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直觉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容体为思维对象,佛道直觉以虚幻的精神幻象为思维对象,思维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学直觉与佛道直觉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经验与排斥经验的区别;第二,思维外向性与内向性的区别;第三,思维的科学性与虚幻性、神秘性的区别;第四,思维的创造性与保守性的区别。文学直觉与佛道直觉相比,呈现出科学性、应用性、创造性等特点。然而,佛道直觉本身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使得这种思维方式对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一直存在着重大影响。文学直觉与佛道直觉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体验;第二,多意象创造;第三,充分发挥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是与逻辑思维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通过“直观取象”,对触发信息外在特征的直接感受和内在本质的直接领悟。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以及内在机制越来越重视。本文就直觉思维的内在机制以及直觉思维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直觉思维可以概括为五个特点,即直接性、整体性、创造性、快速性、模糊性。并指出,直觉必须经过培养。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间直觉正态模糊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新的信息集成算法,并构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定义了区间直觉正态模糊数的概念,探讨了其运算法则和性质;其次,提出了区间直觉正态模糊信息集成算子,包括区间直觉正态模糊加权平均(IVINFWA)算子和区间直觉正态模糊加权几何(IVINFWG)算子,并探究了它们的优良性质以及这两种算子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提出的这两类算子,建立了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正态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实例,对决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们直接凭借语感进行语言信息交流;文体感是对文章体裁的敏感,人们直接凭借文体感去阅读和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语感和文体感都是重要的语文能力,两者都是借助直觉灵活而敏捷地把握语言和各种文体,因为这种直觉是渗透着深刻理性因素的直觉.语感和文体感,只有经过无数次实践、无数次重复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良好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前提 ;直觉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具有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观点是培养直觉思维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论直觉思维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 ,这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而且似乎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字眼 ,它和科学发现有不解之缘。不少科学家、发明家承认 ,自己所得的成果来自于直觉。直觉并不是一种神秘的、非理性的认识能力。直觉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逻辑思维。直觉能力是一种高效率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是从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而来的 ,是长期逻辑思维铺垫的结果。因此 ,直觉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思维认识形式。它以智慧的长期准备为前提 ,以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为目标 ,是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直觉思维是以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为根据 ,以大量观察资料为基础 ,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直接的识别或猜想的心理状态。直觉是思维的感觉 ,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 ,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可是用直觉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所以直觉也可说是思维的洞察力。直觉思维不受逻辑限制 ,具有突破性 ,创造性 ,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觉是思维的起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依靠表面上的观察 ,就会作出一种预测 ,估计它有解无解 ,凭的是直觉。直觉有发现的功能 ,很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数学直觉思维的四种分类,分析了数学直觉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提出了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有限数学信息通过大脑激活数学直觉认识结构、产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假设,揭示了数学直觉思维产生和发展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牟宗三"智的直觉"概念是从康德哲学中借用过来的,但却做了相应的改造。"智的直觉"在康德处是一个消极意义的概念,因其不承认人可以拥有智的直觉;而在牟宗三哲学中则具有积极意义,他正是以人可拥有"智的直觉"为出发点来建构其整个道德形上学体系。康德是在西方传统认识论的意义上考察"智的直觉",而牟宗三则是在中国传统境界论意义上探讨"智的直觉"。牟宗三所言的智的直觉的呈现,不是指人通过自身的认识能力认知超越的本体,而是指人可通过实践的工夫达至超越的境界。此境界也不单单是指道德境界,而是包含了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宗教境界的圆融之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科学审美直觉信念是科学研究与创造的强烈动机和强大动力;科学审美直觉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是研究者十分宝贵的心理品质;科学审美直觉的启发功能使研究者在瞬间产生跳跃式的创造性的自由联想;科学审美直觉的预测功能使研究者正确地预见到科学发展的趋向,并作出结论性的科学猜想;科学审美直觉选择功能帮助研究者对科学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决策进行抉择,科学审美直觉还有助于研究者寻找研究对象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论文还就科学审美直觉的局限性及其克服进行了探讨,认为科学研究者欲要有效地利用科学审美直觉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具有广博而深刻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理性的引导;进行逻辑论证和科学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背景下,实现供应链信息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双边匹配,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防控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概述了医疗物资供应链中信息服务的应用范围,并强调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提出以信息服务本质属性为核心因素,构建信息服务双边互评指标体系;采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理论,依据公平原则,建立考虑双方满意度的多目标匹配模型,运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匹配模型转换为单目标匹配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说明决策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道德直觉主义是20世纪元伦理学的一种主要观点。随着道德知识论和实验哲学的发展,道德直觉主义再次进入哲学视野。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道德直觉能否为道德判断提供可靠的确证。基于最新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道德直觉是一种以情感系统为基础的学习系统,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变迁,符合道德法则因而是可靠的道德直觉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包含了概念性、命题性的因素,这一部分道德直觉能为道德行为提供规范性确证。但是,并非所有的道德直觉都是可靠的,正如实验哲学研究所显示的,人们在某些语境和某些情境中会偏向情绪化。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依赖于道德直觉,对直觉的依赖应该置于更为广阔的反思的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3.
