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目前我国法学界有关法律思维模式培养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甚至在正规法学教材中也很难找到法律思维模式培养的内容。但是在法治背景下研究法律思维意义重大,其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3.
版权地域性的弱化使版权取得了间接的域外效力,从而产生了版权的法律冲突问题.与之相适应,版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亦客观的摆在人们面前,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在我国,涉外版权法律适用问题亟待改进.针对版权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以"分割法"来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具有其合理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5.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往往在相互交往中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在这种主流趋势之下,以排除外国法适用,保护本国利益为目的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如何更加合理地适用便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该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等缺陷,因此,我国应当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谨慎适用与适当给予适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促进国际民商事关系的良性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产生不依赖于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或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冲突是指内国法院受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后所面临的内国及有关外国知识产权法都有适用于案件的可能 ,但却不能同时适用的矛盾状态。各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几种主要做法有 :适用权利授予国法、适用行为地法、适用法院地法和适用来源国法 ,但是地域性在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文章对我国知识产权冲突法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合同法律适用的意义和法律适用的规则两个方面对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分析 ,重点阐述了合同优先适用特别法规则和类推适用最相类似的规则及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揭示了普通法与特别法、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等。  相似文献   

8.
保证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开展保证保险业务而签订的保险合同,由于保证保险业务经验不足,有关理论和立法也没有统一,不仅导致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的大量出现,也产生法律适用的混乱。保证保险是保险人经营的一个保险品种,保证保险合同属保险合同的范畴,但保证保险合同又具有担保的功能,不能将保证保险合同割裂为保险合同或保证合同。保证保险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保险人应依照保证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和海外投资的发展,使得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的跨国破产案件日益增多。跨国破产这一经济现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成为国际上亟待解决的一个新兴领域。而跨国破产涉及的法律问题既广泛又复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较大难度。因此笔者从跨国破产的法律适用入手,试图从法律与实践角度对跨国破产中的破产债权的法律适用、破产财团的法律适用以及破产财产估价与变价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在涉及上述问题时如何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法律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上,各国已日益放弃传统单一、僵硬的行为地法原则,而采用一种更趋宽松、灵活的法律适用原则或规则。之所以出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其理论基础,更有其实践需要,且不乏其相应的技术支撑。对此作客观、理性、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无疑有助于我们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际私法普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际私法相关理论、立法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把解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以理解本身而不是以具体内容作为解释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了解释的方法——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明确了解释的任务——比作者理解得更好,从而将传统的解释学循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人开辟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淡化理论作为商标保护的新成果,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承认并引入立法.我国的<商标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等在此方面有所吸纳,司法实践也有所运用,但是,立法不完善及司法不成熟的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外国的保护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立法,加强司法,以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和实施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提出并构筑了“以德治国”的法制化模式。“以德治国”的法制化模式 ,关键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职业道德体系、社会公德体系和家庭美德体系 ,从而使道德与法制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 ,相辅相成 ,共同治理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4.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身后出版的《解释学与校勘学》中,此书的总序和导论以纲要的方式表达了他在这个领域中的基本观点。他明确地界定了解释学与校勘学,区分了普遍解释学和特殊解释学、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解释学的严格的实践和不严格的实践,突出了语言在解释学中的核心地位,对解释学循环作了明确的表述,并提出了浪漫主义解释学的著名口号——我们能像作者理解的一样并能做到比作者理解他自己理解得更好——等重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条件下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文本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揭示其本来意义,澄清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附加其上的种种误解和误读;其二阐扬和彰显其当代价值,实现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自觉地借鉴并合理地运用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高等法学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中,实践性法学教育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性法学教育的价值就是主体对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需要,体现为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职业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将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为“法律监督”,使得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成为我国检察理论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一是没有立足宪法原理和我国宪政制度的特殊性来建立自己的关于法律监督的原理性理论,二是脱离“法律监督”的产生背景而仅仅从字词层面去理解其内涵。我们认为,“法律监督”的理解应当从时代背景的外部视角和矛盾运动的内部视角审视,正确认识“法律监督”内涵的发展变化。“法律监督”包含检察机关的政治使命、法律监督职能及职能的实现等三个层面的内涵,因此,应该从“法律监督”内涵的三个层面系统解读检察机关的性质。“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由“法律监督”的内涵分层原理和以此为基础的职能原理、职能实现原理组成。  相似文献   

18.
造成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法律规定不明确;对法条之间关系的误读;在法律规则适用时推理不充分;证据规则运用失误,错置举证责任等。应通过最大限度地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使法律处于明确和有序的状态;加大法典的编撰力度,完备法典的体系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职能以及加强举证责任认定的标准化等途径来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将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为“法律监督”,使得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成为我国检察理论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一是没有立足宪法原理和我国宪政制度的特殊性来建立自己的关于法律监督的原理性理论,二是脱离“法律监督”的产生背景而仅仅从字词层面去理解其内涵。我们认为,“法律监督”的理解应当从时代背景的外部视角和矛盾运动的内部视角审视,正确认识“法律监督”内涵的发展变化。“法律监督”包含检察机关的政治使命、法律监督职能及职能的实现等三个层面的内涵,因此,应该从“法律监督”内涵的三个层面系统解读检察机关的性质。“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由“法律监督”的内涵分层原理和以此为基础的职能原理、职能实现原理组成。  相似文献   

20.
德国1990年在民法典中新增的“动物不是物”规定引发了法学界争论,动物是不是物?应该赋予动物主体地位还是客体地位呢?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近些年来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动物种类在不断的减少甚至灭绝。动物种类的减少、灭绝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人类是时候采取措施来保护动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法律上必须赋予动物主体地位,事实上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也不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