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处境、揭露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和对种族平等的渴望与抗争,而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探索美国黑人的整体命运,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新天地.<所罗门之歌>是一部有关黑人男子奶娃的成长史.化解两性之间的对立、找到处理种族问题的办法、恢复传统中的生命活力正是莫里森创作<所罗门之歌>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远方,途中遇到了一只鸽子,它们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说:“这里的人不喜欢我的声音,打我、赶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说:“别白废力气了,  相似文献   

3.
陈云平将练习瑜伽作为每天早晨的必修课,所以,她拥有着优雅平和的姿态。由于她又是一名职场女强人,一种坚韧之美便不经意地从她身上流露出来。在一个恰当的场合,我们的话题从她做的面包开始。玩烘珞是需要一种耐心与审美的历练,陈云平就是在偶有闲情的情况下,与朋友们互相学习,互相传递一件"艺术品"出炉的新鲜感和成就感。从她慢条斯理的语句当中,我可以"听"得清楚一个在工作与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女人内心满足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作品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三位女性人物是《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康普生(Caddy Compson)、《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艾迪·本德仑(Addie Bundren)和《圣殿》中的坦普尔·德莱克(Temple Drake)。试图诠释福克纳的作品中表现出的作家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境遇的深切的同情,体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记学批评方法,<呐喊>(1930年版)在主题、故事情节及与作者的关系上,显示出社会化与个人化两种不同的主体声音.<呐喊>的社会观照主要体现在对四种人--先驱者、旧读书人、农民、"我"的关怀上.以上两方面表现都可以在鲁迅个人生活经历、思想、家世等方面找到直接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记学批评方法,《呐喊》(1930年版)在主题,故事情节及与作 者的关系上,显示出社会化与个人化两种不同的主体声音。《呐喊》的社会观照主要体现在对四种人-先驱者,旧读书人,农民,“我”的关怀上。以上两方面表面都可以在鲁迅个人生活经历,思想,家世等方面找到直接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来美国一千多个日子,只有今天(4月14日)才感到为自己的祖国真正做了一点事情。回来之后身心很疲惫,但很欣慰,心情也很久不能平静下来。和旧金山相比,西雅图的华人很少。除了在"微软"和"波音"工作的华人,其他就是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加上今天是周一,中午12点前往集会地点的时候,心里也怀疑过究竟会有多少同胞能够参加这次活动。等到达我们学校红场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人声鼎沸,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细心的组织者为大家准备了标语牌,可以自己去红场的中央领取。我和另一位同学手里拿的是这个  相似文献   

8.
把男人娶回家 在婚姻领域中,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夫权岩石逐渐崩溃。强大了的女性正大胆地征服传统、征服男人,把男人娶回家去。 王红云和高军是中学同学,回乡后两人定好条约,3年内谁在经济上领先,谁就有权娶谁。3年后,他败在她之下,应该嫁给她,他心里实在不平衡,但有言在先,又不好反悔。“婚后孩子跟谁姓?”孩了的姓是大丈夫的敏感区,她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呀,真是老封建!好,我让你一码,女孩跟我姓,男孩跟你姓。”他长出一口气,头一歪靠在她肩上。男人有时也软  相似文献   

9.
大家曾经认识我,因为我是书中精彩的一页。后来大家不认识我了,因为我被无情地折磨成了一张废纸,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呼喊周迅时,忘记了鲁迅;学生们欢唱阿杜时,忘记了杜甫;学生们阅读韩寒时,忘记了韩愈;学生们备战高考时,忘记了国计民生。当今的文坛,太多的武侠飞檐走壁于其中,太多的玄幻漂荡于其中,太多的言情承载于其中;于是,它变得伤痕累累,缥缈虚迷、不堪重荷。当今的文坛,再也找不到忧国忧民的叹息与感慨,于是,我不禁要为国计民生的写作而呐喊。如今青少年的文章里,也有很多忧思,但大多都是为学习考试忧,为爱情友情忧,为家庭悲剧忧,就是没有为国计民生忧的。国计民生那么多让苍生忧心的事,何以就上不了学子的笔端?于是,我再次呐喊:为国计民生而…  相似文献   

