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失误指的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语言时存在大量的语用失误.论文从对比、分析英汉语用失误现象入手,讨论了称呼语、招呼语、委婉语、礼貌准则等方面的语用失误.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各自特性,及不同语言的各自特点,以顺应差异,防止表达失误,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具有同一性,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英语习得有正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有其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英语学习可以结合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与共性;英语教学注重语际共性和个性的平衡,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促进中国民族文化在英语中的正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Lewis的语块教学理论和语言学家斯万(Swain)的输出理论,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语块运用为中心,探索多种方法加大语块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语言素材的语块学习和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解决大学生在语言输出过程中用词单一,汉式英语多、英语水平停滞不前等语言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具有同一性,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英语习得有正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有其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英语学习可以结合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与共性;英语教学注重语际共性和个性的平衡,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促进中国民族文化在英语中的正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避免使人处于难堪境地。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了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委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委婉语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进入一定阶段后,往往不能继续提高,而处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无法真正学会目标语,这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石化现象一旦出现,往往会给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带来很多不利影响.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所提出的很多举措都有助于学生规避外语学习中石化现象的出现.充分了解并熟悉这些举措无疑对帮助学生习得地道的目标语--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一直是困扰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强弱的具体表现,母语的负迁移是中国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本地区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研究,以期将母语对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改善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语法隐喻以及互文性理论来分析新闻英语,以表明互文性的动态性。语法隐喻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语篇特征的具体表现。语法隐喻普遍存在于新闻英语中,构成了语篇的互文性。这种现象有助于在同一语篇内不同成分之间建立语义联系,保持了意义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Michael Lewis的语块理论(Lexical Approach)为依据,以258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从口语、写作、翻译、语言环境、学习方法五个纬度对藏族大学生英语语言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思维模式、"三语"语境和语言输出的模糊认识是导致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较低的主要因素,而语块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与商务知识是重点教学内容,中国文化知识的渗透相对较少,导致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准确性较低,造成了商务交流和沟通不畅的现象。此现象既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商务交流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又对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利的因素。笔者分析了造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的原因,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的重要性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本文从教授儿童喜闻乐见的英语歌曲歌谣入手,通过比较与分析,发现了能够很好地融入本土文化的相关歌曲歌谣,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料的分析和调查,对中英广告语篇中的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进行了对比性分析,总结两种语言的广告语篇中人称指示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希望能对两种语言中人称指示语的恰当使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衔接是一个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能在语篇中起链接作用,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词义关系.同时衔接是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情况.其中照应功能是英语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文中会有详细阐述.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运用语篇衔接功能解读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阅读篇章,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会对目的语(targetlanguage)英语产生干扰.文章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比较,阐述了迁移的概念,分析了产生迁移的几种现象,同时,分析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英语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衔接是一个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能在语篇中起链接作用,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词义关系。同时衔接是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情况。其中照应功能是英语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文中会有详细阐述。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运用语篇衔接功能解读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阅读篇章,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认知与关联理论为语用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按照传统的俄语语义学理论,俄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要遵守一定的数量和常规对应指代关系准则.但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说话人会使用表面上看来是混乱或错误的人称指示语.本文旨在用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原理,来探讨俄语人称指示语非标准用法的理解机理.并尝试创建可能存在的语用附带含义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语与英语称赞语的基本交际模式为切入口,以中国与美国人为样本人群,从称赞和回答两个环节着手,试图发现影响汉语和英语称赞语基本交际模式的汉语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是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一个国家的民族思想意识与价值观都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传达。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性语言,在我国的语言类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地掌握一项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为我所用。但是目前在中国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又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该种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不足导致的。针对目前我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失语症"问题,本文提出了"内容依托式"的跨文化中国文化用英语教学模式。本文将主要围绕什么是跨文化视角下的"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并对该种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以期不断促进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知识以及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