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约是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冷战后,北约经过两次东扩,其成员国由冷战结束时的16国扩大到26国。在其成员国地域扩大的同时,北约的性质、职能也发生相应的转化。学界一般用新现实主义的威胁平衡和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赖以获得绝对收益两种理论来解释北约东扩。文章认为,除了以上两种分析视角,建构主义也有一定的解释空间。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北约东扩是一种同源文明的融合,是安全共同体作用的结果,更体现了共同价值观的内化或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敌手,面临或解散或改革的命运.而一些原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出于维护自主和独立、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等多种考虑,纷纷要求加入北约.这对于正在考虑“制造”理由使北约继续“合理”存在下去的美国来说,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美国牵头和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了以东扩为标志的战略调整与改革.纵观北约东扩,尽管俄罗斯极力抵制和反对,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随着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正式加入北约,标志北约战略调整与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至少有以下几点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是美国主导的西方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不断对其战略、结构和任务进行调整.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北约先后两次进行东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北约东扩不但使自身的势力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也使美国的势力获得极大拓展,这为美国实现其全球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北约东扩势必要打破持续多年的冷战平衡,势必要对俄罗斯———苏联的继承者构成多方面的威胁,这也就预示着北约东扩势必要与美俄之争同在。美俄双方为维护各自的战略利益,争夺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围绕北约东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双方都尽量避免激化矛盾,都在不损害战略目标和利益的前提下做出局部的、一定的妥协,这就预示了冷战后一种维持欧洲安全的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科索沃问题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的空袭,是美国从巩固自己在 21世纪全球霸权地位的角度出发,利用冷战时期确立的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新一轮高水平竞争和对抗。在西方,主要是利用北约军事同盟体制,把西方国家纠集在一起,通过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同时出台北约新战略,为北约在其成员国疆界以外使用武力制造理论根据,树立起惟有北约才是当前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可靠维护者和保证人的形象,以进一步扩大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和地位。这既有利于北约的进一步东扩,更为北约在建立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增加新的筹码,从而最终形成以美国为“领导”,西欧为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6.
签订于 1990年的《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是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常规军备领域长期对抗和相互妥协的产物。北约的第一轮东扩导致了《条约》的修订。北约第二轮东扩的实施 ,主要是曾属于原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被邀请加入北约 ,可能对《条约》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因为这三国尚未加入《条约》。鉴于普京政府奉行全面改善同西方的关系 ,集中精力发展俄罗斯经济的外交路线 ,北约建立“2 0国”机制 ,扩大和深化同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未必要求缔约国重新修订《条约》 ,但是它会继续付诸外交努力 ,促使《条约》缔约国批准修改《条约》的协定和波罗的海三国在修改《条约》的协定生效之后加入进来  相似文献   

7.
北约在冷战后制定了转型方针,以芝加哥峰会为代表,确定了北约东扩、构建全球伙伴关系、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危机处置等目标。在乌克兰危机的推动下,威尔士峰会调整北约转型方向,提出暂缓东扩、构建伙伴关系、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资源共享与合作等新目标,威尔士峰会的决策将对未来北约转型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约集体防御方针拥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包括欧洲集体安全传统、美国区域防御原则与联合国区域安全理念。该方针强调战略威慑与实力建设、军事防御与政治暨意识形态进取并举、各成员国团结协作,具有复合而非单一、多元化目标取向、动态而非静态、发挥长时段效用等特性。冷战后,北约大幅度调整其集体防御方针,增加了战略转型、东扩、预防性危机处置、伙伴关系和对外合作等内容。未来北约不会放弃集体防御这面旗帜,但集体防御方针将会异化,集体安全理念将进一步放大。  相似文献   

9.
北约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发展贯穿于其历史进程的始终,北约军事-政治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构成了北约内向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北约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在冷战格局中的国际干预行为,则成为北约外向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冷战时期,冷战化的意识形态是促成北约对内不断深化其组织机构、对外逐次扩张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冷战思维,则成为新历史条件下,支撑北约对外战略、联盟体制改革以及不断东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美国北约东扩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步伐日益加快,东欧各国表现出西化和反西化浪潮.美国国内对美国是否应该介入这一浪潮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有的主张通过北约东扩领导这一浪潮,有的对此则持反对态度.为了使世界全球化成为全球美国模式化,美国当局选择了有限介入东欧的北约东扩战略.  相似文献   