11.
既有社会文化语境中,外在性叙述声音既能使女性写作获得某种权威性,但也会因为叙述者的鲜明性别立场而遭遇拒绝解码的困境。张洁的《无字》无论在主题意蕴还是叙述艺术上都存在很多的偏颇与缺陷,激越的女性声音也让其遭遇了很多指责,然而它的确奏响了女性合唱中的高声部,为女性叙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与自然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主题.文章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以英美女作家书写生态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根据文本内容将女性生态文学分为三类:亲自然文学、乡土文学、反乌托邦文学.探究了文学文本中女作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自然之歌.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与自然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主题.文章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以英美女作家书写生态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根据文本内容将女性生态文学分为三类:亲自然文学、乡土文学、反乌托邦文学.探究了文学文本中女作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自然之歌.  相似文献   

14.
读书先读序。序的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一著作(或背景材料),说明写作目的、写作过程、主要内容、作者情况及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在《呐喊·自序》(以下简称《自序》)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从中可以看到他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因此,读《自序》是登堂入室以窥《呐喊》全貌的必经之路。《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小说十五篇。《自序》写于1922年12月3日,涉及的很多内容是给自己的小说作了注脚(其后的《彷徨》则无序或跋)。按常…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后现代叙事理论家苏珊·S.兰瑟在对西方女性作家的小说文本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私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通过考察中国五四时代以来的女性作家小说文本,发现这三种叙述声音的特征对它们同样适用.在西方理论和中国文本相互观照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女性的叙述声音经过了一个由不自觉的隐匿(他者赋权)、自觉的显现(自我赋权)到与人物的声音交融(相互赋权)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女性作家书写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作品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三位女性人物是《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183;康普生(Caddy Compson)、《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艾迪&#183;本德仑(Addie Bundren)和《圣殿》中的坦普尔&#183;德莱克(Temple Drake)。试图诠释福克纳的作品中表现出的作家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境遇的深切的同情,体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作品中,曼斯菲尔德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象征实体:一把珍稀的小提琴、一面寒冷的镜子和一棵银色的梨树,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方式,用女性话语发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作为一位主情的文艺大师 ,女性形象成为他创作的主体内容 ,他以男性的视角叙述着对女性的认识。早期 ,郭沫若塑造了“三个叛逆的女性” ,让她们喊出了妇女“天赋人权”的正义呼声 ,要求着女性的权利。然而 ,作为一位男性作家 ,郭沫若在为女性摇旗呐喊的同时 ,又不能完全脱离男性中心的樊篱 ,所以 ,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自我价值、人格完成似乎只有在男人身上才能最终实现。可以说 ,她们为某种信念的牺牲是很苍白的 ,她们也有想获得同男人一样的地位感、责任感、价值感的心理 ,然而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她们无法“争取女性失落的权利”。这也是妇女痛苦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朱熹撰写的14篇女性墓志铭,反映了他视野中的官宦家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女性的理想期待。在朱熹看来,理想的女性应该具备孝顺、贤惠和严慈等品格,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学识与信仰。朱熹通过对女性墓志铭的撰写,因人而异,因事立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建构他理想的女性形象,以此为所有女性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20.
女性犯罪并非仅仅主体为女性的“男性犯罪”,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与男性犯罪相异的“轨迹”。以往的研究者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多进行单维研究,或注重分析犯罪主体的个体因素,或注重分析社会变迁、流动诱发女性犯罪行为的作用,很少有研究者将犯罪行为放在一个动态、综合的因素体系中进行考察。本文试图将女性犯罪置于一个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中予以分析,以期把握女性犯罪所异于男性犯罪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