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本论战性的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蕴含了许多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从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拉萨尔主义的分配原则展开了系统的批判,借以揭示拉萨尔主义的伪科学性,并借此阐发了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后应采纳的"按需分配"原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徐琛  党锐锋 《现代交际》2023,(1):25-35+121-122
学界长期争论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其焦点实质上在于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不同于“对立论”“一致论”等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片面性解读和机械性理解,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恩格斯经由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经验事实的依据,经由哲学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积淀了理论演绎的根源,经由人类史前史的历史研究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照视域,经由方法论原则的深化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支撑,不仅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时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出来的,因此它一直以来都是被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等被马克思所构建的理论中,异化理论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它的重大历史贡献,简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中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描述,是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过程过得出的相关结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各国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著作,全面批判了当时既有的形形色色共产主义,并对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做了独特解读。马克思的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以异化劳动为突破点,反思资本主义社会下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困,并要实现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状态下对人的本质的"复归"。重要的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就是现实的运动,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在消灭私有制过程中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的联合体。探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路径,还能借助其理论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敬婷  于泉蛟 《现代交际》2022,(9):9-16+121
“美好生活”作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贯穿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以及共产主义超越过程始终,并指引新时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通过分析资本运控下劳动的异化,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根源,发展共产主义图景,体现“美好生活”理念基本内涵:扬弃异化劳动,复归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其精神就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最后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4年初先后参与撰稿、主编了《莱茵报》并筹办了《德法年鉴》,在此期间,马克思自身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办报思想中对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843年是这种变化产生的重要时间点。从《莱茵报》上关于"《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的七篇通信到三篇"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办报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语境中的"人民报刊"转向对公民与市民二重身份相统一的社会主义语境下"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对意识形态问题或者说对观念问题的研究,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的鲍威尔、施蒂纳对观念的认识及费尔巴哈从人的"类"角度对观念的解读大同小异,都是从观念决定现实出发的,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解释世界。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这些天真的幼稚的空想构成现代青年黑格尔哲学的核心"。(1)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观念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有土地就存在地租,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四川,尤其不能忽视地租理论,无论是经典作家的地租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都对四川省目前正在进行的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一、经典作家的地租理论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们详细地研究了地租的来源、种类及实现形式,从而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及其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研究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和《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中,马克思指出:“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城市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认为这种考察存在两个充满张力的内在逻辑维度:第一种逻辑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出发,建立在分工、交往、所有制等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历史逻辑;第二种逻辑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批判,对城市经济和政治进行批判的批判逻辑。在历史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城市视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文明形态,客观上高度肯定城市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并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将这一思想发展完善。而在批判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演进来说明城市发展,将城市视为私有制的产物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从而在价值和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的弊端。两种逻辑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所著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它对于马克思哲学理论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唯物史观理论,通过对书中"现实的个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的思考引发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乡差异、当前治国理政思想以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等的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淘汰,反而随着实践愈加绽放真理的光彩。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不仅同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还为创作《共产党宣言》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马克思去世后,一个人承担起对《共产党宣言》的完善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打下基础,恩格斯倾尽全力去完成这本著作。  相似文献   

14.
"主义真"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院校的重要表现,它对于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的树立和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形成有着突出的引导作用。同时,"品德正"和"方法对",对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引导当代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哲学也起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圆 《公关世界》2008,(12):52-52
1894年1月9日,恩格斯应两位意大利记者来信约请,为新创办的《新纪元》周刊题词。记者要求恩格斯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在回信中坦言:“要用不多几个字来表述未来新时代的思想,同时既不堕入空想社会主义又不流于空泛辞藻,这个任务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但是74岁高龄的恩格斯经过认真考虑,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说:“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你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即但丁)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相似文献   

16.
王先明在《光明日报》1990年2月21日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开始了“社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理论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运用了“社会史”学术概念。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市民社会史”学术用语。马克思不只使用了“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一部合作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历史观思想基本上是在这一部著作中得以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的,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关系的重要阵地。所以本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基础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本身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之下和时代语境之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摆脱不了时代的干系,但又不是盲目追随一种思想潮流。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共产党宣言》,都属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著作。从前者来看,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哲学为切入点,对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此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雏形;从后者来看,马克思则以唯物史观这个全新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方式作了科学阐述。此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读过四卷《列宁选集》的同志,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怎么办》、《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许多重要著作中,凡是涉及如何学习共产主义或如何进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这一问题的,革命导师列宁无不强调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在一切工作领域和一切场所,在一切场合,在每个地方,都要以切实的工作,用各种办法去影响群众,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觉悟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就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在列宁的主要著作之中。讲得最透的,恐怕要数《青年团的任务》中的这么一些话了:“初看起来,总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里的一些知识。但是,给学习共产主义这样下定义,就未免太草率、太不全面了。”“教育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  相似文献   

20.
户江萌  刘德定 《现代交际》2022,(12):30-37+122
对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线,其深刻体现在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认识到工人健康问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工人阶级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摆脱资本对工人健康的侵蚀。同时,探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的卫生健康思想对新时代促进人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