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替代率模型,测算不同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缴费基数下的养老金替代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与目标替代率差距较大,但是延迟退休年龄、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提高缴费档次对养老金替代率有正向作用。建议: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渐进性延迟退休政策;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建立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树立居民参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是我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的基本模式。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利率、工资、物价水平、失业率以及人口寿命的变化,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实际给付水平和方式也是随之变化的,客观上要求在它们之间建立一套正常的调整机制。因此,对退休人员实际待遇水平和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论证了当前养老制度中目标替代率的合理性;指出实现目标替代率的关键之一是工资增长率应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相等;同时指出当前制度中目标替代率下限过低,造成制度内的部分职工进入贫困救济范围;并采用精算模型中给付精算现值和缴费精算现值必须相等的原理,结合1990年全国从业人口生命表对个人账户的发放系数以及延长退休年龄对给付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进入长寿时代,长寿风险是学界研究各类养老金制度持续关注的重点。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这一特殊的制度设计使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更值得重视。从风险形成及传导机理来看,风险源主要是个人账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记账利率虚高、待遇捆绑调整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人口老龄化导致基金缺口的效应进一步放大。未来全国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将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的可持续运行构成挑战。建议科学确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计发月数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统账分离”将个人账户改造为职业年金,促进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推导出了养老金两个计发办法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分析比较了缴费年限、利率、工资平均增长率这三个重要因素对两个计发办法替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资金分担机制决定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基于农村老年人口趋势、财政变化趋势及动态基础养老金规模三种因素,探讨了“新农保”现行制度下财政资金分担机制与水平.在预期替代率、个人账户缴费档次、替代率转变系数等假设条件下,测算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资金分担水平,并得出对基础养老金进行动态调整、设计合理的替代率转变系数等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6.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保障水平高低的重要数据。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低于世界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这其中有养老金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养老金替代率计算问题的影响。本文具体探讨了科学计算养老金替代率的方法、提高养老缴费年限权重以及提高缴费年限权重后增加的养老金资金来源渠道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统筹城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替代率水平偏低的问题,影响了它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是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两个主要因素,但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的问题更加严峻,该问题的优化更能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测算模型的构建能有效揭示当前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对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缴费水平和投资收益率是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遇水平的两大关键因素,可从缴费档次、补贴机制、投资体制和投资机构改革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表示养老保险人在领取期的生活水平对领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通过推导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养老金缴费年限、参保时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率以及其退休年龄对参保人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敏感性后发现,"做实做小"个人账户政策引入的激励机制效果明显,更加强调了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弱化了其代内再分配效应,且在新的政策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积累和投资运营,以及提高个人退休后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农保"制度运行机理,建立了个人账户的精算模型,并结合人口寿命分布模型,预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支缺口。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比直接在银行储蓄获得的收益更大,新农保值得参保;参保方式多样化,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年龄、参保喜好、收入水平以及预期期望可领取的养老金水平来选择开始参保年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存在21%的缺口,不过缺口额占GDP的比例较小,并且增长缓慢,政府将有较充裕的时间对制度进行改进。"新农保"基金缺口产生的原因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应适时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和退休年龄或者将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来保障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各项标准,构建现行政策下新农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影响替代率的不同因素、评估替代率总体水平,并提出养老金替代率的合意区间,基于此寻求各地方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研究发现,各地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提高速度应与当地农民上一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保持相当,而基础养老金的提高则应略高于收入的增长,各地方应有所差异。为平衡不同年龄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在制度推进期间东部九省市还需增加非满期缴费者的补缴年限,这也可减少因参保先后而造成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