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认为“伊”开始指代第二人称是在金元时期 ,或可能是在宋代 ;《汉语大词典》则认为“伊”指代第二人称用法是在南北朝时期。本文认为“伊”作第二人称代词在唐朝时就已出现  相似文献   

2.
第二人称代词虽然是形式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词类,但在广告语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且功能十分重要。广告中的"you"不仅具有语篇的人称照应功能,而且还是一种礼貌标记,同时也具有人际功能。它是一种加强受话者参与的修辞手段,创造出亲密友好的关系,从而达到更好地传递说话者预期的语用蕴涵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虽然形形色色,但日本人大都回避使用它,这不仅与其第二人称代词本身形成的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关,而且与日本社会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从日语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第二人称代词形成的历史较短,缺乏固定的含义,致使人们难以准确地把握它;从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来看,由于日本社会中各方面都贯穿着论资排辈的原则,因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第二人称.对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并考察明治以来日本社会对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考察文献认为:战国时期的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秦至汉初时的“若”、“女(汝)”没有数的区别,“而”、“乃”则只能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第二人称代词“乃”只有2例(表单数),不足以说明其称数功能,其他人称代词都不存在数的分别,但表示单数的用例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两周金文共有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尔",它们的语法功能一直比较稳定。"余、朕、女、乃"和"我、尔"在殷商以前可能属于不同方言,后者之进入前者所在方言,可能就是为了补前者不表复数之不足。第二人称代词在殷商西周时可通用于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到东周春秋时期逐渐有了限制。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称谓系统也发展得愈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6.
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省略与日语自身的特点和日本的社会文化相关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上下意识、内外意识、恩惠意识、耻感文化、"体察"文化和崇尚自然观等文化的角度,对由敬语表达、授受表达、被动使役表达和命令、禁止、请求、建议、劝诱、许可表达引起的省略,及第二人称代词以外的称呼词引起的省略等五种第二人称代词的省略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三人称代词“其”虽然有时在句子中实指发话人“我”,但是不能翻译成“我”。这是“语用上使用方法的活用”,可在注解中说明其语用义,如翻译成“我”,便失去了这种特殊用法的语用意义。从常见例句看,“其”指代对话中的受话者‘你’或‘您’”的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媒介。通过观察一种语言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经分析表明,回指式在话语中的推导受到语法、语义及语用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句法规则是受话者理解照应关系必需的常识,也是一种验证手段.此外,使回指关系成为现实并得以确定的因素就是语境,因此,语用分析是深层回指推导的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论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语形及品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日语亦然。本文根据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的通时态和共时态变化的理论 ,并根据作者在日本多年的感受及实地调查所做的统计结果 ,对当代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发生的变化从历史的线和共时的点上进行了比较。为什么第二人称代词的变化明显 ?这一变化从何时又向何处发展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代词“彼”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人称代词非常繁复,尤其第三人称。文章就先秦时期比较典型的代词“彼”作了调查,力求从中发现“彼”字的用法,确定“彼”字的语法地位,以期对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先秦代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多。有学者认为借自汉语“他”。本文从一些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来源于其它词类的事实,比如,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来自指示代词“其他”的“他”,苗语、瑶语第三人称代词“他”,来源于名词“人”,讨论了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定代词是不确指某人或某物的代词。除了表明其最基本的意义之外 ,不定代词还可表示情感等特殊意义。语言的模糊性和认知的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两大新兴领域 ,运用这两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来重新解读不定代词 :范畴的模糊性可以用来解释不定代词的语义模糊 ;关联理论和元语用意识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定代词的语用模糊  相似文献   

14.
“这等”是近代汉语中在宋代出现的一个代词.从《错斩崔宁》、《忠义水浒全传》到《型世言》及《儿女英雄传》,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等”一词发展衍化的脉络:滥觞于话本的“这等”,仍然保留在文人的书面语中,如《忠义水浒全传》及《儿女英雄传》,但高峰之后,也就辉煌不再,从清末开始,它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5.
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与语境密切相关,并有其心理动因."我们"可以指"我","我"可以用来指"我们"或"我们的"、"我国"等,"咱"、"咱们"可以单指"我"、"你"等.得体的第一人称代词虚指,有利于引起接受者的注意,有利于激发接受者的代入感,有利于表达者情绪情感的抒发,有助于表达和接受的良性互动以及语言符号与言语使用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刁晏斌对“定语+人称代词”的看法有一个深化过程,他后来支持汉语固有说,而魏志成是持“日化”说,汪化云、张凤琴、冯鸣持“综合说”.有些“定语+人称代词”的“定语”非单一的“体词性”或“谓词性”,而是综合性的.持“综合说”的学者有一共同处,即承认汉语有“定语+人称代词”现象,但数量很少,这不符合汉语事实,“五四”前的汉语中有大量的“定语+人称代词”现象,因此,“定语+人称代词”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7.
“每”和“各”是两个特殊的指示代词,但两者有同有异。两者都可以用在名词、量词前面,都有逐指个体而统括全体的作用,但“每”侧重统指全体,“各”侧重逐指个体。其实“每”和“各”在句法和语义平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标记性理论是语言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的一个理论成果,有语言学家将之应用在人称代词的分析上,但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域三要素之一的基调为审视角度的尚为数不多,文章尝试在基调中权势量和共聚量的框架下研究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在实际语料———英文原著Moment in Peking中标记性地使用为单数的情况,并指出了标记性用法在反映谈话者关系及传递交流目的上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80名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的国籍、动机、性格维度中的社交性和开放性与其汉语语用能力存在中等相关性;性别、母语、焦虑与其汉语语用能力存在低相关性;年龄、在中国生活时间、语言态度对汉语语用能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