法的处理;其次,我们简单地讨论<算术的基本定律>中的逻辑;最后,仿照Burgess与Heck的著作,我们给出一个大致符合弗雷格想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讨论弗雷格如何发展算术、罗素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塔斯基与弗雷格都断言真这个概念在自然语言中的不可定义性,并且都明确规定求真的论域;前者在形式系统内为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定义,后者区分出句子的涵义和所指(真值);真之定义构成了戴维森真值条件语义学的理论起点,句子分层则是达米特辨明条件语义学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关于弗雷格的语境分析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雷格意义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是:一个句子的指称是其真值,并且句子的指称依赖于语境。弗雷格区分了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在直接语境中,一个句子表达它的直接指称即它的真值,在间接语境中,一个句子表达它的间接指称即它的涵义亦即它的思想。有了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的概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具有相同真值的句子并不能进行保值替换。笔者认为,弗雷格的语境理论虽然很有价值,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仍有明显的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一个与弗雷格相反的观点,即:句子的指称不是真值,而是它所对应的事件。并以此解决弗雷格所面临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弗雷格认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在逻辑学中,真既可以做谓词,也可以做形容词,并且与句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了获得真,他开创了一种形式语言的方法,从而为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奠定了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学派和分析哲学学派都是20世纪哲学界的显学。本文认为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往往能使哲学家在哲学探索中独辟蹊径,现象学学派和分析哲学学派的成就与两派各自独特的方法论原则息息相关,因此,本文试图追寻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比较研究充当“领头羊”角色的两位哲学巨匠胡塞尔和弗雷格的方法论原则,以加深对现象学方法和分析哲学方法的理解,洞察二者思想的精微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从柏拉图到蒯因,哲学家们提出各种方案证明"a=a"和"a=b"没有区分。这些证明尽管没有逻辑错误,但是违反经验,还是有瑕疵。弗雷格通过赋予语词意义和指称,试图证明"a=a"和"a=b"在认知意义上有区分;但是,由于弗雷格允许意义不同的语词可以有相同的指称,他的努力还是功亏一篑,"a=a"和"a=b"依然没有区分。有关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尽管弗雷格的回答符合经验,但是不如柏拉图等人的回答在逻辑上完备,没有矛盾。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给出了顾普塔数与王志雄数的概念,探讨了王志雄数的性质。利用Foxpro编程找出了新的顾普塔数与王志雄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划分数网络(泛巴斯卡三角),建立了第一类:tiiling数与精细划分数之间的关系(定理1);并指出两类划分数的递归关系均可在划分数网络上推出,二者的区别仅在于邻阶同次划分间的连线重数:第一类:stirling数的重数为m_1k_m,而第二类stirling数的重数为k_m1.  相似文献   

15.
设n是正整数,σ(n)是n的约数和函数,证明了:如果n满足σ(n)=2n k2,其中k是与n互素的正奇数,则n必为奇平方数,而且n必有适合p=1(mod 4)的奇素因数p.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全面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把“0”归属为自然数,但在小学阶段实施教学时却碰到了一些较难逾越的实际操作问题,为此引发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以 X_2(G)记一图 G 之全色数,P_n 表 n 阶路,混合 Ramsey 数 X_2(m,P_n)为最小正整数 p.对于每个 p 阶图 G,或者 X_2(G)≥m,或者P_n 当 m 取任意正整数、n≤4时,本文得到 X_2(m,P_n)的确值。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感"这个概念,从知识观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数感应是一种内隐性、非结构性的程序性知识.数感对于数学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地习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线性递归数列、分式递归数列中的某些特定类型,给出了通项公式的求法。  相似文献   

20.
胡晓靖 《南都学坛》2007,27(6):52-55
诗歌的魅力源于意境的优美。古往今来,在诗歌意境的营造中,诗人们往往运用一种和析字修辞格相接近的修辞手法,即把数字(语法上叫数词)拆析开来去表情达意或拓展意境。枯燥的数字经过诗人的巧拆善析非但与枯燥的概念绝缘,而且还能在诗歌语言的有机组合中变成诗歌形象里有生命的特殊细胞和美感因素,甚至为诗歌意象增色、意境增辉。概括地讲,诗歌的析数特征有四种:加法析数、减法析数、乘法析数和除法析数。然而,具体在一首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不管运用哪一种析数法都对诗歌意境的营造起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