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湘北桃源民间木雕艺术以其拙朴、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打动着艺术收藏爱好者。通过对其题材的选择,艺术手法特征的描述来介绍桃源木雕艺术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民间木雕艺术,并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木雕老花板     
木雕老花板的收藏,是除书画、瓷器、玉器等之外的又一大收藏项目。我国目前名气较大的有东阳木雕、徽州木雕、潮州木雕,合称三雕。各个雕派风格不一样,东阳木雕和徽州木雕均以清雕为主,刀工极为精细。从题材上看,大多反映历史故事、地方风貌、平安吉祥等内容。而且这些木雕主要用于房梁、牛腿、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现存实物的稀少和零散,使大量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实物个案的描述,而缺少对木雕艺术研究中史学视野上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区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实物遗存,以及同时期姊妹艺术、工具使用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历史分期,分析了其在起源期、发展期、高峰期、衰落期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在大区域下的各个地方性风格,阐明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发展史同时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梅山民间木雕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运用系统理论探讨梅山民间木雕的缘起、特点与宗教信仰,获取其原生意义与内涵,进而阐释其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造型语言的形成基于其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现存的徽州古建筑群落体现着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砖雕、石雕和木雕作为构成徽派建筑风格样式的重要元素,使得建筑和艺术得以完美地结合。分析、研究徽州木雕意象造型观的成因,梳理、归纳其自成体系的特点,汲取其有益因素,结合传统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而合理植入其中,拓展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审美体系的建立和设计表现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莆田木雕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融合,它融入了丰厚的生活元素和审美情趣。莆田现代木雕工艺在继承莆田民间艺人深厚的文化技艺传统上有着不俗的成就,却也同样面临新时代的诸多困境。莆田木雕工艺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实用价值与审美观念的有机融合,并根据新时代的需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气息的不同凡响的木雕作品。  相似文献   

7.
古田传统民间建筑中的木雕装饰大多出自清朝,与中国其他地区保存下来的清代木雕一样,体现了清朝建筑装饰木雕艺术的成就。这些木雕无论从装饰的部位、装饰的题材以及雕刻的技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木雕的工艺面貌。透过木雕本身的艺术美,我们可以了解到产生木雕的时代背景,了解木雕与古田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湘南明清建筑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题材、内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表现形式则沿袭了夏、商、周、汉等朝代的风格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是我国民间雕刻的瑰宝,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6,(6):122-123
<正>一、卢村木雕楼的艺术特色卢村木雕楼建造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约180年,共由四座楼院组成,又被称为"七家里民居群",系大商人卢帮燮所建。在木雕楼中以志诚堂木雕艺术最为精湛,其余的志远堂、思成堂和玻璃厅也颇具特色。(一)吸取了江南东阳木雕工艺多层刻画、雕工细腻的特点卢村木雕楼的雕刻工艺风格源于东阳,其在建筑和家具装饰上应用颇多,形成系统的雕刻技艺方式和完善的艺术风格。多层刻画、雕琢细腻是江南东阳木雕工艺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民间木雕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雕艺术因其材料的多样性以及与生俱来的亲民性而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湖南民间木雕则又因为承载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内涵而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作为湖南民间艺术与文化的杰出代表,湖南民间木雕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性,又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象征。  相似文献   

11.
"师圣"和"师心"是<文心雕龙>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统一于<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中的.无论是"师圣"还是"师心",都是对"道"的体认方式."师圣"与"师心"体现了对创作主体意义的重视,是创作主体的不同的创作取向."师圣"与"师心"的关系也是对文学继承和革新关系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在实施"产学研"过程中的亲身实践,讲述了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开发中的一些体会,介绍了高等学校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师圣"和"师心"是<文心雕龙>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统一于<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中的.无论是"师圣"还是"师心",都是对"道"的体认方式."师圣"与"师心"体现了对创作主体意义的重视,是创作主体的不同的创作取向."师圣"与"师心"的关系也是对文学继承和革新关系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4.
《法意》是西方资产阶级早期的一部法学著作。20世纪初,严复致力于译介这部巨著,并在翻译的同时加了300多条按语。在《法意》按语中,严复反复阐明了他重法治的观点,强调法治重在人人循法,并系统地揭示出法应为民而立、立法应保民自由、法治应与教育相结合等具有近代法理意义的法律思想,希望中国能够像西方一样实现法治,从而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哲学的为文之道,真可谓因人而异、因势而变.事实上,任何孤立的方法并不存在,一切方法都存在于对特定结论的谋取之中.因此,哲学为文向来无从讨巧.思家之巧在于运思,深思熟虑自有巧思,巧思来自拙学,妙笔源于"笨想".若一味投机取巧,只能成就速朽之文,远离哲学本性.  相似文献   

16.
盛伟 《东方论坛》2001,(4):53-58
该文概略的指出了 ,自清道光年间的吕湛恩与何垠的《聊斋志异》注释本问世 ,中经民国至今的《聊斋志异》注释本十余种 ,历时 170余年 ,在《聊斋志异》词语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 :错抄、误注、阙如等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加以补正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二语学习"、"外语学习"等概念在目前外语教学的研讨中出现频率很高,其中有不少人对"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习"概念的认识有些模糊甚至相互混淆。本文根据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获得目的语的方式及获得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对上述概念作出了相应的界定,以与外语教学及研究领域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在2011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水运工程>2008-2009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和优秀论文特辑出版.编委会和杂志社邀请我们三位老同志给活动谈点感受,提点建议,我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9.
从边缘处崛起--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写作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十年代的写作学研究深入写作行为背后的思维机制 ,逐步建立了以写作思维技术为中心的操作性理论体系 ,写作思维的奥秘逐步呈现。新世纪初编写的《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对中国当代写作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在反思 90年代以来写作学研究得失的基础上 ,文章对 2 1世纪写作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TWE的题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出了TWE将要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