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德〕Ch-K.科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更新》杂志第26期里批判地探讨了“儒教”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对“亚洲”资本主义从文化方面加以阐述的片面性。作者认为,关于“亚洲”资本主义的讨论应该把文化差异以及政治经济的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韩儒家文化背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畅和 《日本学刊》2001,(3):89-105
一近年来 ,很多人把日本经济的成功原因归结于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如认为 :“日本是东西合璧的儒家资本主义”、“应重新考虑支持日本人行为方式的儒教性因素”、在日本“儒教是最具优势的传统文化 ,至今仍作为重要的秩序原理而生存”、日本有“一亿孔孟之徒”,等等。这种评价从表层上看不无道理 ,但究其实质并非如此 ,特别是同韩国 (以下需特指时将称朝鲜 )相比较就更为明显。笔者认为 ,日本和韩国文化在貌似相近而实质上大相径庭上极具典型意义 :两国在古代同为“东亚儒学文化圈”,但一为“西方”,一为“东方”;一个是举剑的“武士文…  相似文献   

3.
日本传统文化与日本经济现代化——关于日本式市场经济特色的若干思考辽宁大学张锐智从传统文化角度讲,日本属于东亚文化圈,带有浓厚的儒教色彩。就其经济模式而言,日本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东方的儒教与市场经济在日本成功地兼容,构成了日本式市场经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4.
韩星 《唐都学刊》2004,20(3):90-93
大陆"儒教是教"说的提出引发了关于儒学是否为宗教问题的长期争论,有必要对其观点和学理进行宏观的审视和客观的评价。大陆儒教派一是受西方学者研究儒教的影响,以西方近代科学主义的理路判释儒教,以西方宗教来比附儒教;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及其长期的浸润下,以二元对抗思维指导学术研究,使儒教研究步入误区;三是在西方实体主义的影响下,以儒教为中国文化的本质存在,并把儒教对象化、断裂化、抽象化、绝对化。  相似文献   

5.
儒教中国的没落对儒教的存亡、发展提出的首要挑战是制度问题.儒教的现代性问题首先是制度转换或制度更新的问题,即儒教如何在现代性的基本政治理念的框架下给自身以一个恰当的定位、并能够积极地安置自身的问题.儒教退出公共领域这一历史性事件客观上为儒教走向独立、摆脱被政治利用的命运提供了可能.儒教藉此可以顺利地完成自身的制度更新,一改以往长期对世俗政治的制度依赖,建构自身独立的制度传统.这不仅是一项历史的任务,更是儒教精神之超越性、独立性的内在要求,是儒教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确证,是儒教的自我主张.自由、民主将是儒教在现代社会中首要的道德担当(moral burden).儒教精神的实践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契,都有义务以超越性的精神推动一个社会走向自由、民主,都有义务以超越性的精神维护自由、民主的价值,完善自由、民主的社会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6.
从古时起,韩国人受到三大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道德原则诸如仁慈、博爱的影响,就崇尚关怀穷人和残疾人的理念。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庞大家族体系,很看重血统和家庭出身。从不因为家族中某人的残疾而侮辱或抛弃他。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十年间受工业化、城市化、西方化的影响 ,韩国经历了急剧的社会变化 ,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 ,同样受到了巨大影响。因为韩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基于儒教思想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规范 ,社会的变化不但对家庭制度本身 ,而且对家庭成员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那么 ,引起韩国家庭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呢 ?第一 ,韩国仅以 3 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 ,进入后工业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及小家庭的形成 ,同时削弱了集体主义及家庭主义 ,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工业化制度对家庭产生的巨大影响 ,可…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信仰认同模式:以儒教信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平  石大建 《社会》2008,28(6):71-89
英语中的“宗教”,就西方基督教而言,是一种制度宗教;汉语中的“宗教”,则不一定指称宗教制度。中国儒教当然不等同于西方语义中的制度宗教,但无疑是一种具有宗教特征的信仰结构。杨庆堃所谓“扩散宗教”的概念,与本文讨论的中国“信仰”,及其在权力秩序和制度宗教之外那种私人、扩散式的信仰认同模式非常相似。为此,本文把儒教的信仰认同模式作为个人信仰与他人信仰、儒教信徒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结果,并以信仰“认同”作为儒教的行动单位,同时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经由对儒教信仰认同规则的考察,讨论儒教信仰及其信仰群体的建构逻辑,进而分析儒教信仰经纬中中国社会的模式及其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研究日本现代化的论著不断推出,尽管各家观点间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差异,但无疑推动着学术研究的活跃与发展。文化因素是日本现代化得以成功的条件之一。如果从人类文化学的层面,透视日本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就可以发现,具有社会生活调节功能的儒教伦理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前一阶段,中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意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探索儒教伦理对日本现代化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肖文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以高技术为先行条件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条件带来了多种影响。本文就韩国中小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参与状况及企业间的竞争所引起的企业比...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中国的一位作家出访韩国。他在参观完韩国的一些大企业后,对韩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陪同的一位韩国老教授却不以为然,并深感缺憾地说:"我们也还有不足。"中国作家追问其究竟,这位韩国教授竟出人意料地答道:"我们没有鲁迅......"。言下之意让人一目了然:韩国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倡导和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1993年,肩负重任的中国国家体改委访美代表团兴致勃勃赴美考察现代市场经济。所到之处,美国的专家、教授向中国客人首先谈及的不是美国的市场经济,而是美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韩国汽车之所以能从业界的笑话变为神话,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其背后苦心营造的系统工程。 美国NBC有一档脱口秀,主持人雷诺在1990年的节目中讲到现代汽车,他说我经过两年的研究,终于懂得了韩国人造出的现代汽车跟美国有什么不一样,美国人造的汽车要开才会动,韩国人造的汽车要推才会动,而且还是下坡的时候。全体哄堂大笑。韩国人就这个水平,你能造什么汽车呢?  相似文献   

