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雒越铜鼓与东山文化——驳“越南北部是铜鼓的故乡”说刘美崧越南学术界鼓吹“铜鼓起源是在越南的北方,创制铜鼓的人是雒越人”。他们的“依据”是:《后汉书》说马援得雒越铜鼓的记载;在越南北方收集和保存的100多件铜鼓,其中有50多件属于黑格尔分类法中的第一类...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巴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巴人发源于湖北长阳武落钟离山,廪君是巴人的始祖,巴人是廪君的后裔.1982年,笔者同朴永子同志在《吉首大学学报》第一、二期上发表了《羌人、巴人、土家族》一文,对此观点进行了商榷,提出了“巴人是伏羲之后,伏羲是古羌人之后”、“古代巴人就是‘降处于巴’的古羌人的一支、“古代巴人是古羌人的后裔”的观点.因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未能充分地展开论述,现就“巴人源于古羌人”问题作补充论证,请史家特别是巴蜀史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起源说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众说纷纭 ,概而论之 ,有八种之多。主要的有 :东汉班固首次提出了“出于稗官”说 ,具有极为重要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唐代刘知几提出小说是“史氏流别” ,此后历代学者不断阐发 ,形成了“源于史传说” ,至今有较大影响。明代胡应麟等人提出的“源于诸子说” ,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2 0世纪初 ,鲁迅提出的起源于“神话与传说”之说 ,在 80年代前最为盛行也最有影响力。 2 0世纪末学术界形成的“多源共生说” ,汲取了诸说之长 ,能够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和萌生作出比较全面、科学与合理的阐释 ,将会成为今后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小说起源说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切科学”中,合乎逻辑地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其中也包括历史或历史学。在爱因斯坦看来,历史与科学既有共同之处,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根源于所从事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史研究的切身体会,爱因斯坦把历史区分为“内部的或者直觉的历史”和“外部的或者有文献证明的历史”两种类型。在历史与科学各自具有的客观性问题上,表现出爱因斯坦对历史的思想矛盾,其缺陷在于他没有把自己的科学认识论贯彻到历史之中。如果从爱因斯坦科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历史完全能够达到与科学同样程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但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爱因斯坦坚持历史是有价值的创造者们创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谁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哲学领域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解放以来我国哲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前提和条件;第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5月中上旬,越南在西沙海域干扰中海油981号钻井平台作业,并与我方船只对峙.对此,国内有观点认为,越南在西沙的骚扰是为了增加其在南沙问题上的筹码,认为“中越真正的争议点在南沙群岛区域”.这种观点低估了越南的南海野心,误判了越南的意图,恐不利于我南海维权斗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资料对冷水冲型铜鼓的族属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冷水冲型的铜鼓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骆越人创制的,而中晚期则为骆越人的后裔──僚人所铸造和使用。文章还对《中国古代铜鼓》一书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渡水皮具(浮囊、皮筏和皮船)在我国古代交通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关于其形制、起源、传播等问题的认识分歧较大。就形制而言,历史文献记载的“皮船”并非学界多认为的“皮筏”;关于其起源,目前学界主张的我国浮囊源于上古说、春秋说以及皮筏最晚始于东汉说,均属推测性结论。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浮囊渡水仍旧只能追溯到唐代中叶;就传播而言,唐代以来,浮囊已成为中原军队重要的军事渡水装备,因此浮囊自西夏传入中原的学界观点不足为信。此外,云南丽江的浮囊渡水习俗,自蒙古军攻大理时传入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Б.Д格列科夫是苏联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从古罗斯国家“怎样”建立的问题入手,将“罗斯人”的族属问题暂时搁置,并提出其国家的建立基础源于古罗斯地区农业的发展及成熟,驳斥了以B.O克柳切夫斯基为代表的商业罗斯理论的种种观点。此理论研究上的变化,也为苏联时期历史学界对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反诺曼理论的基调,并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0.
“书画同源”思想涉及到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是否相通的问题,唐代张彦远率先阐述了文字与绘画同源的观点。对张彦远观点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汉字的来源——“图画”进行研究,通过对“图画”进行范畴的界定,明确阐释了“图画”与“绘画”的异同,反驳了文字起源于绘画的学说。对八卦的系统说明,证明了八卦与绘画、文字不属于同一系统,也就驳斥了文字与绘画起源于八卦的说法,最终得出文字与绘画同源于“图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巴人的起源,有学者提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该文作者针对此观点的相关论据,从巴人始祖太嗥伏羲氏、板楯蛮与羌人、廪君蛮与羌人、父子连名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杨志明人们通常认为,在原始意识中是“物我不分”,主体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们也多持宗教是哲学母体,哲学萌芽、起源于宗教的观点.并且,主要是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相应意识来研究哲学及宗教的萌芽、起源问题,而忽视人类自身生...  相似文献   

13.
生命就是创造 — —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对生命本质做了深刻阐述 ,指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因而必须有所选择”;“当我们自由行动时 ,就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创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黎澍于今年7月3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是命题的错误的逻辑推理,把物质条件创造者和历史创造者完全等同起来了。二是这一命题是与“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对立而产生的,二说各执一词,不符合事实。三是把无所不包的历史看做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力量创造的。事实是英雄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人民群众也是一样。黎澍的论点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有的学者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的则认为对创造历史的问题应作全面的、有层次的分析。还有的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和越南,近一个世纪来,曾陆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先秦秦汉时期越,濮民族制造使用的铜鼓,在这些铜鼓外壁,有的刻有题材众多的花纹图案,但其中最为蓍名的就是船纹图案,这类船纹图案也是近百年来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船纹,即指战国至东汉初期在我国南方越、濮两大民族制造、使用的部分铜鼓鼓身外壁的腰、胴等处镌刻的许多形态生动、内涵丰富的船形纹饰。这些船形纹饰往往成组出  相似文献   

16.
音乐史学界对音乐的起源问题各持己见。本文对此例举了有关材料,分析了以往的各种“音乐起源说”,指出其存在的片面性;而后认同了“音乐的起源是劳动、宗教、求偶等方面的社会因素构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形声字的起源有诸多观点,如形声源于假借、声化象意、独体形声等等,于省吾认为彤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称之为“独体形声”。在此启发下,笔者对甲骨文进行穷尽性考察,发现此类在构形上特殊的字例,称之为“声符形化字”,这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东北二人转仅有二百来年的历史,算不上源远流长,但目前对它的起源问题其说不一,各执其理,争论不休,大体有以下五种说法:一是“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下二人转”。二是二人转来源于皮黄调。三是二人转来源于莲花落。四是二人转来源于各种艺术的综合。五是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这五种起源说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下面我对这五种起源的说法逐一进行辩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二人转起源持“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  相似文献   

19.
文学起源理论是《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其实质和历史地位,将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刘勰的整个文艺思想。检视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大致不外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是认为基本属唯物主义。二者虽然针锋相对,但立论的前提却是完全一致的,即都肯定刘勰文学起源理论的核心是“文原于道”,只是由于各自对“道”理解不同,才导致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类型来看,瑶族文化可分为铜鼓文化和长鼓文化两大系统。即布努瑶族系的铜鼓文化和盘瑶族系的长鼓文化。此文不是论述瑶族文化问题,而是根据我在桂、湘、黔、滇等省(区)瑶族地区调查收集的资料,略述布努瑶地区铜鼓分布、历史、打法、社会作用和收藏等问题。瑶族地区铜鼓的分布和使用的历史瑶族,全国有一百四十多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五个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