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解放前有21个少数民族有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等11个民族的文字较通用;有7个民族(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的文字不很通用;有3个民族(回、满、畲)通用汉文。解放后,国家建立了民族语文研究机构,在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五十个左右的少数民族中,回、满、畲等民族通用汉文。其他四十多个民族使用着各自不同的语言。在有些民族中,方言的差别很大。这些民族的文字情况如下:一、有比较通用的本民族文字的,计维吾尔、藏、蒙古、哈萨克、朝鲜、锡伯,傣、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十个民族。二、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并不通用的,有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佧佤、哈尼、达斡尔等九个民族。三、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有僮、布依、侗、白、瑶、黎、东乡、柯尔克孜、土、水、羌、高山、撒拉、塔吉克、保安、裕固、鄂伦春、鄂温克、怒、独龙、仫佬、毛难、仡佬、土家、阿昌、布朗、赫哲、崩龙等二十八个民族。少数民族文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三类:一、拼  相似文献   

3.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有80多种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解放之初,有通用或半通用文字的民族,不到十几个.为此,当时帮助少数民族解决文字问题,是民族语文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但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仅靠当时少数民族语文工作者调查,势必旷日持久,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1955年胡乔木同志受毛主席委托在中南海召集有关科研人员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会议中,毛主席派人来要会议记录.可见毛主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对我国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中国经验。教育信息化的全方位布局改善了民族地区教育环境,推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青海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农牧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新时期,以信息化加快推动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优化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环境、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1、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语言种类很多。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满族和畲族通用汉语以外,其余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的语言按照谱系分类法,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最为广泛,有29个民族,其中包括汉语和壮侗、藏缅、苗瑶三个语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语种多,文种多。在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五十三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回、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文);解放前,二十一个民族已有了自己的文字。五十年代,国家又帮助十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帮助一些民族改革或改进了文字。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多数人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的交际工具。 四十多年来,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还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在占全国面积50%以上的广大地区。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以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有同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所以语言的数目比民族的数目多。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少数民族语言在六十种以上。这些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等语系。解放以前,十几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三十多个民族没有文字。文字的体系相当  相似文献   

8.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文(回、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文).解放前,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五十年代,国家帮助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多数人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在去年十二月举行的全国民族语文工作会议上,回顾总结了40年来我国民族语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是:(一)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了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作为行使自治权利的工具.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等重要会议,提供了蒙古、藏、维、哈萨克、朝、彝、壮等民族文字的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厉来重视民族语文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族语文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自治机关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人民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也许人们对我们鄂温克族感到陌生,但它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民族只有2万人口,大都分布在内蒙古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和8个民族乡内,从事农、牧、林、猎和渔业生产。我们有自己独具的民族特色,生产特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并通用蒙、汉语文,没有文字。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曾被误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索伦”是满族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除一部分民族通用汉语外,大部分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一部分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少数民族中小学,除一部分学校使用汉语文教学外,相当一批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平等政策。但是,各族人民也越来越看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我国具体条件下,汉语文事实上已成为各民族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今天,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文,  相似文献   

12.
覃彩銮 《广西民族研究》2012,(2):211+209-210
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一个内陆国家,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20万,有49个民族,其中佬族占总人口的50.3%,华侨约3万多人。全国通用老挝语,属壮侗语族,与泰、壮语相近,历史上与壮族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地理、习俗等诸多原因,我国民族地区在经济、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区域与区域之间呈现局部性特征。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推进,民族“互嵌”格局建设逐渐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关系优化模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本身是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互鉴的产物,其刻写着不同民族地区在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互嵌”状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具有促成“共同富裕”的空间互嵌作用、具有培育“民族相牵”的区域文化整合作用、具有“连枝同气”的心理凝聚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互嵌”格局的公共性建设的路径在于:完善民族互嵌的制度界面,奠定公共性建设的“物质基础”;累积民族互嵌的能量场,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搜寻民族文化体系的“共通性”,培育公共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能够满足实施学前普通话教育的语言要求,但存在区域、教龄、学历和教师聘用类型的差异。基于此,优化对学前普通话教育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铸牢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态度等是促进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向,以此为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40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口达7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回、水、满3个民族已通用汉语外,其余23个民族使用着27种语言和24种文字,是多语种多文种的语言文字王国,更是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已被列为世界记忆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成果排列长达3.5米,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省民委古籍办正在建设的民族古籍资料库,近年平均每年抢救入库1000余册(卷)古籍珍本或善本,发展迅速;《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  相似文献   

16.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前提,是联系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交流交往的必然选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不仅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更是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体现。文章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视角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在加强教育教学、共同面对困境、铸牢等层面开展研究,提出了从时间层面同频共振、空间层面整合提升、情感层面加强内化的三个途径建议,依靠党的领导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建国前 ,我国只有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族和通用汉文的回、满、畲族等二十二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且其中有的民族文字很不科学 ,只在少数民族人中使用。建国后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先后对傣、彝、景颇、维吾尔、哈萨克文进行了改革 ,使之大众化。又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傈僳、哈尼、佤、侗等十个民族设计了14种拉丁化的文字 ,有的已被正式使用 ,有的已公开使用了。我们各民族的文字归纳起来 ,大致分为四类 :象形文字。也叫“…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有一千三百多万,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由于历史原因,壮族没有全民通用的统一的民族文字。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自1957年国务院批准壮文方案后,壮文在全壮区(主要是广西)普遍推行使用,受到广大壮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后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没  相似文献   

19.
民族语文作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交际工具,在西部开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视角,旨在说明民族语文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民族语文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欧洲探险者和殖民者到来前的好几千年,北美就有许多土著居民,他们按共同语言和文化传统组成好几个政治实体和集团,仅在东海岸,探险者就遇到12个不同的民族。当时,欧洲人通常把说同一语言和具有相同文化传统的人们称为natlon,这样,加拿大就可能生活有许多民族集团。当欧洲人遇到不同的北美居民时,很自然地也按欧洲当时所通用的术语称呼,把这些不同人群当作了nation。因此1763年《女王宣言》提到“和我们相联系的有好几个印第安nation或印第安部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