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末清初的蒲松龄尽毕生精力完成了巨著《聊斋志异》。近代研究者探求其文学价值的颇多,发掘其政治思想的甚少。本文试就该书中所反映出的蒲松龄的反贪思想进行初步概括,以就教于同仁。 一、蒲松龄的反贪思想结构 在《聊斋志异》一书中,揭露贪污腐败现象的有一百二十多篇,因此,反贪是作者最突出的政治思想。作者的反贪思想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 (1)贪官即虎狼。虎狼之恶人人皆知,把贪官比作虎狼,足见作者对贪官的憎恨,也足见贪官对人民的危害程度。一方面,贪官们“蠹役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梦狼》);另一方面,对劳动群众则“催科尤酷,毙杖下者,狼藉于庭。”(《潞令》)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体验,作者已发现贪官的存在是普遍的,也是凶残的:“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梦狼》)  相似文献   

2.
以北宋末年我国北方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几百年来,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这部书写的是农民起义的故事,却严重地歪曲和丑化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鲁迅早在一九二九年就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水浒》着意美化和歌颂梁山农民起义军中的投降派宋江,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极力调和阶级矛盾,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很好的反面教材。《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渗透在书中所写的梁山义军的各个方面。首先,在政治纲领上,《水浒》把农民起义军写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是一条混淆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投降主义纲领。  相似文献   

3.
《水浒》打着描写农民起义的幌子,宣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竭力讴歌美化宋江叛卖、投降的修正主义路线,百般丑化农民革命英雄,肆意歪曲、贬低农民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是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农民革命岂容歪曲,叛徒宋江不许美化!我们石庙大队,位于梁山泊北部,原系梁山义军英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石碣之乡。虽然从北宋末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当年农民义军“撞破头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大无畏的革命造反精神和  相似文献   

4.
正当全国人民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开展对《水浒》评论的时候,我们听到有一种说法:"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总比不反贪官要好的."这种说法对吗?不对.有这种看法的同志,说明对《水浒》所宣扬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一思想口号的实质还没有认识清楚,还没有识破它的反动性和欺骗性.首先我们应当认识,《水浒》所标榜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是农民革命的口号.因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推翻以皇帝为代表的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所以,我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  相似文献   

5.
《水浒》究竟写了些什么?传统的说法是写农民起义的.近年来有人说是写市民起义或市民斗争的,也有人既反对“农民起义”说,也不同意“市民起义”说.我以为,要确定《水浒》究竟是写了什么,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察,即:(一)梁山这支义军首领的组成成份;(二)义军的纲领、口号;(三)义军的活动场所和范围;(四)义军的斗争对象;(五)义军的其它行动.而这几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着的,把它们弄清楚了,《水浒》究竟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6.
“逼上梁山”这四个字,是梁山好汉生平遭遇的科学归纳,它形象地概括了各路绿林豪杰,各色草泽英雄历经迂回曲折的道路,“殊途同归”走上反抗之路的共同历程,反映了“虽欲不反,焉可得乎”的造反的历史必然性.它犹如一道耀目的闪光,划破了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正是“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因此,逼上梁山“成为了封建社会造反者的一面旗帜,是《水浒》“乱自上作”、“官逼民  相似文献   

7.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大军一到,便受招安;以至最后充当封建统治者的奴才,镇压农民起义,是宋江搞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宋江就是沿着这个过程,改变梁山泊义军的性质,叛卖农民革命事业的。充分利用《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剖析宋江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识别什么是投降派,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同时,反复领会毛主席最近关于评论《水浒》的重要指示,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我们对于反对投降派这个问题,体会尤为深切。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水浒》的要害,这就是宣扬投降主义、反对农民革命,歌颂投降派、反对革命派。《水浒》中的晁盖是梁山起义军的奠基人,是个革命派;宋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和历史上的游侠思想的梳理出发,并通过宋江形象和梁山义军的宗旨的探讨,论述了《水浒传》中“忠义”和“聚义”、“全忠仗义”和“替天行道”的关系。进而论证,梁山聚义并不是农民起义,梁山义军实质上是一支江湖豪侠武装。说明梁山义军的悲剧不在于“宋公明全伙受招安”,而在于“逼上梁山”,“宋公明神聚蓼儿洼”。通过这种悲剧,《水浒传》表现了对封建乱世的极大愤懑和忠义思想的深沉迷惘。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然而,《水浒》这部反面教材,过去竟被一些人吹捧为“农民起义的史诗”“农民革命的教科书”,《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被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种错误观点必须加以澄清。反不反皇帝,是区别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中革命路线与投降路线的分水岭。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是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可是“农民局限”论硬把它说成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证了宋江以下三十六首领的实指人员及其排名顺序,同时批评了《水浒传》、《大宋宣和遗事》以及《东都事略》等著作作者的褒宋(江)贬晁(盖)、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封建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一部有价值的古典文学名著。暴露封建压迫的深重;揭示不同阶层的人物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歌颂对反动统治阶级“造反有理”的革命精神;塑造了光辉夺目的革命英雄形象,是《水浒传》的主要方面,是它的精华所在。但是,肯定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主张走投降的道路,则是作品的严重问题。为什么《水浒传》有些部分思想那么深刻,艺术技巧那么园熟,而有的部分不但思想水平低下,艺术上也  相似文献   

