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鲁文化体系比较逄振镐齐文化和鲁文化究竟是一个文化体系,还是两个文化体系?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鲁文化体系,不存在另外一个独立于鲁文化之外的什么“齐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围城”对于比较文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以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软文化”,以区别于物质形态的“硬文化”。在不同的“软文化”之间,人们可以而且必须选择。当选择受到本源文化的强制与束缚时,人们就会感到文化围  相似文献   

3.
“Hybridity”和“hybridization”是近来国外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新理论概念。前者指两种或多种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杂交形态,后者指其形成的过程。“文化杂交化”概念概括了现代化进程中第三世界国家发生的文化重构现象。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不是整体移入,而是选取融合不同文化的片断,或多种文化杂交,它区别于“文化同化”和“文化移入”的概念。这一概念对社会认同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当代全球化运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也显然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和对待20世纪末以来的文化现实,能够使我们摆脱西方中心论所架构的西方—非西方的对立,并避免悲观的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4.
<正> 只有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才产生出所谓的文化比较“中西”、“体用”观.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它拥有占正统地位的文化,同时又缺乏与外界交流,处于独尊而又封闭的境状,自然也就难成“危机”意识.只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后,这一原本自我封闭的中国文化,由于受到来自欧美的外国文化(习称“西方文化”)冲击,才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近代中国也才真正开始了中外文化的接触:碰撞、冲击、交融、吸收、发展.于是也才有了中国人对中外文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从词语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体现文化的一种主要途径,而语言所包含的意义主要通过语言中的词语来传递,因此,从汉英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别可以看出汉英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language)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内有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6.
“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借助谓词隐含的观念,证明所谓自指的“者”和转指的“者”可以联系起来,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其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作者还从句法结构的转换和生成的角度,考究“者”表示提顿语气这种表达功能的结构理据,并简要地勾画了“所”和“者”语法功能消长的历程,揭示了“者”实现提取宾语功能的两种语法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深层次的语法功能上证明近代汉语“底”来自“者”的可能性,描写并解释了近代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的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7.
徽派古建筑和岭南古建筑是建筑史上的两个奇葩,两者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岭南古建筑所代表的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的“夷夏”文化交融形成的混合体——既带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又带有百越文化的余韵混合文化的产物。而徽派古建筑代表的文化也是山越文化和中原文化所形成的徽文化的产物。两类建筑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受中原文化影响极为相似。本文从地域、文化、风格三大方面对两类建筑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用价值以促进现代建筑艺术风格、实用价值的多样性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变”是考察明代诗歌嬗变、发展的整体格局的特定术语。就“复古”——缘由传统建立又反向造成传统、“创新”——专注在自我抒发而建构与传统并立的另一种审美范型,这两种文学现象的盛衰消长比较里,描述其生发、繁盛及移易更替的复杂过程。明诗之正变,是于各不同阶段内不同主流性艺术流派的排斥、交融所形成的“史”的演进脉络。它接受时代文化精神和社会的影响,但更多取决于文学自身的运作规律。其特质有三:强烈的主体自觉意识,浓厚的宗派观念与党同伐异指向,适时调节应变以不断改善自我、追求完善的主动进取态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吸收、融纳先进的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别的民族中也能够承传、发扬和光大。民族文化交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吸收一定的文化,使之内化成自身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文化交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凝聚力,构成民族平等、团结的文化基础,它不仅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而且极大地积进了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姜明  相似文献   

