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为人类童年时代艺术想象的产物,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的情思。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我国上古神话缺少浪漫的爱情神话,原因是在神话流传的过程中,后世文人将其有意识的历史化与仙化。上古爱情神话在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为我们窥探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
上古神话不仅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历史生活,表现了原始人的朴素世界观,而且还对先民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从某种程度说,上古神话有一定的现实性试论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就科学事实而言,日、月分别为独立之天体,但在上古先民看来,日、月实乃同一天体在不同时段之变体。因而在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中,日、月同体且终始相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西晋左思《吴都赋》所载"精卫"与"文鰩"之神话即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之反映。另外,从得声之字多与日循环神话有关,"鰩、鹞、榣、瑶、飖"一组字亦是日循环神话在文字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上古神话研究中,有的同志只谈神话表现对神的反抗,对于神话是否崇拜神灵则避而不谈;有的同志甚至认为,神话不崇拜神,神话总是鼓励人们反抗宗教之神。这种提法是否恰当,本文拟从这个问题入手,试谈神话的性质特点,并谈儒家的不语神话。  相似文献   

5.
上古神话具备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品质,它不仅奠定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形成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因此,从文体的本质性特征上看,上古神话就是中国的原始小说。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上古神话看原始思维的非概念性特征朱岚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恩思特·卡西尔曾经说过:“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逻辑分析的了。神话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团混沌—一大堆不定型的语无伦次的概念。要寻找这些观念的‘理由’似乎是徒劳无益枉费...  相似文献   

7.
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钟年在中国上古神话的众神谱中,女朗的地位极为显赫。女娲的业绩主要有二,一是造人,一是补天。补天神话奇讳瑰丽、气势磅礴,堪称上古神话中之杰作,但毕竟造人神话与人类关系更密、更富情趣。女蜗不唯造人,还曾“祷词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上古神话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两大类,从神话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得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上古神话蕴含着一种悲剧美。本文还论述了这种悲剧美产生的原因、鲜明的特点、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古人民渴望征服自然力而往往处于被自然力所支配的地位。由于前者,上古人民创造了神话;由于后者,则从消极方面创造了原始宗教。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神话中所包含的原始宗教因素:万物有灵观念、图腾崇拜、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宗教祭典及巫术。神话与原始宗教产生于共同的历史背景和认识根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鲧、禹化生神话是中国上古最惹人注目的神话之一.在古代文献中,鲧禹的化生有多种不同的神话叙事,主要有化龙、化熊、化鳖等说,其背后的结构是“变形”,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与动物的密切关联.鲧禹父子神话性格中既有一致传承之处,又有对立的成分,是破旧立新观念的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上古口头流传的神话资料是汉藏语假说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足可证神话与语言学之间关系之密切,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上古社会多民族之间相互作用之基础上的.因此,由上古民族衍化过来的现代各民族之田野调查资料,对解释上古文献的神话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语言又是探寻在没有书面文献以前、靠神话得以流传的历史的重要工具.不唯如此,现代语言学其他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为上古神话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上古神话所反映的婚姻状况基本上属乱伦婚姻。乱伦婚姻普遍存在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 ,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 ,乱伦婚姻已不复普遍存在。本文由此认为原始神话最迟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神话在流传中发生了人为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上古的主流神话沉潜着朴素而丰厚的美学内蕴,主要表现在文明与野蛮并存、大美与朴拙相融、神话幻想与理性兼具的独特思维模式。对于中华民族上古神话美学元素的探索与挖掘,有助于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14.
在上古神话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在礼义文化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道德,即对武器、死亡和复仇的崇拜。通过对上古神话和武侠小说的比对研究,笔者以为,上古神话中记载和揭示的向暴力倾斜的原始道德,是中国人接受和喜爱武侠小说的民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面对残存于汉语典籍中的神话"碎片",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的重建,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茅盾的人类学方法:从当时盛行的"人类心智共通说"出发,导出世界神话普同的结论;归纳其他民族神话的情节结构,进而"还原"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从学术反思的立场看,茅盾上述方法有一定局限,它与其说解决了中国神话难题,不如说缓解了当时知识界的焦虑。  相似文献   

16.
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其文化的史前时期,都有一个包括史前文学、口承文学在内的漫长时代,都曾产生过丰富多彩的神话。遗憾的是,日本文学史上最原始的神话,大部分失传无闻,没有保存下来。惟有日本最古老的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搜集、记载的若干神话群系,才使我们得以窥知古老原始社会的文学形态,比较中日两国史前时期神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洪水神话中的洪水是混沌的象征。葫芦作为主要的避水工具的深层因素,在于它在先民们分隔时节,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上古的月令系统中肯定包括匏瓜纪时。历法的制定,意味着混沌的被克服和创世的完成,而这样的神圣事业常常要经由神圣中心才得以完成。葫芦神话中大量出现的与山、树等物相关的情节,反映了宇宙山、世界树等作为神圣中心,在葫芦创世神话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8.
神话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处于变动之中,并有统一和整合的迹象.<楚辞>神话具有兼容性,存在许多其他文化的因子,是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上古神话的存在形态客观上推动了<楚辞>神话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在理性文明的冲击下,上古神话被进行了人为的整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古神话来探求民族统一意识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刘城淮教授在出版了获得国内外学者好评的巨著《中国上古神话》之后,又笔耕不已,精心撰写着《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我们一直企盼早读为快,现在果然有幸,捷足先登,当它刚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便读到了它。通览全书之后,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它实现了中国神话学的重大突破! 我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尽管有许多记载神话的典籍,有关于神话的不少言论,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神话学。到二、三十年代,茅盾连续发表、出版了《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北欧神话ABC》等著作,鲁迅、闻一多、钟敬文及林惠祥、黄石、谢六逸、黄芝岗、胡怀琛等也发表、出版了一些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