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宗教事务的法治化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几大关系 ,同时要分析和研究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宗教法规的实施 ,把宗教事务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元朝正式纳入统一国家版图,至此,全国藏区成为统一国家的一部分。藏传佛教到元朝时已发展成为藏区的主流宗教信仰,并且影响着藏区方方面面的事务。因此,对藏传佛教宗教事务的不断规制和调整就成为元以来历朝对藏政治策略运作的首要任务。鉴于这种重要性,元明两朝中央政权对藏传佛教宗教事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实施和立法调整,主要包括册封宗教首领、礼遇喇嘛,设置中央和地方专门管理机构,扶持建立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等方面的立法。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不断强化了统一国家主权、保持了藏区社会稳定、促进了藏区经济相对发展,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对国家如何管理藏传佛教宗教事务和藏传佛教如何谋求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依据比较充分;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各项法规的落实;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办法。流动人口增加,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宗教行政执法水平不高;多种后顾之忧影响宗教人士充分发挥积极性。解决爱国宗教人士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作用;完善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重视宗教行政执法工作;拓宽渠道,为宗教界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入手,讨论了当前宗教事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相关认知,提出了加强宗教事务社会管理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疆多民族和多宗教的现实决定了宗教事务更加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为实现新疆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法律关系上对新疆宗教领域各种盘根错节的复杂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界定,进而运用不同的法律对策加以解决和处理,找到新疆宗教事务法制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饶世权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2):61-63
对见义勇为仅作道德评价是不够的,应强化对见义勇为的法律评价。然而,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
对见义勇为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但仍存在着不足,所以,应完善立法,提高对见义勇为的物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法律机制具有使社会管理权威化、正式化、有序化和标准化的价值。然而,在我国实践中社会管理法律机制与社会管理本身还没有形成高度的对应性,学界也鲜有学者从社会管理法律机制的角度对社会管理与法治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应确立社会管理的法律属性、依法框定社会管理的范围、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典则、统一社会管理与法律的实施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9.
泰国近年来加强了对水利资源的管理,积极参与水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从而获取水资源开发的技术、信息。同时,制定专门法律以规范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如设置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流域委员会对相关河流进行管理,建立预防和解决洪涝及水资源短缺的相关制度和专用水资源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评价本质上是社会主体的社会认识活动,是社会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法律现象的事实、价值与审美的判断和评估。它可以体现为情感层面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表现为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法律评价不仅有助于改善立法质量,而且有助于改进执法活动,监督和防范不良执法,保障执法公正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法律信任及其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内在要素要求人们对法普遍尊重、信任和信仰。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必将减损他们对法律的信仰。无法律信任,就无法律信仰。法律信任是社会信任的重要基础。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法律信任比法律信仰是一个更现实的社会问题。传统中国的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烙有强烈的人治色彩;而中国在社会转型中产生的部分问题,也影响了人们的法律信任。培养国民树立法律信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应通过法律制度设计、法律实施、法律宣传推动法律信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地法律电影的研究没有引起电影学界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对中国内地法律电影历史发展的追溯与考察,可以看到:虽然主导法律文化和大众法律文化在电影视阈下得以表达,但中国内地法律电影一直处于弱势发展的态势.在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内地法律电影要充分反映中国人和中国法律人在时代转型中的思考,这应该成为中国内地法律电影发展的重要诉求.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存在的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制度、本土与西方的冲突,是多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冲突,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传统的权威观念导致了对法律权威的虚化。要树立法律权威,必须逐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和信仰,弱化人的权威,同时,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国家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过程,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等级社会寻找其合法性理论依据的过程.儒学最初是智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秩序的理论设计,其在两汉时期的意识形态化经历了礼仪先制、理论改造、权力强化和制度支持的过程.儒学意识形态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中国传统法律的立法思想、社会调整规范的选择和司法制度产生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法律实践即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的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规范性活动,在内容上可分为法律的思想实践、法律的规范实践和法律的应用实践三种类型。作为法律实践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法律实践理性、法律实践智慧和法律实践观念的中介、载体和桥梁作用应用于法律实践之中,而人类理想法律生活的观念构思乃是法律实践思维和法律实践思维方式的内在使命。 相似文献
17.
协作出版缺乏法律依据:从法律上讲,著作权人行使出版发行权不存在协作出版方式;在协作出版中,出版社不具备协作出版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出版社与著作权人权利义务不对等;出版社许可著作权人使用书号并获取书号使用费没有法律依据;协作出版各环节缺乏必需的法律监控。协作出版是为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在理论上缺乏法律依据,实际上是短期行为,因而带来较多负面效应。实践中已不适应当前出版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人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系统科学的法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迫切必要的,应坚持职业导向性、全面科学性、多元客观性等三个原则,从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三个方面构建法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政策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其大致经历了一个始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具有对外抗争的民族性和牵动多种政治势力的广泛性。就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的体系及其效应而言,实现了由晚清以专制政治为内核的一元化法律教育时代过渡到民国以民主政治为内核的多元化法律教育时代。近代中国法律教育政策和体系有其明显的历史和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发展进程互为表里,推动和制约着传统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已取得较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法律语言学界已经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等方面。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侧重于静态研究。对此,应“三管齐下”、三重任务齐头并进,注重汉语中的实用研究和动态研究,从语用学角度来研究法律语言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