柏格森生命哲学美学的历史归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格森的学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1、知:“绵延—直觉—同情”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2、意:自由是对绵延的直觉,指“自由意志”而非“道德自由”;3、情:美是对绵延的同情,美在同情。他的思想最终归宿是宣扬“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且赋予这三个名词以全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14.
笼统的“直觉”概念内涵缺乏清晰度,中国哲学的直觉概念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从而天然与西方哲学区别开来,在中国哲学内部具有语境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在实际话语氛围中还必然判别为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等多个意义侧面,从表现上看各侧面的直觉具有特定意趣。另外“中国哲学”是以儒、佛、道三教为代表的,三教的直觉内容和形式都有差异,这让“直觉”内涵更加丰富隽永。所以中国哲学“直觉论”有自身的特点,为此要做必要的澄清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的零售电子商务商家信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零售电子商务商家信用评价模型,基于网络购物者行为理论从基本信息、交易信息、产品因素和物流因素四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某电子商务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表明,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商家信用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系统全面、评价过程中模糊性的处理更加科学灵活.结果显示,案例中该电子商务商家的信用水平呈现较低状态,模型的提出可为现行网站改善信用评价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十分重要。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联想来培养直觉思维;利用哲学观和审美观来培养直觉思维;利用解题教学来培养直觉思维;利用解题后的反思来培养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7.
文学直觉,是文学领域一种复杂的思维现象。纵观研究现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对文学直觉的认识分歧较大,二是多数文章对文学直觉的论述仅徘徊于现象描述,缺少本质揭示。这表明,文学直觉的研究,还有待于向文艺心理学纵深发展,真正揭示文学直觉的心理机制。本文将心理学“图式理论”和“自动化加工理论”引入文学直觉研究,力图在揭示文学直觉的心理机制方面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直觉洞察     
关于直觉,人们提出了很多特征,但从根本上说直觉的本质特征是思维的直接的能动创造性,而这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创造性功能特征,即直觉领会、直觉洞察和直觉抽象。本文要论述直觉洞察,它是指思维对事物相似和差异的直接把握,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将论证“比较”是直觉而不是逻辑,由此引出直觉洞察的概念,并通过足够多的心理事实和科学事实说明直觉洞察的普遍性和创造性,同时阐明直觉洞察的心理机制和脑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直觉体悟"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写作思维方式,是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在"直觉体悟"内涵解析的基础上,解构了其在中学语文写作中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写作中运用的五点建议:创建丰富的情景,激发体验;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把握最佳直觉体悟时机;咬文嚼字、体悟细节描写;发挥直觉体悟的直觉功能,以期能进一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1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 从现代信息论观点看,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的流程,从起始对于客体自然信息的反映与选择,到大脑的转换加工成为主体的自为信息。然后编码组合为新的人工再生信息。这整个流程过程,无不体现作者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比如在选材定题时;需要观察力和直觉力;在炼意构思时,需要推断力和想象力;在谋篇布局时,需要结构力和表达力,在修改润饰时,需要反馈力和比较力等等。这里,每一个环节的深入都是思维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