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当前深堋市流动人口及出租屋问题分析 1.1流动人口及出租屋规模大据200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总人口已超过14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2万,非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居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之最,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10%.深圳市共有各类房屋租赁总面积3.2亿平方米,约占全市房屋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住宅出租屋362.5万套(间).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对我国城市社会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目前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显。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东莞模式和苏州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认为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着从流动人口防范管理转向居住地管理;从流动人口服务转向居住地服务的新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流动人口居住地社会服务管理改革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使我们的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我们认为只有培育包容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工作机制,依靠科技手段,加大政府投入,才能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197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可以分为严格户籍管理阶段、暂住证管理阶段、系统证件管理阶段、调整转型阶段。这四个阶段前后更迭,其政策指向、工作内容、价值目标逐渐变迁。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适应新时期下首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个新的体制应该有全新的指导思想。坚持公平,统筹,全域和渐进的原则。包括基础平台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它以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为法律保障。政府是责任主体,同时广泛吸收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区域性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将为跨区域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以及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提供组织和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必须从保障机制上进行制度创新包括体制保障、资金保障、劳动保障、信息保障以及法律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社会福利状况与其所做贡献严重不匹配,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济南市流动人口在住房、职业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福利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存在无稳定住房、培训机会少、子女受教育权难以保证等状况,需从完善福利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改革户籍制度,发挥民间力量等方式来予以改善,提高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聚居在沙村的外来流动人口为对象,探讨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身份建构机制。从空间视角出发,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外来租户)与本地居民(本地租房户)在共居空间内的持续互动,使得这一"聚居—混居"的空间格局,成为外来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与本地房东混居的过程中,沙村流动人口的集体身份,也通过两者间的日常互动交往,通过各自的话语体系,得到了再建构,经历了一个由"外来人"向"客居人"转变的符号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西南边疆边境贸易口岸的全面开放,境外流动人口纷纷涌入云南境内,他们主要集中在主要贸易口岸和主要旅游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这些境外流动人口成分复杂,流动性强,分布广泛。日益增多的境外流动人口在给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边疆安全环境带来诸多潜在威胁,如何在扩大边境贸易开放宽度和深度的同时,对境外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管理,是非传统安全环境下的新课题,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458万人,给城市管理及有限的城市资源造成很大压力。住房是人口的基本消费,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居住状况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长期吸纳大量的流动人口,了解流动人口在北京的居住状况如何,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决定其在北京的居住状态,不仅对北京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全国的流动人口管理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外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转变,但外出的各种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广州市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双变量列联表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外出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有影响和无影响两个群体的个人特征和迁移流动特征可知:是否生小孩、外出距离、居住地、职业是引起这一差异的重要变量,第一次外出年龄、外出打工时间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这一差异的出现.由此推知,外出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融入城市文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于流动人口在京居留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经济背景特征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总的来说,当前人口流动趋于理性,在社会分层处于优势地位的流动人口更具有长久居留倾向,但仍然面临较大的社会融入困境。政府部门应当尽快着手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并为初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服务,并且将居留时间作为城市公共福利分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州学刊》20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伴随着生育率下降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露,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老年抚养比上升、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特征。虽然各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的探索,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设施较差、社会养老支撑能力弱、法规政策滞后和养老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应从四个维度积极探寻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第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意义;第二,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促使社会保障支出效用最大化;第三,重视老年人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支持其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第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路径探析——基于城市人口管理创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而言,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既是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需求.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思想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基于城市人口管理创新的视角,需要在城市人口管理方面对政策路径进行适当调整:在管理过程方面应当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方面实行政府与社会互动武一体化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社会政策配套改革,特别要重视利益导向机制在人口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当然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制度性和体制性的障碍,不仅影响了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也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晋江城市化发展道路为解决外来流动人口问题做了有益探索,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是当前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外来流动人口问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统战民族宗教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情况较为突出;“三股势力”向流动人口信教群众渗透的态势加剧;“两教”地下势力活跃,并对全疆起幅射和主导作用;邪教或带有邪教性质的组织假借宗教名义在流动人口中不断蔓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宗教管理机制;尽快出台涉及流动入口宗教活动规范管理的法律法规;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城市民族工作的难度。为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必须重视和关注其城市生存和适应状况。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城市生存和适应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等三个层面,其生存和适应主要受户籍身分、民族因素和自身素质等三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虞市戴家村的基层组织和干部根据村庄实际,回应村民需求,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四不出村"工作法。即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这一创新构建了服务取向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了需求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运行新机制。既体现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由管控转向服务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向,也是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回归和拓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