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2.
“民族”在我国经历了由原生概念体系到近代民族定义的探索,体现了我国民族理论体系构建的“中国化”过程。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标志着我国对民族概念及其定义的中国化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文据此对近代以来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回顾,认为:党中央对民族定义的阐释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表达了我国对民族概念的话语权,突出了国家安全的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它将有利于我国民族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的不同理解并概括了他们的共性认识 ,即族群认同的标志是文化特点 ,认为族群论者把族群当作文化承载单位 ,分享共同文化特质的看法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族群的社会特性 ,不能准确地定义某一群体 ,从而造成其群体概念的模糊不清。作者主张 ,应通过准确描述和形容“民族”的办法 ,使国外学者清楚地理解中国的“民族” ,而不应强调与国际学术接轨而盲目使用“族群”概念 ,否定已经使用了 10 0年的约定俗成的“民族”概念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世界民族主义问题仍然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花永兰的《当代世界民族主义论纲》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世纪末兴起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成因、特点、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就中国如何应对世界民族主义问题做了论述。关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目前人们讨论较多。徐则平的《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功效-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争论说开去》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不应作为构成民族的基本特征,应是构成民族的基本条件。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在共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有关民族形成问题一直是争议最大、争论时间最长的问题之一。对于民族概念,我国学术界传统上采用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同时,斯大林又指出:“民族不是一个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  相似文献   

6.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 间题桑军11语言和民族马学良、戴庆夏16风俗习惯应否列为民族构成要素? —关于民族定义的一点看法 熊锡元115略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政策和实践 李宏烈21国营企业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作用间题孙青28事实上不平等是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 —关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 探讨之一杨文炬31关于“HAPO双HOCTb”一词和它的译法 何宏江37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熊锡元41民族理论问题的几点探讨 王国栋48从实际出发,放宽政策,搞好边疆民族 地区商业体制的改革 —云南省德宏自治州情况调查 王若65…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团结思想的政策体现和政策保障。他要求全党要真正体现民族平等,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他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精辟论述指明了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 ,彭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探讨了这一政策的内容及形成过程 ,并进行了评价。雷海的《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就“族群”一词在我国的使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把族群当作文化承载单位 ,分享共同文化特质的做法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族群的社会特性 ,不能准确地定义某一个群体 ,从而造成这种群体概念的模糊不清 ,他建议通过准确描述和形容“民族”的办法 ,使国外学者清楚地理解中国的“民族” ,而不应强调与国际接轨而盲目使用“族群”概念 ,…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邓小平理论中“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异于前人的新见,认为“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欠妥贴,而主张“发展”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乃至对汉族和世界各民族都适用的共性概念,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适应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发展实际的个性概念。作者还对“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的战略性主题。还认为,当前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中存在某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如不加以扭转,既不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也将对中国各民族共性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和“民族主义”在概念界定上的模糊及由此导致的实践层面上的泛滥,使它们成为某种不言自明的东西。一系列贴上民族主义标签的伪命题有助于政治色彩的动员,却无益于认识民族主义的本质。对于它们的历史根源及历史变迁,不同领域的学者有其各自不同的视角,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①一书中就试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主义这个“异常现象”提出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解释。一、民族产生的根源安德森开宗明义地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成为本质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inherentlylimite…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定义进行了阐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黄仲盈《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据此对近代以来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回顾,认为这一阐释赋予“民族”以新的内涵,标志着对民族定义的中国化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赵利生的《民族角色创新论》认为,个人的角色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的结构性要素,民族角色…  相似文献   

12.
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是民族理论中的两个专门术语。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关于共同心理素质做了专门论述,将它作为构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确立了它在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但只是寥寥几行。 关于“民族意识”,马、恩、列、斯都没有做过专门论述,在他们的著作中只是一笔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讨、思考当代民族问题和民族分立主义的基本认识是:一、“民族”是有不同层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于“民族”的认识有许多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观念。力争nation地位是种种民族分立主义的共同要求,这就是“民族”概念众说纷纭、难以取得共识的症结所在。二、西方关于“民族自决、建立民族国家”的理论,早已不合时宜,用于东欧乃至当今世界各地是绝顶荒谬的。苏共民族理论最终失败,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与西方的民族理论划清界线。三、当今世界并存着“国际统一”(一体化)和“民族分立”两个方向相反的进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民族复生”为特征的分立倾向,既受封闭、狭隘的民族情绪的激励,又受以实现“民族原则”为目标的民族主义的鼓舞,是对当代政治的反动。当前,首先应该批判、摈除貌似公理的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理论,以驱除民族问题上的种种迷雾。  相似文献   

14.
国民 (nation)、民族 (nationality)和跨界人民 (peopleacrossthebounda ries)是不同形态的人们共同体 ,其根本区别在于政治特征和组织形式不同。汉语以广义的“民族”概念指称三者甚至一切人们共同体甚为不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不同学科在使用“民族”一词时缺乏规范和协调外 ,还受斯大林“nation”定义的影响。斯大林的定义名指nation ,而实指nationality ,具有服务于建立苏联和支持被压迫人民独立斗争的目的 ,但其否认“nation”的国家 (state)特征是不合实际的。从政治特征上认识“国民”及各种人们共同体的本质 ,是反对民族分离主义、反对分化多民族(多族体 )国家的新干涉主义、争取确立良好的国内民族关系和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者们总是热衷于对一些概念进行定义与再定义。这样做不是因为人们乐于对此纠缠不休,而是因为这些概念实在太重要,而往往又很难阐释清楚。诸如“文化”、“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些概念。对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对民族概念的清晰界定,则是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理论发展得以深入进行下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从欧洲的历史发展出来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承认。在西欧,国家的建立过程先于并胁长了民族形成的过程。结果,从这一过程中发展而来的民族概念便主要集中在以机构和领土为标志的政治集团这一点上。根据卢梭的理论,阿贝·西埃耶给民族所下的定义是:“生活在同一法律之下并为同一个立法机关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在西欧的多数地方,这些发展过程同时产生了单一民族国家或民族国家的典型。在中  相似文献   

17.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民族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民族理论界许多人也对民族问题含义作过多种界说和论证.但是,在给民族问题概念下定义时,似乎都对民族问题概念定义与民族概念定义的联系注意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影响了民族问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众所周知,概念都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是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概念的定义必须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我们谈到民族问题概念时也理应如此,而且必须特别注意民族概念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都市中的少数民族及都市对少数民族发展繁荣的作 用张崇根(1·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执行和若千理论政策性间题 底润昆(2·27)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徐杰舜(3·1)海南特区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间题 龙远蔚(3·7)关于中国井产党民族纲领的历史发展 —《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前言 江平(4·i)民族与民族概念辨正纳日碧力戈(5·11)论中国社会主义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昊治清(6·1)民族的概念和定义杨庆镇(6·17)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思考 —兼论西藏“两手抓”方针 崔茂林(6·18)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西林县创办扶贫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民族的定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民族主义、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与论述。作者结合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介绍“民族”概念的演变过程和不同见解,指出中国在识别民族时灵活运用斯大林民族定义所取得的成功;总结我国在民族问题实质上的争论,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认为阶级社会中,有一些民族问题并不属于阶级问题的范畴;对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对“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一重要理论进行论述和澄清,认为“不平衡”不能代替“事实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定义众说纷纭。在分析研究已有民族主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即民族主义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于民族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维护和扩大本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益的思想观念、理论思潮和实践活动,以促进本民族的生存、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