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崴  刘伯良 《经理人》2004,(11):46-47
刘先成坐在一家餐厅包房中,时间是晚上7点。在这里,他约好3位读EMBA的同学一起吃饭。不久,三位同学如约而至。  相似文献   

2.
王薇 《经理人》2004,(5):94-95
2002年,随着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卢克·瓦休教授乘坐的班机徐徐降落厦门,来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EMBA市场营销课程时,他成为以正式授课形式来到中国并参与中国EMBA项目的第一位哈佛教授。  相似文献   

3.
宋玉 《经理人》2007,(5):111-111
EMBA的光环吸引了很多社会精英攻读。读EMBA的成本到底有哪几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后,能得到哪些切实的回报?  相似文献   

4.
陈卓新这个采访对象,是中大EMBA办公室帮我锁定的。因为是“约会总裁”系列访谈的第一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约会”时间却被他一改再改。终于,在广州天河高科技园的一间会客室,这他眼中只有客户、脑中想着市场的企业家,在两个小时的会谈中,愉快地向我谈起他的创业史、他的经营秘诀、他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5.
孙庆章 《经理人》2005,(10):32-34
读EMBA,跟同学大佬搞关系做几单生意,这些 目的当然很重要,但不应视为根本 王一凡(化名)是一家知名企业的 CEO,出于工作的需要,他如愿 地上了北京某著名大学的EMBA 班。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他发现,EMBA老 师讲课理论性太强,老师讲的案例不多,听 不太懂。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09,(11):36-42
11月,“2009中国最佳EMBA知行”隆重揭晓!继2007年成功发布首届“中国最佳EMBA拓行榜”之后,《经理人》再度在全国范围展开此项调查和排行。调研前后历时近半年的时间,最终排出最佳EMBA前20名项目。  相似文献   

7.
周务本 《经理人》2007,(10):46-47
经过5年的正式发展,EMBA教育几乎火爆到了顶点。在EMBA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师资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是主流。然而,EMBA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支流、歪风,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5,(8):28-28
为了推动和记录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并为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报考EMBA提供参考和指南,由北京品牌时代公关顾问公司联合国内外十余家媒体共同举办了《2005(第二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活动。据本次评选活动的主办方介绍,“2005(第二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从中国经理人和市场的角度监测中国大陆的EMBA教育,并根据中国EMBA教育的实际状况,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赵鹰 《经理人》2007,(10):36-38
英文EMBA四大特点 中外教授都用英文授课,学员的作业全部用英文完成,文凭多数由海外商学院颁发的,这属于英文EMBA。每年全国总共招生10多个班,总量在400~500人左右,相当于中文EMBA招生量的十分之一。主要盘踞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只有一所商学院提供此类课程。究其原因,这三地跨国公司比较集中,对英文EMBA有需求。  相似文献   

10.
陈泓屹 《经理人》2013,(11):77-78
未来的EMBA产品创新不能搞大众化,要盯住一些细分的需求,然后满足它。基于这个策略,外经贸EMBA导演班在缺少行业优势的情况下,已连办四期,招收了150多名学生,在这个领域打响了品牌。在名校集中并且竞争激烈的北京,对外经贸大学EMBA依靠产品设计的突破,抓住细分市场机会,开班“导演班”和“资本运作班”,开拓出一片蓝海。在中国EMBA进入的第二个十年,为细分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是否将成为对外经贸大EMBA的主要路线?为此,《经理人》特别专访到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汤谷良教授。  相似文献   

11.
朱建国 《经理人》2007,(3):101-101
前些年,MBA很火。近几年,EMBA更火。作为一名外企管理人员,本人分别在两者最火的时候,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念过MBA,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念EMBA,属于一个求学经历比较独特的人。在名校、MBA、EMBA等火爆字眼和光环的背后,到底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11,(2):112-113
2011年1月15日,300余名“奥运年”入学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EMBA学员将在上海世博会圆满结束以后举行盛大的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前夕,笔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博士,一探2011年EMBA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黎冲森 《经理人》2006,(6):119-119
盘活校友资源就是为EMBA学员拓宽财富渠道“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寻找交流平台;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企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升级.所以想通过EMBA学习学到一些新东西。”北京万通先锋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清华EMBA学生马健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还有就是清华大学的影响力.通过它可以提升一定的附加值。”针对 EMBA学习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他说:“一是光听讲课消化不了,所  相似文献   

14.
孙庆章 《经理人》2005,(10):36-37
学完EMBA课程后,怎样才能学以致用? “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 管理者本人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 的最大瓶颈,往往不是资源,甚至 也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最高管理团队的 思维定式。EMBA教育能促使学员对原来 根本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中欧国际工商学 院EMBA课程主任梁能教授在他给学员的 寄语中说。  相似文献   

15.
沈伟民 《经理人》2011,(11):104-105
面对当前各大主流商学院EMBA项目一轮接一轮的涨价波,浙江大学EMBA项目学费似乎定得偏低。然而在高学费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中国优质EMBA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也将各商学院的教育理念、能力、成效的竞争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7,(5):59-59
厦门大学是我国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厦门大学的财经学科蜚声海内外,在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统计学等5个学科荣获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综合性大学之首;2003年教育部“全国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名列全国三强;2006年“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项目”“中国最受欢迎EMBA项目”评选,厦大EMBA均入选全国三强,被誉为中国名校EMBA“五朵金花”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清华首届EMBA开训,15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培训班”在教育界甫一亮相,便披上了件神秘的外衣。高贵的精英工程EMBA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EMBA和MBA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MBA培养的是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初级管理人员,而EMBA学习的对象却是大企业的主管,包括CEO和董事长,或某个领域的开拓者、领头羊。据悉,清华首届EMBA培训班开班,董事长和总经理占56%,副总经理、政府官员、部门经理占44%。这些学员有的开着专车,有的坐飞机来上课。EMBA还有一个令人瞩目之处在于它的…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07,(10):28-33
金秋10月,首个“中国最佳EMBA排行”隆重发布。 这是中国首个参照国际惯例,同时结合中国办学实践而开展的EMBA排行榜。从2004年开始,《经理人》对商学院开展调查并推出“最佳MBA排行”。在MBA排行成熟经验、成熟排行体系和调研方法的基础上,《经理人》2007年首度进行EMBA排行。EMBA排行主要从商学院、学员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19.
魏薇 《经理人》2009,(11):56-57
今年10月26日,北京科宇贸易总公司总经理代志晨,顺利拿到了EMB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2年多的学习,不仅让他从一个资本市场的门外汉,变成资本运作的熟手。通过学习,他更提升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水平,这是在学习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相似文献   

20.
9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官网的EMBA学员名单中还有3名现任省部级官员的名字,9月9日,这3人的名字已被删去。一个多月前,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被明确列为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随即有媒体报道,领导干部正掀起退学EMBA风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