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讨利润的性质与来源,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股份制企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基本模式。文中首先综述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利润性质和来源的各种见解,然后提出了利润的要素组织效应论,论证利润是各种要素有利结合的产物;但利润的分配则体现了社会属性,社会主义要求员工也参与管理及利润分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式是建立要素股份制,让各种生产要素都分得利润、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证了股份制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原则的,并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对股份制企业具有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股份制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和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关系的分析,认为股份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由社会占有资本的新的所有制形式,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文章论证了股份制经济的社会公有制性质,并通过对社会主义股份制两权分离换位的分析,认为股份制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内在的,指出股份制克服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其对股份制的分析及预见。它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企业逐渐向股份制演进,形成“两权分离”,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占有权(即法律上的经营权)的分离是客观趋势;“两权分离”必然导致企业财产占有使用社会化。由此出发,马克思曾设想通过股份制实现社会主义,但“反修”使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被长期淡化,形成社会主义经济的近百年曲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直接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一大突破,即使股份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可以把这种“新公有制”称为“股份制社会主义”,它实际上也是在“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语),为包括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在内的共产主义创造经济和主体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其对股份制的分析及预见.它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企业逐渐向股份制演进,形成"两权分离",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占有(即法律上的经营权)的分离是客观趋势;"两权分离"必然导致企业财产占有使用社会化.由此出发,马克思曾设想通过股份制实现社会主义,但"反修"使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被长期淡化,形成社会主义经济的近百年曲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直接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科学的股份制理论,实现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念的一大突破,即使股份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可以把这种"新公有制"称为"股份制社会主义",它实际上也是在"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语),为包括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在内的共产主义创造经济和主体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其客观规律要求出发,金融体制改本也要适应其发展。如何转换其机制?选择怎样的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产权、所有权和经营权三者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财产权利结构的设想和作用以及随着金融机制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在规范化条件下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可行性。通过时理论、实际的分析、论证,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明确产权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通过对股份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在产生起源与发展、所反映的产权关系、经营模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以及所体现的分配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论证了股份制不仅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而且股份制完全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选择,是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的重大成果。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重大推进与突破,也是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点在哪里的最新落脚点。在这一艰辛的探索过程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的问题,其次是怎样结合,也就是结合点在哪里的问题。文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股份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而且是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要不要股份制?社会主义能不能实行股份制?实行股份制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要建立什么样的股份制?研讨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需要股份制 (一)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股份制。股份制是指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支配,合理经营,按股分享  相似文献   

11.
使股份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并由其"两权分离"的特征出发,指出它是一种区别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提示了利用股份制实现社会主义的思路;以当代中国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不仅是对马恩股份制理论的继承发挥,而且也是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论断是对《资本论》第3卷有关思路的继承发挥,也是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突破,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找到了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股份制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恩众我国的股份制试点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从试行股份制十几年来的实践看,股份制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发展较快,特别...  相似文献   

13.
股份制是否具有公有性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但是公有资本论、唯公有制论与国有公有等同论等观点混淆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问题。股份制之所以可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形式,关键在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不一定要将股份制归为公有制或是公有制实现形式才能为发展股份制找到合法性,在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中,我们必须放弃教条式理解,而是实事求是地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前我国再次出现的“股份热”做了理论分析。体制改革中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虽显示了一些优越性,但存在的许多弊端表明,它不可能是改革的目标,可以考虑用股份制代替它。股份制的优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股份制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较好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一种较好的筹资形式;股份制能使政企真正分开,并使企业行为长期化;股份制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流动;推行股份制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股份制是个中性事物。只要指导思想正确,又采取适当的操作方法,推行股份制不会削弱公有制、恢复私有制,反而会大大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迫使企业转换内部机制。股份制在中国大地的再现,为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以后,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而我国高等院校校办企业,改革步伐滞后,企业内部机制很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致使企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要促进校办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只有将企业改制为股份制,转换经营机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实行股份制的前提。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股份制其实质是实现了资本价值形态所有权的私人占有性与资本物质形态所有权股东共同占有性的统一。资本价值形态私人所有,产权具体化人格化,有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资本物质形态股东共同所有,形成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资本,能适应生产力即生产社会化对聚集资本的要求。社会主义在全民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制,决定其不能象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那样,即股票由股东自己所有使所有权具有具体的直接的人格化主体。因此,国家股占主体的股份制难于解决传统国有制的缺陷和发挥股份制的优点。公有法人股份制虽不象有人设想那样理想,但仍不失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针对和谐社会这一问题,从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人与心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要义;论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唯物辩证法的必然要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核心问题是以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尤其是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的理论,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试图以股份制去实现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论点进行对照,指出后者与前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扬弃”。文章围绕两种对立的“扬弃”从三部分展开论述:一、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二、在社会主义体系中,股份制不能成为对公有制的扬弃;三、股份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应有一个适度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刘长明,李绪堂,尹吉成适应经济进一步市场化、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市场主体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核心问题是以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尤其是股份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的理论,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人试图以股份制去实现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论点进行对照,指出后者与前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扬弃”。文章围绕两种对立的“扬弃”从三部分展开论述:一、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二、在社会主义体系中,股份制不能成为对公有制的扬弃;三、股份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应有一个适度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