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我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Roemer等学者提出的机会平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拟合“合理公平收入”分位回归方程构建“不公平基尼系数”并将其作为评价个税改革公平性的工具.研究发现,2003至2009年间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性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极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过快;二是由于环境变量导致的实际工资收入与“公平合理收入”差距拉大;三是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与实际工资性收入分布的不匹配.研究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职业或收入合理流动并以此抵御高基尼系数带来的社会焦虑和压力;建立收入公平指数,并将其作为调节个税的依据;适时调整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  相似文献   

2.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总被引:111,自引:0,他引:111  
本文把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考察其变化的几个临界点。 1978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 ,打破了传统城乡关系政策赖以存在的制度均衡 ,导致农村经济改革。在改革期间 ,城市居民运用其特有的“投票”和“呼声”机制 ,影响着城乡关系政策 ,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继续维系着城市偏向政策。然而 ,农民仍然可以通过“退出”机制即“用脚投票” ,最终推动城市偏向政策的改变。当城乡收入差距回复到改革之初的水平时 ,制度变革的条件将成熟 ,导致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改革前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两种主流思想,即毛泽东的“均中求富”思想和邓小平的“双论”(收入差距论、共同富裕论)思想。两种思想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结果。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十分健全,效率不离、机会不等、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一时间、某些区域这些矛盾还表现得异常突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政府把“收入差距论”和“共同富裕论”作为两大“理论阀门”,随时在两者之间进行适度的调节,使公平与效率始终沿着均衡的总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20多年来,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稳定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当前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体现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而且更表现为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且由于部分职工“非岗位收入”的不断增加,造成城市居民之间实际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大。整体意义上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贫富分化的格局初现。鉴于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实际差距已经超过国际通行的相对合理标准的上限,对社会结构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成负面影响,因此,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对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加以调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居民现期和预期收入增幅下降,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消费观念和方式滞后,未来支出预期增加,储蓄倾向偏高,启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不配套等因素导致内需不足。今后应以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有力推行一揽子到位改革政策,大力推进消费信贷发展等方面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6.
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与难点。权利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权利安排和开放差异是导致收入变动差异的关键。通过建立“权利开放与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可从居民经济活动权利、财产权利和基本社会权利三方面,分析权利开放对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各时期城乡改革的具体制度安排以及城乡居民权利开放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有影响。基于历史分析的基础,提出未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是加大力度开放农民城市权利,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二是进一步开放乡村权利,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广阔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收入-幸福悖论”的发生机制。“收入-幸福悖论”即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不前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已初现端倪,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突出障碍。现有研究通常假定某种中间变量“作祟”才导致该悖论出现。本文提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的共同原因。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人均收入的同时使“才能+努力=成功”绩效主义和机会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然而,上述理念盛行并不能自动根除现实中的机会不平等。当高涨的绩效主义预期遇上收入机会不平等加剧的社会现实,人们将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降低了幸福感。本文为上述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破解我国“收入-幸福悖论”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代际间资本转移的角度为研究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受到的约束差异及其行为选择倾向于扩大不同收入状况家庭的子辈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产生代际间收入传递的"马太效应",即富者的子辈愈富,穷者的子代愈穷.为了使不同收入家庭出身的个体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弱化个体收入状况与其子辈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使个体间的收入差距回归"自然"状态,政府提供一些可行的制度安排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分配问题体现为收入差异,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与增加收入一样,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入分配同增加收入是同一经济问题的两个方面,收入分配机制是建立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如果不同个体间收入在既定水平上保持不变,也就不存在收入差距的变化,收入分配机制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也难以产生.为了发挥收入分配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需要正确认识农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个体间收入增长不同步,高收入地区(个  相似文献   

10.
缩小收入差距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钧儒  黄法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23-126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治理,实施系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流动性下降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下降,使得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以及体制机制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增长来看,收入差距已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作用;从社会心理影响与社会冲突来看,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稳定增长;从制度挑战方面看,收入流动性下降背后的分配不公,对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了动摇和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正视。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微观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收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我们提供了一个静态微观模拟模型,用于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模型通过收入调整、收入时化和税收制度实施更新微观个体的收入状态,通过对微观个体收入状态的统计估算税收制度的作用效果。应用长春市的微观数据,我们进行了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使得区域经济税收收入明显降低且没有明显降低社会总体收入差距,但能够明显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并明显地促进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13.
以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以城镇居民为视角,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全国总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羁绊.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及不同阶层差距拉大等特征.从根源上看,既有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问题,也有分配体系改革滞后造成的影响.破解这个难题,可以从稳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及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收入分配不公在于缺少把"蛋糕"分好的合理的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分配不公难以发挥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着力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解决机会不平等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体制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作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对公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法制不完善、对旧体制的改革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的求利行为“乘隙而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和非规范的求利行为,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失衡,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为构建利益均衡的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强化利益约束机制,规范转型期求利行为。  相似文献   

17.
包容性税收改革是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包容性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印度率先建立了“包容性税收”体制后,其在平衡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既有效应对了全球经济危机,还促使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近几年GDP增长率都高达9%),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包容性税收改革经验对完善中国税制、平衡地区差距与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反弹的风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一种经济问题,也是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以我国1978 ~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与财政支农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所起的作用在长短期表现各不相同.从长期看,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财政支农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从短期看,城镇化与财政支农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财政支农的缩减效应要大于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牧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社会稳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利用1990 ~2010年的数据,构建了一个简约的包含两级指标的社会稳定指标体系,并运用广义线性模型,测量了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结果证明,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稳定不仅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引发社会稳定的“加倍恶化”.进一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政民关系、劳资关系、社会治安和家庭关系均存在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劳资关系的冲击尤为显著.因此,尽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显得格外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月红 《兰州学刊》2005,(1):146-148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我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差距扩大到出现尖锐的贫富对立引起世人关注时,则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入手,探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