11.
4月23日—25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在华盛顿举行。虽然由于北约正在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其庆典办得并不十分张扬,但人们并不因此而低估这次会议在北约发展史上的意义。3月16日北约刚刚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入盟,使北约的成员国数目增加到19国,再加上23个伙伴关系国,使这次会议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有史以来外国首脑出席最多的峰会。人们对这次会议的关往,并不权权是因为其出席者队伍的壮观,更因为它为冷战后的北约确定了新的战略。真实这个所谓的新战略并不是什么新友明、新创造,自在冷战刚刚结…  相似文献   

12.
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东扩的目标将超出欧洲的范围,有可能导致俄罗斯与西方集团或其它大国之间的冷战对抗与现实。东扩将使东欧地缘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俄罗斯安全利益构成很大威胁;东扩是美国实施控制欧亚大陆战略的重要步骤,将使俄美及俄欧关系更加复杂化;东扩使独联体的政治军事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有被进一步削弱的危险。面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俄罗斯从加快国内发展步伐、增强自身实力和采取灵活对外政策上积极寻找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约布拉格峰会决定吸纳新成员、组建快速反应部队、调整北约军事战略等。但是 ,由于美欧军事实力差距的持续拉大、对北约作用的定位上存在严重矛盾、在安全观上的分歧难以弥合、俄罗斯仍然反对北约东扩等因素 ,北约东扩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首脑会义,纪念北约成立50周年。以下是北的50年发展大事记。1949年4月4日为了对付前苏联在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其中包括加拿大、比利时、法国、虚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的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郊区。修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身防”,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旱,成员国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195o年12月19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出任北约最高司令部司令,受命…  相似文献   

15.
3月29日,北约再次东扩,把包括前苏联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内的7国收到麾下。当天,北约空军4架F-16战斗机迫不及待地飞到立陶宛空军基地,执行保卫波罗的海三国的巡逻任务;4月2日,愚人节次日,7国兴冲冲地举行了入约升旗仪式。现在,北约装甲车从波罗的海三国只要一昼夜即可开到俄罗斯中心地区,巡航导弹发射后几分钟就能打到莫斯科。昔日的死敌逼到家门口,俄罗斯恼火至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奥泽罗夫说,“应当在国防和安全领域同中国和印度建立同盟关系”;连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普京也放出狠话,如果北约…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维护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理想和价值观的单极世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由于欧亚大陆在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制定了试图继续掌控欧亚大陆的“两洋战略”。北约东扩是美国实现继续控制欧洲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普京就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政策构想做一详细剖析。认为普京上台以来俄对北约东扩的抵制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性 ,并分析了俄此举的原因 ;普京表示俄应加入北约则是一个重大策略 ,文中对普京此举的意图及其策略性的缘由予以了分析 ,认为普京关注的是表示加入北约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 ,对于加入北约本身则并未抱太大希望 ,普京的口头表示也决不会发展为任何实质性加入北约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是苏联解体后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给这一地区乃至全球的国际关系带来巨大影响。二者形同而实异,其间存在的重大差异,为感受到东扩威胁和竞争压力的其他国家与政治力量提供了迎接挑战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力理清三支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大这一重要事件的解说。新现实主义从实力均衡与威胁平衡的观点去解释北约扩大 ;新自由主义从相互依赖以获得绝对收益的观点出发解释北约扩大 ;建构主义则从共同体价值观的内化或社会化的视角去分析北约扩大。前两者在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缘由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而在解释北约吸收新成员国的缘由方面则较乏力。建构主义理论较全面的解释了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吸纳新成员两方面的内容。将各种理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北约扩大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 北约更是横行霸道。但是,无论从北约内部的深刻矛盾和新干涉主义面临的困境来考察, 还是从欧元启动后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气候, 以及俄罗斯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战争意志特别是核战意志来分析, 北约都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