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庄哲学的精华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哲学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老庄关于有无之别、刚柔之判、生死之分、尽年之道、盈虚之理、得失之间的论述对现代社会仍有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子与庄子是中国早期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其精深的学术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文章在研究老子和庄子语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翻译的本质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开拓了研究翻译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书法理论界对老庄思想与书法关系的阐述,大多停留在以老庄思想诠释书法传统技法与书法创作方法上,本文则着重探讨老庄所谓“道”与书法传统精神的本质问题,以期对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老庄法哲学的中庸态度与虚无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认为,“自然”是人最本然的境界。因此,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也应倡导“自然”的统治,即做到“清静无为”,惟此才可望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礼法等则属于人为、有为之物,在老子看来,应服从道,所以“以道统法”;在庄子看来,应属坚决摒弃之物,所以倡导“法律虚无主义”。老庄的这种法哲学思想,一方面以其“有为”—“无为”—“无不为”的逻辑,显示其中庸风范;另一方面,又因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否定,而具有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权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武,这种定武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就像基因一样遗传延续下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或族群中显现出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自适自慰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理定武作用绵延不断,对他们的性情及心态也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塑形功效。因此分析老庄思想对《浮生六记》的作者及其爱人和林语堂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心理定武作用的个案.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原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老庄心理卫生思想哲学起点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看,儒家的心理卫生思想的出发点在于树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强调通过个体学习,来充实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与社会。而道家心理卫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主观超脱,通过建造“心灵的避难所”来避免个体被不良的情绪所控制。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养生思想崇尚顺应天地、适应自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形神双修,导引吐纳,动静结合.在老庄故里的中国长寿之乡——亳州市谯城区,谯城人汲取了老庄的道家养生思想,尊崇生命至上,重视生命、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优化生命.谯城人遵循“自然之道”的生活方式,每日早睡早起,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模仿自然、感知自然,坚持习练五禽戏,锻炼出健康的身体;崇道德、恪品行、守诚信,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寝能安席,食能甘味,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楚漆器能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这种强烈的艺术冲动和欲望与当时的老庄哲学思想、屈原的《楚辞》有关系吗?如果有,这种关联性表现在哪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楚漆器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思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楚漆器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内涵,正是楚文化的集中体现,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庄哲学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所体现的精神和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一书之所以在政治思想史上产生长久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中通过简明的哲理阐述,给人以政治哲学辩证法--政治智慧的启迪.这种高明的政治智慧主要是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谦恭可居上位,治国大事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切记不要锋芒毕露,等.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就其思想的深刻性、对问题分析的尖锐性而言,是有宝贵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庄子·内篇》之老子或遁于情实,或宅心仁厚,或备受推崇。《庄子》外、杂篇之老子为圣贤师。庄子以"撄宁"发展了老子的"无撄人心"。庄子反思老子,让老子成为自己最大的疑问,他入于老子又出于老子,创辟了不同于老子的敞明之所。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老子自然哲学观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和"万物自化"的生态社会观.研究它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展观内涵深刻而丰富,既涉及哲学自然观问题,又涉及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伦理观、发展的人学观等,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围绕生态自然观、融洽人际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15.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法自然”就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自行运动,不需要外界力量的强制,亦即自发和谐、协调。在老子、道家看来,“道”支配着宇宙,即“道”支配着天地、神灵以及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灵;而“道”内部含有阴阳,阴阳的和谐统一构成宇宙、社会的“一”。“一”就是统一和和谐;阴阳失衡,“一”的平衡就受到了破坏,自然和社会就会出现灾难,因此,“道法自然”、和谐顺性是宇宙发展的规律。“冲气以为和”是老子和谐哲学思想的基本思路;“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和谐思想的重要价值追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和谐思想,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不信仰任何宗教 ,却信仰一切属于自然的事情。他尤其推崇与向往和谐、自然的两性关系 ,并用毕生精力在其全部作品中孜孜不倦地展示与探索两性关系的种种形式与可能 ,试图揭示出两性关系的全部复杂性及其本质。该文试图把劳伦斯的自然观与中国老庄思想作一系统比较 ,并从对二者所根植的不同文化体系的观察对照中找到二者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老庄思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但在先秦时期,《庄子》和《荀子》都未将老庄目为一家,汉初盛极一时的"黄老"也是以老子思想为主而较少庄子的痕迹,战国秦汉时期,不同的思想取向使得老子的显赫与庄子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不仅把老庄同时当作其思想内容的重要来源,还将两者相联并称,老庄互阐,其融合老、庄的思路为两者合而成为率真自然的思想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恩格斯开创的自然辩证法。以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为研究目标,奋发图强,努力攀登。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有两种方法 ,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先秦老庄道家以“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的哲学的负方法 ,使得道家思想一步步逐渐发展起来 ,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道家思想体系。道家思想的这种负方法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保守的一面 ,但最终难免彻底滑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