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豫薯10号原名 S52—7,是以红旗4号为母本,19—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薯10号。(一)主要特征顶叶及叶形为戟形或近长三角形,叶小蔓短茎细,全绿色,生长势较弱,薯形纺锤或下膨短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浅红色,表皮光滑。(二)主要特性:(1)特高产,春薯鲜薯亩产7000公斤左右,最高已达15200公斤;夏  相似文献   

2.
《小康生活》1998,(1):34-34
豫薯10号(SQ52—7农民俗称红心王、红心大王)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红薯研究室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雷书声以红旗4号为母本、商丘19—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  相似文献   

3.
豫薯10号是1996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我国著名红薯专家雷书声及助手杨爱梅,以红旗4号为母本,商丘19—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而成。其主要特征:顶叶及叶形为戟形或近长三角形,叶小蔓短茎细,全绿色,生长热较弱,薯形纺锤或下膨,薯皮红色,薯肉浅红,表皮光滑。主要特性:(1)特高产:春薯鲜薯亩产7000千  相似文献   

4.
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命名为“豫玉18号”。其选育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在1996年4月全国第五届专利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同时在全国20多个省份试验示范表现突出。经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在河南省实施郑单14号燎原推广工程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一秦薯四号。秦薯四号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成的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8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短蔓型品种,蔓长一米,薯块紫红皮、白黄肉,单株结薯6—8个,大中薯类占78%—89%,薯块均匀整齐,结薯特别集中,长条形外观好。  相似文献   

6.
鲁薯六号原名烟薯64,是由烟台农科所用高产抗病品系76—827和抗旱高产优良品种烟薯8号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适合切干或磨粉地区推广的红薯优良品种,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鲁薯六号。鲁薯六号顶叶和叶片均为绿色,叶脉、柄基紫色,叶形心脏形,蔓粗0.5—0.6厘米,蔓长150—165厘米,基部分枝  相似文献   

7.
(1)选用良种:当前的育苗繁殖育种,应首选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秦薯1号(优质高淀粉型)、秦薯2号(高产食饲兼用型)、秦薯3号(优质食用型)、秦薯4号改良优系(优质食饲兼用型)以及红心431,通过严格提纯因地区和用途选择利用。(2)适期早育苗:根据栽植  相似文献   

8.
1、选用良种:应首选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秦薯1号(优质高淀粉型)、秦薯2号(高产食饲兼用型)、秦薯3号(优质食用型)、秦薯4号改良优系(优质食饲兼用型)以及红心431,通过严格提纯因地区和用途选择利用。2、适期早育苗:关中地区一般在“谷雨”前30天到50天育苗,若“谷雨”前有育成苗,可将此苗下假值,待“谷雨”后栽植。3、适温集中催芽:早春气温低,天气多变和过高床温往往是育苗失败的原因。集中催芽:一是便于早期集中,精  相似文献   

9.
(一)春薯3号。春薯3号系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2000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2001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该品种株型匍  相似文献   

10.
(一)品种来源:由北京大北农集团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采用麦类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功的小麦——黑麦 IBL/IRS 易位系新品系。兰考906已于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定名为“豫麦66号”。(二)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株高75cm 左右,株型紧凑,直立挺拔,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对白  相似文献   

11.
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94年获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其亲本组合和制种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95117974.8),并初审通过。96年4月在全国第五届专利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命名为豫玉18号。93~94年在河南省区试(套种组)平均亩产543.8kg,比对照种沈单7号增产81.4kg,为17.6%,居五个试验结束品种首位。1994—1995年在全国华北夏玉米区试中  相似文献   

12.
红心王2号 甘薯专家尚春生选育。获国家科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优秀项目奖,河南省科技发明银奖。栽后80天亩产可达3024公斤。春薯亩产10000公斤,高产田可达12500公斤,最大单株重60公斤。可溶性糖含量13.4%,淀粉  相似文献   

13.
鄂糯7号是荆沙市农科1983年用本所辐射后代 R82033—41(桂朝2号突变体)作母本,BG90—2的突变体作父本杂交后,经多年连续的产量与抗性的异地同步定向选育和米质的半穗法筛选,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粙型糯稻品种。199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引入我地  相似文献   

14.
SL-98-3-6简称SL-9836、是用SL-19作母本、豫薯13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高淀粉地瓜新品系。SL-9836地瓜新品系,叶片心脏形或近园形,有一裂口至园心,中间有一直立的园简,很利光合作用,田间通风透光好,后期下部叶片基本不黄不落,叶片叶脉深绿色,基部分  相似文献   

15.
经过五年攻关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目前,此品种顺利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云薯2号淀粉含量高达22.3%,分别比云南目前主栽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合作88两个对照品种高9.8%、8.4%。另外,它的亩产达到2.5吨。原料品质高低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业极为重要。据云南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该品种系河南省种苗研究中心主任尚春生、赵俊杰采用“徐薯18”作母本,当地变异品种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二)特征特性;该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鲜薯淀粉含量为24%,比含粉量最高的“徐薯18”还多4.6%,为目前含淀粉量最高的薯种。此外,其干物率高达33%—37%,这也是其它薯类所没有的。该薯熟食食味香甜面沙、质如板栗。食后不胃酸、食饱不腹  相似文献   

17.
豫麦70—36是河南省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的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能力,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青睐。据河南农业大学袁剑平教授介绍,豫麦属半冬偏春性小麦,既有半冬性小麦的抗寒性,又有弱春性小麦耐晚播的特点,苗期半匍匐,基部节间较短,茎秆粗壮,根系活力强,冬季不怕严寒,春季不怕倒春寒,播期弹性较大。2005年秋播时期,河南省出现了长达10多天的大范围连阴雨天气,部分地区的阴雨天数长达17天,导致播期推迟,11月气温过高,而12月却出现的大幅度降温、持续强寒潮大风天气使小麦…  相似文献   

18.
秦豆6号是由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豆类研究室选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于97年3月份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定通过并为之命名。(1)特征特性:秦豆6号株型直立紧凑,株高55厘米,主茎12节8片叶,基茎粗0.5—0.52厘米,有效分枝1—2个,叶片深绿,花色暗黄,单株结荚20多个,多则40—50个,荚长10厘米,黑褐色、宽0.55厘米。每荚13粒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C#河南省妇女联合会豫宣通(2015)8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妇联,省直宣传文化系统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继续积极探索,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作429系中科院与天津农科院1992年联合育成。1993所定名,1995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特征特性:中作429属有限结荚习性,春播120天,夏播95天。株型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