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六年实践,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生长快,效益高,养殖技术如下:(一)建好养鳝池。饲养黄鳝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池面积的大小一般20至50平方米。水泥池养鳝。放苗前,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  相似文献   

2.
(1)蟹池建设。庭院养蟹多数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养蟹池主要有地池、水泥池两种,以水泥池为首选。池子的面积从10多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皆可。通常建成圆形或椭圆形,池壁用水泥抹光滑,池深1.2—1.5米。有进排水管道,  相似文献   

3.
鳝鱼的养殖方法很多。现介绍一种新的养殖方法——流水鳝、蚓合养法(一)建池:选择有长年流水的地方建池。结构为水泥池,池面积30m~2、50m~2、80m~2均可。池壁高80~100cm,在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安装好防逃设备。(二)堆土畦: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m、厚25cm 的土畦,畦间距离20cm,  相似文献   

4.
鳖池的建造。(1)稚鳖池 刚出生至10克以下者称稚鳖。池面积为2-8平方米,长方形,深0.3-0.4米。水深保持在0.1-0.15米,池底铺细沙,池上搭盖高出池顶1-1.5米的遮荫棚。两端建宽约20厘米的休息台。休息台与水面相交处建一个30度的斜坡,便其上下。(2)幼鳖池体重10-100克左右的称幼  相似文献   

5.
胡宗朴 《小康生活》1999,(10):24-24
屋顶鳝池位置高,光照长,风力大、水面波动而使水体含氧量高,养鳝效果非常理想。其技术要点是:(一)建鳝池:在屋顶四周筑  相似文献   

6.
(一)鳝池的准备。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池。池底池身都要用砖石砌成,用水泥抹面或勾缝,使之不漏水,在距池底50厘米和70厘米的池壁上,设两个排水孔,分别作稳定和排灌池水之用。面积以小型为主,小池面积可2—3平方米,大池可20—100平方米。池底铺入泥土,再铺入一定数量的畜粪或农家堆肥,泥肥之比为8:1,混合后堆在池中,混合土的厚度为50厘米,然后加适量水拌和让混合土在池  相似文献   

7.
1、选料 挑选规格在25克以上的活鳝 鱼,体色为灰黄色,对灰褐色的鳝鱼应剔除。 2、清污 将挑选好的活鳝鱼集中放于 木桶或水泥池内,让其自由游动,并勤换清 水,以自行清除表面污物和腮内泥沙,时间 最少1天。  相似文献   

8.
l、鳝种体外消毒具体方法是鳝种在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或8-1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15分钟,再放入鳝池中饲养。同时,放养鳝种前,鳝池还要彻底清塘消毒,消灭池中病原体和其他敌害。一般每平方  相似文献   

9.
金会平 《小康生活》1999,(10):23-23
(1)亲鱼选择:选择优质的青色或黄色鳝种,雌鳝体长35—60厘米,重39—20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见卵粒者更好。雄鳝选55厘米以上,重150—450克,腹面见血丝斑纹,压腹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者。雌雄鳝搭配比例为2—3:1。(2)催产: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饲养密  相似文献   

10.
轮虫:轮虫是一种小型浮游生物,是鱼开口摄饵期的重要饵料生物。人工培养适宜盐度为1%-2.5%,适温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大规模培育可用土池或水泥池,用自然繁衍的轮虫冬卵接种。培养程序包括清池、繁殖  相似文献   

11.
郑延平 《小康生活》2005,(11):24-24
一、备好培养池 北方培育亲虾需在室内水泥池或水槽中培育:南方沿海一带可在室外水泥池或土池中越冬。但暖海性的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则需在有控温设备的室内越冬。  相似文献   

12.
批价供蝎种     
李东 《小康生活》2001,(4):26-26
(一)黄鳝:(1)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预防水霉病;(2)用5%—10%食盐水擦洗患部,或把病鳝放入3%—4%的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可防治赤皮病;(3)每50公斤黄鳝用食盐250克、大蒜250克捣烂后拌饵投喂,连喂3—5天.可防治细菌性肠炎;(4)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防治打印病;(5)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可防治蛭病。  相似文献   

13.
黄鳝的越冬保护期一般为11月至来年2月,其方法:(1)带水越冬,将鳝池留下一定水层,以严寒不冻到底为准,一般约5厘米以上为宜,此法黄鳝可潜入池底土洞穴深处越冬,若气温较高,白天还可出洞呼吸与捕食。(2)排水越冬,将池水排干,保持池内土壤湿润。如防冰冻,可在池面以上盖一层稻草,草包等保暖物防冻。此法可适用于春节前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黄鳝养殖的关键性季节,如何抓好温度调节、溶氧调节、饵料投放等措施,使鳝顺利过夏,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温度调节:夏季气温高易造成黄鳝死亡,抓好调温、控温,使鳝池  相似文献   

15.
筱军 《小康生活》2004,(10):33-34
一防池浅。养蟹池塘,深度以1.5—2米为宜,不宜过浅。池底要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深约1—1.5米。幼蟹放养后,要勤换水,并保持水位稳定,以防蟹重新打洞。二防逃跑。池塘四周,可用塑料板、橡胶板、水泥板围住,或用砖  相似文献   

16.
蟹池选择 混养池面积不宜过大和和过浅,选水草、天然饵料较丰富的水体。池塘面积20—30亩,水深1.5—2.0米,大水面网围养殖40—60亩,水深1.0—1.5米。  相似文献   

17.
熊飞 《小康生活》2001,(8):18-19
近年来,人工养鳝成了热点项目。要过好”血关”:(1)种苗质量关。人工养殖鳝鱼,首先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大小基本一致。据我所知,养殖户所需的鳝种,多数靠野外捕捉。有电捕、药捕等,因此,在捕捉、运输过程中,不少鳝苗受到人为损伤,质量很难保证。一些所谓的“特养场”、“研究所”在看准了人们对养鳝技术缺乏了解,鳝种难寻、鳝苗难购的情况下,为迎合养殖者致富心切便把养鳝吹成“黄金产业”,包赚不赔,并四处收购野鳝冒充种鳝,卖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  相似文献   

18.
全国闻名“鳝鳖致富”的潢川,除有3万养鳖户、年创产值2亿元,并有2万农户利用庭院养黄鳝,占地少、养殖快、不占劳力、投资小、效益大。如100平方米鳝池。年可收入高达2万元,远销海外更高。其方法简易:  相似文献   

19.
提供越冬场所,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池面,则在上面铺上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3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两块砖头之间盖上瓦片,用泥土将后边出口封死,留前边进口供蛙出入。保持栖息湿润,牛蛙皮肤裸  相似文献   

20.
林易  张露 《小康生活》2006,(1):32-32
一、优化养殖环境 选择地面开阔,环 境安静的地方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不限。 池深1-1.5米。池底以壤土为宜。池埂四 周用高70厘米的石棉瓦或水泥板埋入土下 20厘米,土上50厘米做为防逃墙。防逃墙 内四周留宽1米以上空地,供鳖爬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