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办高校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问题尤为明显.缓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要在充分研究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因素的基础上,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生活事件对震后灾区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宗旨在探讨生活事件对灾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状况的影响,为开展灾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对灾区的2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灾区大学生生活事件在是否独生子、不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PTSD症状在性别、是否班干部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与PTSD症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为此得出结论:生活事件影响灾后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毕庆三 《新天地》2011,(12):5-6
大学生不就业诚信问题及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整体诚信氛围不够,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用人单位选人方法不科学、用人单位对人才聘用的标准不明确、毕业生自身目标不明确等原因造成。民办高校更应从完善社会的诚信意识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完善诚信制度,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调查和研究大学生心理一致感与生活应激的现状和特点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心理一致感问卷、学生生活应激问卷为研究工具,抽取了1 0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论]第一,大学生心理一致感总体水平在性别、专业上差异不显著;年级发展趋势上呈∩型,大二年级最高,大四年级最低.大学生生活应激总体水平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差异显著,其中农村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第二,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被试和水平低的被试在生活应激各因子分以及总问卷分上,差异极其显著;心理一致感水平与生活应激水平呈现出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5所高校234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学校生活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状态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较,他们具有较好的学校生活适应能力。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的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就业多重压力与挑战 ,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为此 ,在分析影响其产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 ,以及社会因素的基础上 ,找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的措施 ,如加强“两课”教育、优化校园环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这里既有高校教育引导不到位的责任,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就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完善,推动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就业环境的优化,并着力在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上下工夫,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学校、毕业生等方面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湖北师范学院2008级2178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测量,旨在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心理干预(如心理辅导或咨询)提供依据和目标。结果显示:(1)总体心理应激状况:多数学生在一段时期内承受着中度偏小的心理应激;(2)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在生活、社交、发展、家庭等方面的的心理应激相对大一些;(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交方面差异不显著;(4)在专业类别和来源地方面,大学新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备受关注。以河北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因素。借助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学校、家庭及个人因素可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均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其中个人因素和学校因素负荷量较高,说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与自身和学校方面息息相关,家庭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基于研究结果,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更加严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对自身定位不够、存在地区差异以及自身素养存在不足,同时受学历、毕业学校知名度、社会关系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应该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加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