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是语言学界长期争执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任意性是否存在,以及它与可论证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本文从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两个层面论证了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即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中存在一定任意性,同时,其任意性中也含有可论证成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界定典故内涵的基础上,认为辛词典故是一种包蕴密致的意象符号,是艺·术·符·号·之·艺·术·符·号·,它涵盖了历史和现实两层内涵,因而既不同于一般的语词符号,也与一般的传统意象有别。这决定了辛词典故运行的心理机制是统摄性联想。因此,对该心理机制的揭示便成了进入辛词典故幽深委婉含蓄蕴藉的美妙胜境之钥匙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符号的论证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论证性(motivation)也叫理据性,指语言符号的可分析性和可解释性,即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结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索绪尔认为“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而其它“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1)现代语义学的奠基人之一乌尔曼(S·Ullmann)也把词分为“隐性”的(opaque)和“显性”的(transparent)两种。(2)例如: 手(隐性) 心(隐性)○→心(显性) (?)[pul)〈火〉(隐性) (?)[k’ot]〈花〉(隐性)→(?)(?)[pulk’ot]〈火花〉(显性)我们至今无法证明事物“手”与语音“Shou”的  相似文献   

4.
索绪尔“任意性”与“相对可论证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意性与相对可论证性在索绪尔语言学思想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它们的解读应该遵循语言研究中的时间原则,即从"历史存在"与"未来发展"的角度,既忠实地继承二者的本真状态,又合理地挖掘其变化张力.本着这一主张,任意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广义性的概念,细分为十五种含义和三重作用;相对可论证性是任意性的反题的滥觞,与合成符号的内部形式紧密关联,并且孕育了语言理据性的思想萌芽.因此语言符号的性质可以用任意性和理据性来描述,即它处于由任意性和理据性这两条原则共同构成的区间里.  相似文献   

5.
符号·艺术符号·文学符号胡家祥一符号学是现当代勃兴的一个新学科。英国哲学家、美学家比尔兹利写道:“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这一学科的创始人在欧洲是语言学家索绪尔,在美国则是哲学家皮尔士。尽管目前...  相似文献   

6.
符号的物质载体是主体间语言交流的前提 ,是意指作用三因素的必然背景。符号存在必然有其物质层面 ,符号意指与此层面有涵项关系 ,因此可以将三因素扩展为一个四元组。虚构符号从语言符号转化而来 ,即罗兰·巴特所说的插入系统。文学文本中的虚构符号没有自己的物质层面 ,为此文学文本的符号学分析应当在符号意指作用四元组和插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付宗国,张爱玲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既是哲学家,又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心理学界,米德极富盛名,被公认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开创者。米德创立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也为...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自己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地将语言作为一种共时的表示观念的符号系统而与自身的发展状态区别开来,提出了语言的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区分,并阐明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将自己定义的内部语言学又一分为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从语言学史的角度来看,最早意识到应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区别开并大体上确定其名称的,应该是俄国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1845—1929)。他和索绪尔有过一些学术交往,以书信往来的形式探索过语言  相似文献   

9.
论《天使与魔鬼》创作技法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最新畅销小说家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作者创作手法的独特性。通过对《天使与魔鬼》的美学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丹·布朗经典的写作艺术:独树一帜的语言符号、自成一家的叙事模式以及别具匠心的素材处理,这些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满足了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训蒙字会》是朝·韩汉学家崔世珍所著。它是继《训民正音》之后又一部不朽之作,在朝·韩语言史上既是广泛普及汉字文化的启蒙读本,也是一部科学地校订朝·韩语字母序列的重要著述,对研究朝·韩语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商标语言的心理取向为视角,分析了商标语言的文化心理、修辞心理以及审美心理特点,探讨商标翻译的原则·从而提出商标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raPPorts syntagmatiques et associatifs,也译作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是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他的传世之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和阐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言学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论述是索绪尔在语言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之一,是现代语言学的一条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构造与创造性思维徐瑞泰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属于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之一。古人将汉字、语言、思维三者的关系概括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人这一概括准确地表述出言、意、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汉字是语言的书...  相似文献   

14.
对《诗经·卫风·氓》中“关”的误释由来已久,影响也根深蒂固。郑玄首先无视其“返关”之义,误释为地名,再借指为氓,孔颖达的疏、朱熹的传也均持其说,至今仍占主流。本文梳理了这种错误所形成的原因,指出错误所在,同时认为清代陈奂的“返关”说是正确的。并从语言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方面来论证“返关”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进行重组 ,可以显示出其论证的关键是 :私人语言不能在语言游戏中表达。这虽然使得私人语言论者陷入自相矛盾 ,却同时也让维特根斯坦面临循环论证的指控。这场论证的终点应该是不置可否的沉默。排除私人语言是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本身的封闭性造成的。从哲学史来看 ,这一排除则继续着从“我”到“我们”的转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广告传播的角度来考察画面与语言的关系,分别从语言学、传播学、符号学等方面来论证广告画面与广告语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之概括为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传播关系;从微观的层面论证了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补、重叠、升华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这是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提出的。情况确实如此,尤其是科技翻译,逻辑思维是解决翻译问题的重要前提。翻译绝不是语言、文字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而是用一种语言、文字符号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始于语言,并以语言表现翻译结果。不管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符号系统。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8.
论证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言语行为。由于语言与思想的离异性、人的情感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论证必然显现出伦理内容,而且必然会对听(读)者和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对论证必须有伦理规范加以约束,使论证伦理成为良论证的一个必要条件,以使论证更全面地发挥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指出任意性是符号的第一原则。任意观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并不完美。最经常的情况是,符号在原则上已坡赋予了动机,然而,历史的改革却趋于磨去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再被感知,符号通过纯粹的约定来发挥作用。从构词法和联觉语音象征等角度可探讨语言符号的动机性,通过分析动机性的来源,论证语言符号动机性的磨失。  相似文献   

20.
经典理论中的电影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米特里认为:影像具有“符号”功能。影像按照一定的规则结构为画面时,可以被理解为语言学意义的符号,它使电影成为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成为艺术。其实,在经典电影理论的整个进程中,语言问题始终贯穿其中。电影艺术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电影艺术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语言史。对电影语言的研究可以说是整个电影艺术研究工作的起点。因此,电影语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经典电影理论时期的语言问题及其影响作出简要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