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世纪初,内隐学习研究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多学科交叉的前景日趋显著。内隐学习研究不仅有助于对学习本质心理过程与机制的了解,而且对二语习得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内隐学习的内涵以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特点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支持。同时,内隐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情境"中学习已是当今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共识和实践趋势,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情境的学习在兴趣、记忆、内隐认知和编码方式方面的心理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了创设学习情境的原则以及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是普遍的心理现象。汉语的意合性和具象性特点以及课标的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决定了其必须与内隐学习相伴而行。教师应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环境;减少功利性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把内隐学习融进教学目标;在外显学习指导过程中渗透内隐学习,协调好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等策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内隐学习。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二者相互联系,各有优点。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文章从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内隐学习理论引入到英语语法学习中,从而改进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内隐学习学生能在语感、语篇布局和语言知识三个方面有质的飞跃。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教师应重视语言学习的内隐特征,充分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内隐认知活动;强调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是人们学习的两种模式。在足球教学中采用内隐学习法 ,更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习动机的激发 ,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广泛采用内隐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研究表明,内隐学习在语言习得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内隐学习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内隐学习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可以相互转化,语文教学应关注和发挥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作用,促进内隐学习的显性化,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论“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浸入式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被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面对学生不仅只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教授部分学科课程。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加拿大和世界各国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浸入式教学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能力。学生所获得的第二语言能力、母语能力以及学科课程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其他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英语教学体系中较高层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在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研究生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着手,介绍了内隐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以及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分析了内隐学习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启示,探究了如何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内隐知识外显化,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内隐理论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的研究发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是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内隐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教学领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就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隐学习的环境,要活化课堂语法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并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广听、泛听,大量阅读和背诵,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内隐学习研究最早出现于复杂系统控制范式。随着内隐研究走向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内隐学习的抽象性等特点的明确,自然科学领域内隐学习的存在已被证实。近年来,从概念形成研究开始,有关自然科学的内隐学习研究以中小学校教学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学习的第二语言内驱力的分析,初步归纳出第二语言学习的驱力的五种较明显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第二语言学习内驱力的继承性、个体性、波动性、可探性和逆反性。这种归纳可从一个侧面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启示,帮助他们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了解学习的心理特征。同时,作就激发学习第二语言学习内驱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不仅是一种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也是对第二语言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知识水平和人格品质的培养过程。要激发第二语言学习内驱力,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研究怎样激发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的内驱力,就要研究学习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追求高目标、高层次化。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结合对我国当前英语语法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1)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应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树立动态权衡教学理念。(2)在语法练习的设计上,要合理地综合运用外显式和内隐式语法练习。  相似文献   

1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7.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研究证明,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动机因素在语言学习课堂环境下的作用。虽然研究并没有对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模式和类型达成一致,但动机与所期望的学习结果紧密相关的观点及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重要作用被所有学者们认可。通过洞悉动机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从不同方面了解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多种成分的影响,使第二语言教学者根据实际情况更好地利用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9.
意识唤起法与第二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唤起法(Consciousness-raising)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教学形式,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语言教学领域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简明阐述了意识唤起法的定义,然后讨论了它的理论依据,讨论了意识唤起法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指出意识唤起法是通过帮助学习者集中选择性注意力(selectiveattention)促进第二语言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一直受到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个体获取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然而,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往往是两种学习方式(即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境认知理论能够同时兼顾学习者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该理论认为,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内部心理表征,同时也存在于个体与社会、真实情境的交互过程之中。在真实情境的认知活动中,还要注意对关键知识的选择和把握。以思维经济原则为前提条件,才能达到“高效”且“省力”的效果。因此,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与思维经济原则的“高效汉语情境认知学习策略”是促进学习者“高效”汉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