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由于传统父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及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社会背景,社会中仍存在大量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由此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分析我国两性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性别平等,促进两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追求男女平等应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基础上赋予他们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提出了实现两性平等的三点建议:以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代替传统性别文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消除性别歧视的相关政策:女性应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赢得家庭和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降,男女两性在劳动就业、经济收入等方面差距加大,妇女发展的一些方面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相应的发展,男女两性协调发展和妇女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理论层面上,将性别平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和发展观,创建具有性别平等视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理论形象.从性别平等领域看,增强各级政府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与权利,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作为女性主义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重点强调两性在资源、责任及权力分配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以及由此而来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其实质是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所导致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笼统规定男女两性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然而这样的法律规定并未完全实现男女平等的立法目的,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教师在教授学生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应注意将性别平等的意识纳入法学教育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分析法律制度的同时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法律制度的实施后果,引导学生发掘并反思法律制度在中性化规定背后隐藏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性别平等战略自1980年以来,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促进男女结果平等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工具,为提高女性参政议政起到了积极和显著的作用。但是,性别平等战略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对其批评和质疑一直不断。为此,在联合国的倡导下,性别主流战略应运而生。性别主流战略对于性别平等战略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它不是以单纯女性视角,而是以两性视角来考察政策和机制,把性别视角纳入决策主流,有助于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性别文化是由平等的性别价值、规范的性别制度和文明的性别风俗习惯构成的性别文化体系的总和.先进性别文化的内容从发展角度看,包括先进性别文化理想、先进性别文化战略、先进性别文化内核;从结构角度看,包括先进性别精神文化、先进性别制度文化、先进性别文化习俗;从实质角度看,包括男女平等、男女平权、男女互尊、男女共业、男女共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导向功能、调适功能和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7.
妇女平等就业权利面临的困境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妇女应放弃平等的就业权利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主张妇女应拥有与男子在结果上平等的就业权利的观点符合社会公正的要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少有效的实现机制;主张妇女应拥有与男子在机会上平等的就业权利的观点符合市场经济的操作规程,但由于妇女劳动力存在性别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它必然会导致男女就业在结果上的不平等,有违社会公正.只有通过努力扩大社会经济规模,提高妇女的劳动素质,开发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积极鼓励妇女自主创业,消除雇主的性别歧视,建立性别成本的社会分摊制度等途径,才能在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男女就业在结果上平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发展至今 ,大部分国家已将男女平等的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然而 ,现实中女性与真正的平等仍相差甚远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文章试图借助后现代主义的部分观点解构传统固定的平等模式 ,以期在承认社会性别对男女影响的基础上 ,对其实行有差别的平等 ,对由于实行“有差别”的平等给女性 (或男性 )造成的损失或对多承担义务的一方 ,国家可从法律、政策、经济等多方面给予补救 ,以此达到女性平等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差异和性别角色的冲突,深刻反映出人们头脑中不平等的性别意识。传统性别意识影响下形成的两性人格特征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男女两性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性别社会差异表现形态的角度,对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不同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两性在社会角色、社会性别意识上的冲突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过去的30多年中,女性获得了空前的准入机会。但是,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熟视无睹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然偏少;在学科和专业上存在着性别隔离和性别分流现象;在教学资源分配和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存在性别歧视;在学生组织和活动中不断复制着传统角色的定型;校园文化中隐含着对女性的规诫和限制;存在着女生就业机会不公平和就业歧视。因此,推进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平等,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向妇女赋权、提高妇女地位和增加妇女工作机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性别预算产生并逐渐引起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性别预算的开展是社会公平和性别平等的必然要求,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开展社会性别预算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但也存在障碍。有效开展社会性别预算需要健全和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深化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开展社会性别预算培训和宣传倡导工作,选择社会性别预算实施的重点领域等。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阻滞因素。从分析当前中国男女平等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矛盾入手,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营造妇女进步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性别平等在刑事诉讼法发展中逐步获得重视。追求性别公正的刑事程序理论与实证研究、立法及司法实践,不仅可达到促进性别公正及其法治化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刑事程序法治理论本身的拓展。立足于性别平等,着眼于性别差异,对刑事诉讼法基于性别差异的特殊规定进行梳理与分析,这种特殊规定是出于对女性自然属性以及由于其自然属性所产生的两性差异而制定的。女性在个案实践中获得了突破现行法的更多权利,相关法律漏洞的修补具有合理性,刑事司法改革应充分保护性别公正。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美国法律中的平等概念应该重新审视。以波西亚女子法学院的建立和法院对穆勒诉帕里贡案(穆勒诉俄勒冈州案)等案件的裁决为开端,美国女性对以两性间相同待遇为倡导的性别平等的追求,以及对改善女性地位的追求逐渐发展。尽管美国女性在选举、就业、财产方面已经获得了与男性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对公民利益的分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由于美国人认为自治权的位阶高于平等权,因此打着自治更重要的幌子牺牲了大量的平等,而忽略了在这个共同生活的国家中,到处都充满触发式的依赖和永恒脆弱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提出了研究和解决女性教育问题的历史性任务。性别差异、性别平等和个人发展是女性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也由此规定了女性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当在此原则下,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整体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消除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为女性成长成才扫清障碍;如何把握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平等;如何重新定位男女性别角色,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社会准则和规范;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社会参与度不高的状况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发展中性别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科技领域,金字塔型的性别分层结构明显,科技教育中的性别化问题突出,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存在性别盲视,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其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深层根源,建议进一步在文化传播、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与政策中纳入性别平等意识,并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女性主义兴起,广告实务界与批评界之间产生了关于性别歧视广告的冲突。冲突的起因在于双方对传播模式的理解有异,而且批评界渗透批判意识的理论框架与特殊的分析方法更加剧了他们的解读差异。同时,大量性别形象广告对受众社会化的潜在影响力已表明实务界不能忽视来自?批评界的声音。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以及政府监管这三种对于性别歧视广告的主要规制方式则应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走向整合,以有序的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广告中性别平等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