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全世界市场经济走向更加成熟的世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儒商精神及其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儒商和儒商精神 儒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文化精神,即儒商精神。这种儒商精神是一种既区别于以新教伦理为基础确立起来的西方商业精神,也不同于犹太商人精神、阿拉伯商人精神的一种东方商业文化精神。它是儒家思想与商品经济法则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代开拓者 ,毛泽东称他为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人物。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 ,张謇称自己是“言商仍向儒” ,在他身上 ,凝聚着儒家传统文化和商品意识相溶合的“儒商伦理”精神。研究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承继先贤的人格风范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境界 ,培育“现代儒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士商观念的转变与商人伦理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以私人工商业为杼机和主体的相对自由的商品经济的突兀性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得传统的士商观念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转变,商人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为商人阶层伦理精神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而随着士商观念的转变,“弃儒就贾”成为当时杜会的一道风景,使得儒家以伦理为本体的人格理想和社会规范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并融入传统文化当中,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  相似文献   

4.
义和利作为价值取向的两极,是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的概括.“义”指的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公利,即一种大义; “利”指的是一种微观的、属于个人的私利.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关系的思想资源十分丰富,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义利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义制利”、“重义轻利”、“去利存义”和“义利统一”的演变,对商业在传统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商这一特殊商人群体是在贯彻儒家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兼顾义利,把“儒”与“商”很好地结合的实践典范.儒商这一经济文化现象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和伦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商德及现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商德是古代商业活动实践和传统伦理文化哺育的结果。中国古代的义利观、公私观、群己观、职业道德观是传统商德的理论基础,诚信经商、取之有道、敬业勤业、爱国济民是传统商德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商德所倡导的伦理精神,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近代商德的进步;继承和发扬传统商德的优秀思想成果,挖掘其现代社会价值,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应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商业伦理建设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杨学新  史佳 《河北学刊》2012,32(1):210-213
近代以降,冀州商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愈来愈多,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和保定。保定的冀州商人主要经营布线业,在商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传统,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保定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历史形态的“儒商伦理”的发生是根植于其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中 ,以至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出现商品经济的独立化倾向 ;商人阶层活动的独立化倾向 ;传统社会的等级性结构的松动 ,以及明清启蒙思想家自觉对商品经济活动辩护等总体性特征。这对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 (“儒商伦理”)的问世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契机 ,而这一时期发育的商业伦理也不可避免地烙上当时的历史性格。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地区历来经商风气浓郁,闽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儒家经营理念指导下经商、管理以及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是怀抱儒家价值的商人或企业家,可称为"儒商"。历史上的儒商,只是传统商人中具有儒家气质和儒家价值观念的承担意识和实践品格的那一部分人。在现代市场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的三个基本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精神主要有三个基本来源 ,即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商业伦理精神、西方商业文化中于我有用的商业伦理精神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商业伦理精神。提出要对以上三个基本来源进行科学而理性地分析 ,并合理地取舍 ,才能建构我国当代的商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0.
儒商虽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意义与之相当的"儒贾(商)"和"(儒)士商"概念。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在商业经营上取得成就的商人。中国古代儒商和儒商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商初步形成,儒商文化随之出现;宋代儒商得到新生,儒商文化开始复兴;明清时期儒商发展走向兴盛,儒商文化成为主流商业文化。传统儒商文化是中国古代儒商把儒家思想与商品经济法则相整合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儒商文化为当代儒商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士商观念的转变与商人伦理道德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 ,传统的四民观发生深刻的变化 ,士人商人化趋势加大 ,从而使儒家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到商业经营中 ,形成了商人阶层的伦理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突出表现于勤俭、诚与不欺、自重敬业、德与名等方面 ,成为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 ,对今天仍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商精神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兰州学刊》2004,(6):94-96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利己”,每个经济主体要实现利己的目的往往具有并且仅仅具有两种相反的手段“损人利己”和“利己利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理想人格应表现为“利己”和“利他”的统一,传统伦理精神尤其是儒商精神对这一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理论背景和实践启迪,形成了对现代企业家理想人格的内在牵引,但要实现这种牵引,造就更多现代儒商还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它的社会变迁历程,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近代滇西北地区涌现出了汉、白、纳西、藏等多个本土民族商人构成的商人群体.这些不同民族商人群体的崛起,其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商人的商贸活动和社会活动,对地方民俗生活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这一地区经商习尚的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近代商业浪潮冲击下的具体状况作了一番纵向的梳理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抑商”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经济思想,它指的并不是抑制商业,而是抑制商人,尤其是抑制中小商人。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明清时期蔚然成风的官僚经商现象,就会以为是对“抑商”传统的偏离。作者在探讨“抑商”思想本质的基础上,解释明清官僚经商与各种各样抑商措施并存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倒是一种统一。同时,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社会形态的更替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5.
学校特色的形成不是外加的 ,是在事物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它鲜明体现着办学者内在的思想和信念。近代商人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注入到办学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融入时代精神和商人伦理的校风校貌以及立足社会生活需要、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方向等。近代商人办学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又体现出近代商人本体的一些重要特征。可以说商办学校是近代学校斑斓的画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商业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以及新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遭到破坏,出现了"工商亦为本业"的思潮,传统士商关系开始发生巨大裂变.士商渗透、官商融合、弃儒就贾、亦贾亦儒渐成风气,中国特有的儒商精神也在商业实践中日渐形成,在明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人诚信观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韦伯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中国商人缺乏诚实,彼此之间也不信任。余英时针对这种观点,在《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以明清时期的商人为例,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诚信”与“不欺”是中国商人伦理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对此,许多论述徽商发展历史的著作,也曾予以详细说明,并且一致强调讲诚实、重信用是徽商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自古即是一个强调诚信的国家,而且在这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于商业流通领域,且是人们所推崇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儒家…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前中期外省商人对湖南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船山学刊》2002,(1):74-77
明代中期以来,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在商业中具有龙头作用的行业在一些地区兴起,传统抑商政策的削弱,商人地位的提高,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商人队伍不断壮大,以至在全国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地域商人集团,他们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在这些商人集团中,山陕商人、广东商人、安徽商人、江苏商人、江西商人与湖南商业结下不解之缘。本文拟通过考察这些外省商人在湖南的经商活动来看它们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一、外省商人在湖南的经商活动上述外省商人因其经营方式,经营特点,资本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爱国实业家。武百祥就是其中之一。他顺应时代,锐意进取,把西方的经营管理经验与中国的传统商业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同记”精神和独特的经营方法。其经商的目的在于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其经商的指导思想是首在谋利,更要“利顾客”,并提出了货真、价平、优待、快感四条标准。其经营之道包括五个方面:注意选择地理位置和店铺的设计;注意薄利多销,加速资金周转;顺应时代潮流,在稳中求发展;注意发挥广告的作用;要养成节俭的美德。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兴盛和商业社会来临的时代背景中,中国商人阶层迅速崛起并显出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现代性追求.对此,近20年来的商界小说从公平与竞争的视角予以生动真实的审美表征,揭示并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商业精神,彰显“重铸民族精神”的现代性品格,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