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走偏锋:渝蓉每相造"药谷"● 2003年春,沿海两个"重量级"大型制药企业分别"杀"入四川和重庆.这两家制药企业,一个是名声很响的江苏省上市医药公司恒瑞落户四川省都江堰市,这是继江苏药业老大扬子江之后,在此落下的重要一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深圳药业"三九集团"落户重庆市的涪陵区,与"土生土长"而已有数年"一家独大"的太极集团比肩而立. 相似文献
2.
“上帝”原本是基督教的信仰核心,但是,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认识的深化,上帝越来越普遍地受重视,它不仅走出了单一的基督教含义,而且体现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人生和生命的成长历程。文章从上帝概念的演变和发展这一维度来探讨其所透示的生命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顾亭林四十五岁开始北游,直至他七十岁客死山西曲沃,"游"乃其生命最后二十五年的基本状态.本文结合顾亭林的诗文著作,从其行游中体悟到的山河、人物、历史三个方面,透视了顾亭林北游的文化心境.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思潮受到了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非理性主义的猛烈冲击。作为“非理性主义”思想奠基人之一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他的“生命哲学”在新时期文学现代化进程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接轨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对抗、变异、融合,终至于重新建构,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立足于中国的生命哲学,汲取中国古典的智慧,构建起以“道、气、象、和”为核心范畴的生命哲学体系.道是其生命哲学的元点,气是其生命哲学的母体,象是其生命哲学的形态,和是其生命哲学的至境,这些范畴最后都归结于“生命”.这个生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宗白华提出了“生生宇宙”的说法,他认为中国的时空观是时间率领空间,是一种生命的变动的空间而非西方传统的几何空间,这正是中国哲学、艺术的特点,宗白华的哲学体系焕发出生命流动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念,指的是生命之间的感应。先秦两汉散文在对这种生命理念进行艺术显现时,形成比较稳定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模式。通常兼顾生命感应过程中的声气相通。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声相应的描写。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道德人格与艺术生命的契合点──试论苏轼之气的表现特征杨胜宽进退出处,是困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课题之一。苏轼平生不贪恋权势地位,甚至自言生就一种与山林野鹤为伍的性格,宦游四方很有些身不由己。且当他遭受贬责时,往往以为离开倾轧的是非之地,未尝不是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8.
曹丕文学审美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学创作能使个体生命得以不朽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作品中的“气”是作家生命精神的寓托的“文气说”以及文学是生命永存的附丽的“诗赋欲丽”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10.
在透视法的论证中,潘诺夫斯基综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与具体的艺术史研究,提炼出一种独特的关于西方艺术的历史哲学及问题范式,据此扩大了前人提出的透视法定义,并由此立论解释线性透视,结合古典时期遗存至今的图像及其文献证据,进而推论出古典角透视;将《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作为参照,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今艺术理论之争议的性质及其趋向。 相似文献
11.
周德义的75万字的<生命的伦常--我的"一分为三"认识观>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在批判地继承中西哲学思想遗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的多方位研究方式,对"一分为三"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当代人的思维模式"一分为二"进行了深入反思,从而提出"‘一分为三'是生命的伦常"这一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由《定风波》追溯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不去寻找社会准则的认同,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超越与平衡。以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哲学淡化悲哀.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13.
被“自定义”的文学——透视“文学本质”的虚构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大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文学本质"的神话已经显露出其虚构的"本质",各种阐述"文学本质"的文学理论无非是主观地"自定义"着文学。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给予"自定义"以合法合理的地位,既符合文学研究的历史实绩,结束困扰和纷争,更能给我们对繁荣而共处的文学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养气”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修养的重要学说 ,它以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气化谐和论为指导 ,强调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养气”说的这种生命美学意蕴 ,首先表现在孟子和庄子的美学思想中 ,后代的文论家则从作家养气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等层面作了大量的阐发。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能够为当代作家修养、文艺生态批评和生命美学建设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15.
由<定风波>追溯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不去寻找社会准则的认同,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超越与平衡.以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哲学淡化悲哀,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遗产税的征收饱受新自由主义者的攻击,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自身的矛盾,从而使征收面临法理上的困境。只有摆脱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束缚,以历史的眼光,从技术价值的角度分析财富的来源,我们才能为分配体系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实现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8):112-120
自梁启超、谭嗣同等发起排荀运动以来,以荀子之学为乡愿的观点不绝如缕。但是荀子之学与乡愿实有本质分别。乡愿有三个特点,一是自保,二是权变,三是没有节制。正是第三点把荀学与乡愿区分开来。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说,荀学"性恶论"中礼义之善来自于情、欲的自我限制和心知的统合,归根结底来自于生命力本身的流淌、撞击与转进。荀学中礼义之善来自于"情"的自我限制和"心知"的统合,归根结蒂来自于生命力本身的流淌、撞击与转进。情、欲乃是耳目口腹之欲层面的欲望与本能,并不能进行善恶评判。但是情、欲有一个基本之性向,即"欲多不欲寡",这一个基本之性向即可以理解为柏格森所谓生命之冲动,或者黑格尔的"恶"动力,也即《周易》所说的生生之精神、人类生命之自觉。但是欲多不欲寡的情欲必须受到限制,如果"顺是"则必将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残贼暴乱的状态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有悖于生命自身生存的需求。于是基于生存与自保的集体生命意识,人们借助心知(或者理性)的力量开始对于情欲进行限制和约束。这一过程乃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乃至于最终成为人类前理解或心理结构的过程。礼义由此而生。但是在荀子,这一过程被说成"圣人恶其乱也"从而制礼义以分之,由此礼义的诞生被赋予某种神圣启示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同其它范畴一样,“气”也是历史的产物,有一个萌生、演变、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先秦至汉初,“气”范畴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个辩证否定的圆圈,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规律。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