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翻译、翻译批评、范式等术语的解说,提出了翻译批评研究的范式研究的重要性,结合西方翻译研究的范式分析,指出翻译批评的范式研究也应该更新观念.扎实地开展工作,以促进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及翻译批评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翻译标准是个古老而热门的话题,翻译标准也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论题,回顾翻译发展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层次和学识背景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对翻译标准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引起了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在争论中,翻译标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译者的翻译观也越来越趋于正确、合理,最终达到科学与艺术并重、神似与形似兼顾、直译与意译并用的翻译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广告翻译的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翻译行为日益趋向多元化,在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内难以充分地解释各种复杂的翻译行为,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也已无法完全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派的翻译理论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而修正了传统的“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的翻译生涯前后历时60余年,翻译总量巨大,在周作人眼里翻译是他言说方式的一种,而我们也可以透过翻译体察他文学态度、文学趣味的演变。他在“被侮辱被损害”的文学翻译、古希腊文学翻译、日本古典以及近现代文学翻译。等诸方面均有开山之功,对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翻译活动的构成和过程看,翻译实际上是两种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多个因素的博弈过程,其博弈的结果不是翻译策略的理想最优化,而是相互的妥协。如果把翻译实践所涉及的各种关系都纳入博弈论翻译批评的模式中,翻译批评是翻译实践的组成部分,翻译实践并不会完全以翻译批评为导向。  相似文献   

6.
国家翻译实践古已有之,其表现形态、实施模式和治理之用在不同政治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唐代的译史、译述、译论表明,贞观时期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对内、对外翻译事件体现出国家翻译实践特征,国家是翻译活动的主体,通过翻译机构国家化、资源配备集约化、翻译流程协同化、译者身份制度化、翻译产品经典化五种手段,把翻译上升为国家行为,发挥其维护皇权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国家形象的治理功能。贞观时期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这一时期国家翻译实践的类型、特征和功能进行考察,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制度化翻译与翻译治理的形态和模式,可为当今国家实施翻译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相似文献   

7.
单一绝对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标准的虚无化是两种错误的认识,它既是对翻译本质的一种误解,同时也会对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对翻译社会性本质认识的逐渐加深,提出翻译的社会功能标准,是对原有翻译标准的补充和修正。这有助于阐释以前诸多难以解释的翻译问题和翻译现象,还为开展翻译批评、净化译坛提供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彻底颠覆了“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的观点。意义的不稳定性使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权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地彰显了其无尽的张力与能量。翻译行为最终演变成社会行为,这就要求译者在多种选择中、在跨文化交流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寻求翻译伦理,回归翻译初衰。  相似文献   

9.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也为探讨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茅盾在1916年至1949年的33年间,翻译了外国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近二百万字,其中大多是弱小民族、苏俄以及东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茅盾对翻译问题的认识极为深刻,开创了国内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先河。同时,茅盾致力于世界进步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实现他那“疗救灵魂的贫乏,修补人性的缺陷”的政治目的,具有十足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考试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而翻译测试是对被考核者翻译能力的客观描述。影响翻译质量的技能因素主要有词汇、句法、知识、语篇、目的语表达和形式。翻译考试和测试的题型主要有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条件翻译题、译文评析题。题型设计应该满足考查内容的需要,不同翻译能力的考查应选择不同的题型。  相似文献   

11.
翻译西方学术文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差异,学术语篇中的长句,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以学术语篇中由于逻辑差异而导致翻译误差的长句为例,对学术语篇中长句汉译从翻译策略角度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归纳总结出学术语篇中长句的英汉逻辑差异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长句提出具体的翻译办法,以期促进翻译的实践与教学。  相似文献   

12.
法律英语是一种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句法特性。本文主要从陈述句、完整句、长句、平行并列句、被动语态以及一般现在时等的使用阐述了法律英语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3.
法律英语的长句特征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句是法律英语的最大特征,也是法律翻译中最难处理的部分.法律文件的目的和性质使得其长句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文体.因此,正确理解和翻译长句是法律翻译成败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英语长句往往修饰成分多,结构复杂,因而翻译比较困难。对英语长句翻译方法的探讨发表很多,但从主、述住理论的角度探讨语篇中长句翻译原则的论述却甚少。本文将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语篇中的长句翻译。结论认为,长句的翻译不应随意颠倒顺序,否则往往会影响语篇的连贯,必要时则采取语篇推进模式重构的方法实现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英语长句顺译的深层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长句翻译是英语翻译中的关键问题。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英语长句翻译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本文列举了 5个例句 ,通过对长句顺序的分析 ,提出了英语长句顺译的 4条基本原则。希望这几项原则能够对英语教师和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以阅读为主的国内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重视非常细节的句子语法分析,忽视了长句子的简化.如果阅读时能先撇开长句中的各种修饰语、插入语不管,把其中的从句看成一个个整体,那么复杂的长句就会变成简单的短句.  相似文献   

17.
为体现出法律文书庄重、客观的效果,法律英语常用陈述句、完整句、长句及被动态等句式。文章讨论了法律英语的这些句法特点以及句式运用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汉英长句翻译一直是翻译教学与实践的难点,从语篇分析角度看汉英长句翻译,旨在通过有别于其他相关研究,去探讨汉英长句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化工专利文献属于信息型文本,其翻译应以实现信息传递准确和译语读者接受为准则。英文化工专利文献以结构复杂和层次繁多的长句为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英文化工专利文献中7种长句翻译法,探讨如何实现该文本类型翻译中信息功能与交际功能的对等。  相似文献   

20.
以转换生成语言学为基础的"逆转换"理论以四种语义单位,五大逆转步骤,七种核心句型为核心,在翻译实践中对解析英语长句难句以及汉语复句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