13.
《水浒》这部古典小说,虽然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却从根本上歪曲了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性质。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所指出的那样:“《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就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的是投降主义路线,不是农民起义的革命路线,那个被吹捧为农民起义领袖的宋江是个投降派的典型。《水浒》这部书极力让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这就是:北宋王朝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是“明睿圣君”。在他们统治之下,“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直到宋徽宗“登基之后,一向无事”。为什么在这样的国家里不断地爆发农民造反的事情呢?原来不是别的,只因“奸臣当道,谗佞专权”,有高俅、蔡京、童贯这帮乱臣贼子蒙蔽了天子,残害“忠良”,才逼得宋江等人走上梁山。因此,《水浒》中把宋朝皇帝写得好象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在“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赵氏天下,他们“爱民如子”,是人民的“救世主”,贪官污吏的一切罪恶都和他没有关系。农民造反,不是反对皇帝,只是反对高俅、蔡京、童贯等这种乱臣贼子就够了。于是那个被作者安插到梁山起义农民第一把交椅上的宋江就无比地忠于皇帝了,无比地忠于封建国家了。你看他怎样一再表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是贯穿《水浒》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宋江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重要的思想基础,是一条修正主义政治纲领。彻底弄清楚“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阶级内容、实质、特点,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宋江投降主义的性质和特点,“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学会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识别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反修防修斗争进行到底,是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来,是没有准备写这篇文章的,因为,对贪官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已有点无所谓了,说不说都是那么一回事。但,最近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上县,前后两任县委书记因卖官受贿,接连成为大贪官的报道,让我大为震惊,也深感责任,对贪官要抨击,对贿官要痛击,决不能见怪不怪,抱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也就有了这篇“也说”。贪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利用职权,贪污、盗窃、挪用公款,一类是利用职权,受贿、敲诈、勒索他人钱财。所谓“贿官”,是特指那些利用职权受贿的贪官。这个(?)官,是贪官中的一种,它同一般的贪官有共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可以单独一说”,值得单独一“说”。“也说”者,再认识也——这个贿官,怎么会那么多,怎么会那么贪,不是一个(?)个,而是为数不少的一群;不是贪一点,而是贪无数,动辄数以几十万几百万,往往(?)以千万,甚至上亿,到底该怎么防,该怎么治,该怎么惩?自然,抨击贪官,抨击贿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这篇“也说”也只能拣若干片(?)来说,说一点自以为比较深刻的话。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堪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杰出的形象化的历史。作品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深刻地批判了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儒倾向。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盗运叛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红楼梦》的整个形象体系,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封建贵族叛逆者的形象,就是对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儒家思想的一种“亵渎”和“叛逆”。贾宝玉同封建卫道者贾政之流的矛盾斗争,集中在叛逆科举仕途和走“学而优则仕”道路的问题上。从曹雪芹对贾宝玉反“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正道”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了一道十分引人注目的反儒思想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水浒》与《水浒》的误读刘学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水浒》以其对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现实的广泛揭露,对下层人民及他们的反抗精神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歌颂,成为最富人民性的作品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浒》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反人民性。比如梁山英雄在反抗官府、打击...  相似文献   

18.
在《水浒传》中的侠客义士身上,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一种反叛与撼动。清代的公案侠义小说中,则是出现了反《水浒》的侠义精神的倾向。本应是游离在统治阶级之外的侠客们被纳入了统治阶层之内,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小说中的侠客义士们忠君色彩大为浓厚,而为民、爱民思想相对淡化。侠客的"义"重于生死的观念被"忠"高于一切的思想所代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是清政府针对时局采取的政策与手段对小说的影响,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某些愿望;另一方面也是侠义公案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本身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1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人不梦,但做梦有如《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那样,难中而梦,梦神而避难,则极罕见。若这仅仅是作品中的一个小小的点缀,我们或许可以归结为作者的故弄玄虚,然而宋江在梦中引出了一个特殊的意象:九天玄女,这就顿时使得这个梦变得奇异而辉煌起来:梦遇玄女在全书结构上,恰是宋江由刀笔小吏至义军领袖的转折点,也是诸路英雄由逼上梁山至攻州陷府的转折点;水泊梁山农民义军的纲领,口号和指导思想,都是以玄女娘娘法旨的形式传授给宋江的;  相似文献   

20.
试说罗贯中续《水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可分为两部分,前半为施耐庵原作,后半为罗贯中续作。纵观全书,前后部分之间存在不少矛盾之处,梁山好汉最可贵的反贪官、反豪强的精神到下半部完全改变,受招安更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而罗贯中的一贯思想是维护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将《水浒》后半部与罗贯中本人所作的《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相对照,也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这些都证明,《水浒》后半部确为罗贯中所续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