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祥全 《中州学刊》2007,(1):164-167
武术概念的限定是中国武学研究的起点和进行逻辑推理与论证的基础,通过对武术概念体育说的历史形成和认识局限的分析,在对武术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认识的前提下,接受武术文化说的学术启示,我们对武术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便由远古的萌生发源,发展为武术形态的雏形.其发生、发展紧随着整个华夏文明的历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李知 《船山学刊》2007,(4):97-100
"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独特的范畴.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出发,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礼乐制度考察味论的起源.以历史为线,勾画"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的延展,注意到"味"与其他概念范畴的联系.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语境中,是对古代诗性理论传统的重新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牛建强  赵长贵 《中州学刊》2007,3(4):162-166
明清两代河南少林武术传播生存境遇差别很大。明代,嵩山少林寺与政府关系密切,而明代中期后商品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刺激了人们对少林武术的需求,因而此期的少林武术在报效国家和服务民间的广阔空间中得到迅速发展,并东传日本,达至极盛,可谓少林武术传播发展的黄金期。清代则与之相反,政府对少林寺心存怨尤,对其武术活动多予掣肘,少林武术生存发展的政治途径被切断;后又因中国近代化因素的影响,仅有的民间市场也日益萎缩,河南少林武术由盛转衰。从明清两代少林武术两种不同的发展生存状况可以看出,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考古发现中的武术文化,远古部落和格萨尔传说中的武术,吐蕃时期的武术与唐蕃武技文化交流、元明清时期的武术和西藏和平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西藏武术运动的起源、进程、内容和形式.西藏的武术运动,有着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庆华 《兰州学刊》2009,(12):188-191
通过对“平话”概念相关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全面系统的梳理辨析,既对前人研究做了全面总结,又对其中的诸多误识进行了深入辨正,重点指出,“平话”的命名是元代初年从演说方式的角度对当时最为盛行的主要说唱伎艺进行区分的结果。明清时期,“平话”还被引申为白话通俗小说及其文体和多种讲唱伎艺的泛称。近现代,“平话”曾被古代小说研究界定为宋代白话通俗小说及其文体的泛称和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文体类型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与中国古代旅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驿站和邮传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古代旅游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古代驿站和邮传对古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5月下旬在大连召开。会议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概念、城市的类型、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力,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广泛的讨论。关于中国城市的概念。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中国近代城市的概念是在明清时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代地域诗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古代地域诗学研究的理论性探讨;二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域诗学的宏观性论说与比较;三是对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地域诗学个案的具体考察.上述三个维面所显示出的成绩,标示出我国古代地域诗学研究已经有效地展开了"攻城掠地"的工作,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王荣 《山东社会科学》2013,(Z1):272-273
采用文献资料及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武术教学的独特性相结合,对体育游戏在高校武术教学各阶段中运用的不同作用和意义进行研究。旨在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为高校武术教学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前,中日两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性格不同,中国的统治者是文人,以“文”人仕立朝,以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日本的统治者是武士,以“武”扬名人仕,以武士道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因此,“轻武”与“尚武”成为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金庸武侠小说汉译英理论和实践都存在问题:英译本偏少,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不多。金庸武侠小说英译不足是中国文学译入译出失衡的一个缩影。从文化特色词来看,侠、江湖、武功等构成了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的难点。从文化交流来看,英译中国文学在英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边缘地位、英语世界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英语文学对英译中国文学的排斥也是导致金庸武侠小说英译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聂付生 《云梦学刊》2005,26(5):12-16
张兵先生是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学者。他勤奋、刻苦,著作等身,在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很宽,话本、小说与文化和武侠小说是其心力倾注的三个方面。他第一次提出的“准话本”概念和小说是一种文化的界定曾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4.
鲸鱼考     
鲸,在古人看来,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海鱼之最大者。古人对鲸鱼的命名也是多种多样。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梳理,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对鲸鱼的古代名称详加辨析,并探讨鲸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名、区域分布等相关问题,以便古今对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武侠电影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海晨 《学术探索》2012,(10):121-124
武侠电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与浓艳的文化精髓与特色。如今全球大放异彩的中国武侠电影更是将中国文化与扣人心弦的故事结合起来,利用炫目的视觉光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黄飞鸿系列电影以及近十年经典武侠电影的分析,阐述了电影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应时代而生的电影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包头市地区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内容在体育课程中受重视程度不高;中学武术师资力量匮乏;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不多等问题。作者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针对包头市地区中学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的推进武术运动在包头市中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武侠电影注重影像造型,更多挖掘电影的视听元素,充分调动色彩和道具的作用,选取极度唯美的场景,运用数字化特技设计的武打场面,表现了视觉中心的关学取向。客观上说,这对于吸引观众对武侠片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视觉快感为导向的创作倾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有些电影的晦涩难解,影响武侠电影中侠文化的弘扬,从而导致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匮乏。  相似文献   

18.
美术题材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由于创作主体在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因此,中西古代美术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作品的意蕴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注重自然寻求超越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发达的根本原因。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美术传统的影响和文艺复兴思潮的推动,以人物(包括人体)、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代的艺术家应从古代艺术的宝库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仅注重题材选择,更注重作品意蕴的开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贵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规则对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一龙 《云梦学刊》2010,31(5):128-130
运用采献资料法,临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使用的新规则做了研究,其中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得分对最后的成绩影响大相径庭,对金牌分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湖南省高校武术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尔雅》地名训诂与中国地名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军 《殷都学刊》2002,(4):89-91
《尔雅》地名训诂与中国地名语言学@严军$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杭州310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