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索绪尔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任意性的含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关系的论述,探讨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观,试图揭示这一理论的内涵,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乔小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2):105-108
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提出任意性包含能指和所指联结以及符号与符号联结两个层面的任意性,任意性的构件是多元的,不仅限于所指和能指,阐述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言语和语言的可论证性、任意性的历时过渡转换。 相似文献
3.
胡鹏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3):46-49
索绪尔不仅开创了现代语言学,而且促进了整个现代人文学科的发展,而这一切却来自于索绪尔对基本语言现象的分析和阐释,源自他对语言/言语、能指/所指等核心范畴的确立。本文主要从学术源流和基本范畴角度考辨了索绪尔语言学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再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芝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89-90
主要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二要素,所指与能指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阐述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任意性和线形两个重要原则和语言符号的一些特性。语言符号具有客观性、心理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5.
陈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92-94
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各种挑战,但通过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全面阐释可以发现:语言符号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论证性,但不可论证是普遍存在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6.
李心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2-66,9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对诗歌语言分析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能指与所指、聚合与组合的关系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的共有机制,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对立,诗歌语言的意指活动存在于语言的本质之中。空间语法是阐释诗歌语言美学特性的有效手段,语言空间分为形式空间和语义空间,在特定系统中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7.
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近百年来饱受质疑,其定义下的语言系统,既是其立论的基础,也是争议的主要焦点。受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索绪尔对语言研究对象作了一系列的刻意限制:限于结构主义之内、基于语言的共时层面,以及仅关注单个语符的音义层面。任意性是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自然结果,它只是一个局部适用的有限原则,同时也是一个虚构的原则,较之于其对立面——理据性而言,任意性没有任何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是任意性。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任意性的问题争论不休。该如何正确理解索绪尔所说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解的基础上,指出要正确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需将其置于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系统、全面、客观地理解。本文通过对任意性概念及其社会评价的分析,深入解析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概念阐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象似性的角度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提出了"补充和挑战".任意说存在漏洞,但象似说对任意说的质疑也存在不妥之处,针对狭义任意性的象似性分析对广义的任意性并不构成威胁.任意性是对语言的定性结论,象似性是量的分析,两者实为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聂志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72-76
对索绪尔语言理论中有较大争议的两个问题———任意性、实体性 /系统性进行梳理、辨析 ,阐述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理解 ,对批评否定性意见进行反驳。我们认为 ,任意性的原理是颠扑不破的 ,是符号 /语言符号的根本原则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论点也是成立的 ,它是符号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必然结论 ,符号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来自它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11.
刘静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51-5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任意性原则不断地受到怀疑与挑战。本文通过对这些争论和索绪尔符号理论的分析,认为语言象似性并不构成对语言任意性的否定,两者只是在不同层面上对语言的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赵晓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78-180
分析英语语言中歧义现象产生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避免方法,阐述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歧义所产生的两种相对的不同作用: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指出应尽力避免其消极作用,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漆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以往对老子《道德经》中“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句的解释存在诸多歧义 ,关键是对“刍狗”一词如何理解。本文通过分析考释 ,认为王安石、王父子的解释最符合老子原意 ,从而纠正了此前的一些错误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朱晓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116-119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翻译界对改写理论存在的主要分歧及其成因。认为:Munday所称的三要素实际是文学系统的控制要素,并且和Hornby等人的三要素一样,可以归结为两要素,翻译的四个层次也最终归为两个决定要素:意识形态和诗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两要素的制约,但译者并非毫无选择,他们可以选择接受,或试图挑战、超越这些约束。 相似文献
15.
陈明海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66-69
道是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但道的含义在儒道哲学中有很大的差异.从道的明晰性与模糊性、主体性与本体性、人文性与超越性等方面对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进行比较辨析,以便准确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问题、深刻把握整个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葵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不同的文化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它作为言说世界的话语结构不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手段之一,跨文化传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借两种语言对于同一性质的景点的宣传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立场. 相似文献
17.
熊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88-91
本文回顾了信息结构理论中围绕已知信息所进行的探讨,重点介绍了Chafe,Clark,Prince三位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的阐释,并尝试从新的角度解答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两位美国作家对生死的不同解读——海明威与赛珍珠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61-62,655
着重分析了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生命意识和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希望通过对这两位美国同时代的作者作品中对生与死的观念比较 ,客观地、公正地看待海明威自杀和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圈。 相似文献
19.
王成稼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它的内涵只能是生活资料,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样的同义反复,也不可能是私有制,因为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分离、更高形式的结合上可以解开所谓的"辩证法之迷",即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致性.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平等权利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适度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学术界对适度消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提出质疑: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存在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指出在家庭的小范围内适度消费概念与可持续消费概念并不完全排斥,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持续消费并不主张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建议就社会的整体意义上用可持续消费概念来代替适度消费概念,并应该加强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宣传,使其能融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