10.
威廉斯的“文化”概念是对“文化与文明”传统割裂出的两组二元对立范畴(精神性的文化与物质性的社会现实、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弥合,文化被界定为整体的、日常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威廉斯拒绝了文化的超然立场,将文化置入物质的、具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整体之中。在威廉斯看来,文学也不是一种抽象形态,而是于特定的在场中进行的构形过程,他提出的“文学即写作”的文学观将文学导向了既恒久存在又发展变化的实践样态。文学与文化以“感觉结构”为“中介”呈现出一种相互映现、相互交融的关系,文学映现了动态而现实的文化,文化中潜藏着文学的根源和那些活生生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昌吉利”钱币中的“吉利”两字,应为突厥语ilik或ilig的汉语音译,意思为“王”,文献上一般译做“颉利发”或“颉利”,“高昌吉利”对应的汉语意思为“高昌王”。“高昌吉利”钱币是农耕的汉文化与游牧的突厥等文化相互之间交汇、融合的结果。正是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以“汉胡交融”为特色的高昌文化,“高昌吉利”钱币便是这种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西古文明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前人对中西两大文明历史起源及其特点的比较   (一 )中国学者的比较早在本世纪初 ,在中国爆发的“新文化运动”高潮中 ,许多著名的知识分子就对中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文化的异同作过许多比较 ,并进行过激烈的论争。当时主编《青年》杂志的陈独秀 ,在 1915年发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当时人们所说的“东洋民族”主要指中华民族 ,所说的“东方文明”主要指中华文明 ;所说的“西洋民族”和“西洋文明”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地中海—欧洲各民族和他们的文明 )一文中 ,认为“东洋民族”和“西洋民族”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文明”与“文化”是一对极相近又相异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从九种语义上使用了“文明”范畴,又从五种语义上使用了“文化”范畴。这组范畴内涵丰富,语义复杂,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以至于无法按照寻常的思维来理解它们的个别语义。为此,以具体的文献语境为基础,以它们在19世纪英法德语中的习惯用法为参照,以比较分析为方法,找出两个范畴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则可在整体上把握两个范畴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AxialPeri-od)理论,从多元的角度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世界文明史上第一个辉煌而复杂的时代。由这个时代造就了直至今天的文化状况,被“现代新儒家”第三期代表杜维明先生称作“第Ⅰ型文明”。这是世界文明的源泉,也是今天世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共同基础。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内部的转型,同时也存在着区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值此,探究文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会给今天躁动的思考一点方法上的指导。毕竟文化转型从来就是艰巨而繁难的历史课题。一史前…  相似文献   

15.
具有 40 0多年开埠历史的澳门 ,虽然地域狭小 ,但由于长期以来它一直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 ,在语言、文学、法律、教育 ,乃至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 ,都与外来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成了中西文化交融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有人把澳门文化称之为“殖民文化”、“杂交文化”、“中西合璧文化”等等。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术观点 ,说明了澳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本文从广义上的文化视角 ,择其要者 ,来阐述澳门文化的多元性 ,并对澳门文化的传承提出粗略的看法。上篇澳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特征的形成 ,一与澳门…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2002,(6)
顾乃忠在《浙江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5期撰文《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指出 ,文化的普遍性不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中永恒存在着的共同性 ,而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由于人性一致的原则而决定的按照共同的规律发展并经历着共同的基本形态。文化的特殊性不是指一个民族永恒地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本质 ,而是指每一个经历着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在其文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区别于共他阶段的特殊本质 ,或者两个处于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各自所具有的区别于他者的特殊本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外文化交融的诸方面研究早已为学术之“显学”。论题本身涉猎庞杂,理论切入点众多,各学科的学者自然就有仁者与智者之分。概述中外文化交融研究之经验,我以为,在研讨之前首先界定所论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要确立中外文化交融研究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明互鉴论最鲜明的特色是赋予“文明”以“实践性”,将历史进程引入文明交往研究,为解读罗马与希腊的文化交融成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一,罗马与希腊长期而复杂的交往历程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持续的文化交融创造了关键契机,二者不断调适文化冲突,提升了对以往历史的认知,增强了彼此的文化认同;其二,历史学的发展尤其是“实用主义”史学的产生,既是二者文化融合的成果,也是其进一步融合的动因,希腊的理论理性与罗马的实践理性在历史进程和历史学发展中有机结合,推动了罗马与希腊的深度文化交融,使二者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依托,逐渐走向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三,罗马与希腊文化交融的历程证明了文明交往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紧密关系,归根结蒂,文明发展和文化交融实质上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由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遂使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渐渐成为一门既具有现实意义叉具有学理深度的“显学”,不仅诸多的人文学者参与讨论,就连不少的政界人士也介入争鸣。然而,由于没有实现“价值中立”,使得“全盘西化派”和“维护国粹派”未能冷静、全面地看待两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遮避了自己的理论视野;由于没有实现“方法多元”,使得“中西调和派”未能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复杂的文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研究深度。它们所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的研究工作者加以汲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现代中国文化引进的矛盾和困境入手,对文化认同的两种模式即“文化了解模式”和“文化理解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文化理解”是文化引进的基本规律,通过对文化热中的“中国西方思潮”的反思,得出结论:成功的文化引进,包括“忠实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转化”两个过程,由此就必须进行文化心态、文化生态、文化转译和文化要素的耦合、文化力的定位、文化体系的再创造六个方面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