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会“与人为乐”永华所谓与人为乐,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自觉以善意的态度,友好的言行,着意营造和谐美好的交际氛围,让交际对象感到愉快欢乐,把交际活动引向深入。事实证明,与人为乐是聪明人的交际选择。心理学认为,人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互惠心理倾向。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张晶 《现代交际》2014,(2):254-254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全球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需要。在独立学院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交际教学法,不仅能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3.
称呼,不仅仅是一个礼貌问题,更是一块人与人之间交流、交际的敲门砖。准确、得体、饱含恭敬的称呼,是交流、交际的润滑剂,它能在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顺利地进入交流与交际。而一个不好的称呼往往会使人觉得别扭,令人难堪和讨厌,给交流、交际制造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气氛,甚至引起交流、交际的失败。厨恩来曾经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6年的总理,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典范,他日理万机,处理着内政外交许多事务,要同许多人接触。  相似文献   

4.
人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进行的。有些交际场合,一经人的着意选择与设计,便形成了特定的情境。其中的一景、一物、一支歌、一幅画等,便都渗透着交际者的意图,具有鲜明的情境意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的交际活动,为交际的主体服务。情境在交际中虽然表达的是一种“弦外音”、“画外意”,但其表义功能还是十分鲜明的,并且具有多方面的用途,无论是政治、军事方面,还是商贸或日常生活方面,用得好,常能收到交际的奇效.1、初次与对方交往,对对方的思想、秉性、交往目的不甚明了,利用交际情境,制造友好的氛围,开辟一条…  相似文献   

5.
维持家庭稳定和社会秩序离不开公关意识,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关意识才能催生有效的交际方式,而有效的交际方式,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可能真正从深层次上来稳定社会的既定关系。《红楼梦》中运用公关艺术的典范——薛宝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现实的精神、切实有效的交际手段,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所谓“语境”,即语言环境.在阅读文章时,语境大致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在交际时,语境的范围有所扩大,除说话人讲的内容外,还应包括说话人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同时也包括交际的空间,如环境、氛围、陈设等。应该说空间本不具备内容,但是,在特定的场合,空间却具备传送视听信息等功能。也就是说,交际的空间配合着说话人的语言和形体语言,给对方以可以听,可以见的具体内容,强化着信息的传送。交际的目的不就是增进了解,满足各自的汉求吗?借用交际时的“语境”,就能活跃气氛,打破沉默,制造意外,加深理解,进而增进沟通…  相似文献   

7.
钟慧莹 《职业》2016,(14):152-153
中华美俗源远流长,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永恒魅力,并影响着包括高职生在内的现代人的交往方式。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未来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生的交际魅力成为近年来相关院校职业素质课题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柑橘春节民俗展现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互相扶持的和谐交往方式为例,探讨借助中华美俗培育高职生交际魅力的路径,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丽君  刘建 《职业时空》2008,4(10):66-66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集舞蹈、操化动作为一体,体现着力与美,同时又充满激情的体育项目,因此深受大学生喜爱。那么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辜负学生对健美操的喜爱,努力创造和谐、快乐、轻松的、美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黄珍  赵岳  慕容 《职业》2014,(13):22-28
幸福是一种人人追求的美好生存境界,也是身处职场中大家向往的工作状态。每当提起"幸福"的工作,很多人便会联想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团队氛围、人性的企业文化、理想的薪酬待遇……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而人才的去留恰恰决定了企业能否打造一个能够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一个能让员工甘愿为其付出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0.
孟繁丽 《现代交际》2013,(11):158-158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理解、沟通和感悟的前提,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和合作的基础。以下通过几点来介绍,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交际是在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对于一些和文化有关的事件的了解和判断都依赖于文化的社会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交际活动造成了障碍,这种文化冲突需要通过学习和协调进行解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必须面向就业岗位的英语应用需求,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纳入到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之下,探讨其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12.
有句话说得很经典,人最欣赏的,一定是自己。一个有效的例子是,上帝在造人时,模仿自己抟土做人。为什么这样,说起来很复杂,但简单的是,我们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完全可以把这当成有效的交际指南。 与人交往不能在真空中进行,因此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就相当必要。在交往的氛围系统中,以下两个元素最为重要:我和他。 先说“我”。 因为交往的陌生性和交往对象的差异性, “我”在与人的交  相似文献   

13.
在护理工作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在艺术修养背景下,护理管理者应当努力改善人际关系,让广大护理人员以积极乐观的状态投身到工作之中,这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的发展,更是对病患负责。本文从怎样丰富人际交往技巧、营造和谐愉快的交际氛围出发,深入探讨了艺术修养背景下护理管理者人际交往的有关策略,这对日后护理工作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源  袁洪妍  孔冠 《职业》2013,(24):110-111
英语对话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无压力的状态下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本文对技校英语教学中英语对话讲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以城市发展的和谐、高效、协调、可持续为目标和特色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建设。而当前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过于强调城市小环境自身发展的高效、协调、可持续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域加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如:循环经济体建设中引发的干群矛盾、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彰显的贫富矛盾、企业搬迁改造激化的城乡矛盾、住房建设暴露出的阶层矛盾等。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反映,消除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着眼于两点,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矛盾,而不能只顾一点,即因偏重于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积极思考、预防和化解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6.
交交际艺术□刘学柱交际中的回应现象际是双边互动的,所以施动———回应———再施动———再回应是交际的基本运动规律,也是一种规则现象。交际中的这种回应现象,不妨称做交际回应。你不仅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它,而且要学会技巧,这才能确保你与人的交际关系和谐、顺畅...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怎样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呢?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何秋云 《职业》2012,(8):56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为了一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借助于标准口语(口头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副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多向反馈的一种言语行为过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笔者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栓玲 《职业》2011,(24):78-79
学习需要轻松、活跃的气氛,因为只有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与情绪下,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更离不开轻松、真实、和谐的环境,即一种美的课堂氛围。美的课堂氛围是指能使身在其中的学生得到一种满足的情感的课堂氛围。它表现在,一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段话科学简洁地说明了口语交际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