13.
韩国是怎样富起来的[俄]B.安德里阿诺夫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实际起着调控市场和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智囊团”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经济机制。在这方面,韩国就是一例。在经济规划方面。60年代初,美国国际开...  相似文献   

14.
韩国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之列据美国《亚洲纵览》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1995年,韩国的国民经济仍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韩国国内的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外贸盈余也不断增加。1995年10月。韩国的商品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这在韩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接受并热心地学习伟大的儒教和佛教,把它们改造为适合于自己生活需要的形态,即“日本化”的形态。即使现在,中国的儒教和佛教仍被视为日本伦理思想的源流而受到尊重。日本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相似文献   

16.
“儒家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儒家(或儒学、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是一个具有历史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它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话题,远不限于中国学者所论,西方及日本、韩国等国学者关于儒家是否为宗教的观点,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从历史上看,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的争论最初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发的。公元16世纪起,历史上先后展开过五次大规模的“儒家与宗教”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韩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的重创。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韩国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为“亚洲冰岛”,但韩国果断推行了强有力的财税措施和“以人为本”的社会融合政策,并响应实施“绿色新政”推动经济发展方向转型,政策重点指向外汇短缺和中小企业危机,经济很快触底反弹,并成功建构了新的发展动力。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应该借鉴韩国经验,关注普遍民生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韩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需要通过扩大对外投歌这里指的是间接投额以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尤其是从1986年起对外咨询和国际收支由长期赤字转为黑字,资本盈余逐渐增多,使韩国对外扩大投资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从SO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崛起,韩国对外投资市场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东北亚地区将会成为韩国投资的新一轮热点。一、韩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与特点韩国对外投资是从1968年韩国南方开发公司在印尼林业部门投资30O万美元开始的。70年代一些韩国企业积极寻找…  相似文献   

19.
王健 《浙江学刊》2002,(1):164-167
李申先生的《中国儒教史》是在“儒学是否宗教”的争论背景下 ,对“儒教是宗教观点的系统总结和论说。自 1 978年任继愈先生提出“儒教是教以来” ,这场争论历经二十多年 ,至今仍无定论。无论赞同抑或反对者 ,均有各自的论据 ,照此下去 ,争论将永无结果。如何走出各执一端的困境 ?笔者认为首先要有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意识 ,在关注中国现实的文化困境的前提下 ,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与世界性的学术思想的对话中 ,走出既有民族主体性又有普世性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路。因为共同的关注 ,是“百虑而一致”的对话平台。其次在问题意识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韩国发展过程概述──《向发展冲击──韩国的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导言[美]M.哈特-兰兹伯格 陈一梅译我之所以将韩国作为研究对象而没选择其他东亚新兴工业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尽管在过去的30年中,所有的东亚新兴工业国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韩国在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