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这一特殊音读现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探讨中古喻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全面考察中古四声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分四个部分:一、五华话的声韵调系统和考察声调演变所依据的统计分析原则;二、三部分,对中古约1200个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进行统计分析,展现考察的结果;四、结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晋方言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的读音类型和层次,指出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无论平仄读不送气音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读音层次,读不送气音是并州片的固有层次.并州片内部在反映该读音时,其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读音有较大差异.并州片既受南部汾河片方言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仄声读送气音的影响,同时,其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读不送气音和仄声读送气音又对北部、西部方言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古全浊声母在今晋方言中的四种类型进行了探源,认为今读送气清音声母的最早源头是唐五代汉藏对音《大乘中宗见解》所代表的西北一支方音;今读不送气清音声母的最早源头是唐五代注音本《开蒙要训》所代表的西北一支方音;与北京官话相同的类型,最早也曾受到汉藏对音《千字文》和《大乘中宗见解》的影响,但最早的源头只能是北宋《皇极经世书声音图》所代表的音系;与北京官话相反的类型,则可能是前两种类型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5.
古全浊音声母“演变”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保留至今的古汉语语音资料来看,自元代中期始,汉语南北方音的最大区别是以吴语为代表的一些南方方音中存在着一个与全清、次清、次浊音声母相对应的全浊音声母系列,而以中原地区语言为代表的北方话中则完全没有全浊音声母。这种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近些年来有些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学者陆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唐宋以前在所有汉民族语言中都存在一个全浊音声母系列,经过唐宋两代的逐渐演变,到元代中期,北方话中的全浊音声母便全部演变成了清音声母。笔者对这个“演变”说长期持怀疑态度,最近几年经过反复钩稽,终于获得了一部分与前面所说的意见出入很大的语言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汇总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自周秦汉以来,至少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存在着一个没有全浊音声母的大方言区,元代中期以后的北方话是对这一地区古代方音的继承,而不是全浊音声母从有到无逐渐被“演变”掉了。  相似文献   

6.
湘西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共有9种类型。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不送气音,入声字大多今读送气清音是湘语古全浊声母自身的演变。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送气清音是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影响的结果。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是在与官话方言长期接触下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8.
以26个汉语方言点古全浊声母的今读为样品,用NTSYS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并讨论相关的问题。结论是:(1)聚类分析结果不一定能直接作为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案;(2)古全浊声母演变的特定方式跟大方言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3)汉语方言基本特征库建设的困难主要在于转写特征时如何保证足够的专家干预以及设计特征时如何把表面相似现象分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河南长葛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两种读音及其演变,与普通话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而长葛话三组声母的归并情况和《中原音韵》时期的情况更相似;长葛话可能是处于《中原音韵》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状况,而又正向普通话逐渐靠拢。  相似文献   

10.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县境原为古云梦泽的一角。其地北枕汉水,沿汉水北上可通襄阳、郧阳,下达汉沔;中贯汉沙路,东距武汉75公里,西距荆州75公里。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797800人,县治园林镇(现已建市)。潜江方言(以下简称“潜江话”)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武汉天门片。潜江话以园林镇及其竹根滩、泽口、杨市、渔洋所辖范围的话为代表。其语音特点最突出的:1.送气音多,普通话中许多  相似文献   

11.
陕北晋语古塞音塞擦音声母的读音及演变层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古全清塞音塞擦音声母今读在陕北晋语有部分字读送气清音.文章认为,陕北晋语曾经有部分全清混入全浊,然后是全浊变为次清即送气清音的浪潮,于是混入全浊的那部分全清字也跟着读为送气清音了.无论陕北晋语的哪个方言点,中古全浊声母仄声今读塞音、塞擦音的总有一部分字读为送气清音声母.文章认为,陕北晋语北、西、中大部分方言点,全浊声母仄声字原来读送气音,但随着权威方言平仄分音力量的影响,使得一部分曾读为送气音的全浊声母仄声字变读为不送气音;由于山川阻隔,陕北晋语东部沿黄河西岸地区方言点受到的影响较小,仍保留了比较多的送气音.  相似文献   

12.
洞口山门话中有一些非中古明母和微母的字读m声母,文章探讨了这类字的音变条件和过程。这种语音现象为方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13.
汉语声母系统在由中古向近代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简化。这种简化主要是由于全浊声母的清化造成的。全浊声母的清化,虽然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却并没有影响同样具有浊音特征的次浊声母。通过标记理论和区别特征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全浊音清化只涉及阻塞音中的f+浊音】特征,而不涉及响音中的【+浊音】特征,即全浊声母清化的实质是由有标记项向无标记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湘乡方言的非组字今读为双唇音或舌根音,但相关文献的记录却有不同,有的记有双唇擦音,有的却没有.这种差异并不是语音发展变化的反映,而是不同记音人因不同感悟作出的具有差异的不同判断,事实上,湘乡方言非组字读为舌根音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单个字音也是语音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它可以从点折射出语音的变化,为研究各个时期语音演变提供重要的信息。文章从金代诗、词、文、曲中提取29个有代表性的韵脚字,利用押韵分析它们的语音情况,考察它们反映出来的语音变化,从而从侧面为考察金代语音的演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中古全浊声母在厦门话里的读法再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古全浊声母在闽南方言的读法,罗常培先生在《厦门音系》一书里说:“全浊并奉定澄群从床七母变入全清的比变入次清的多。跟北平音平声变次清,仄声变全清的条理不同”。袁家骅等在《汉语方言概要》一书里说:“全浊并奉定澄群从床七母多半变为不送气清音,小半变为送气清音,这一点跟普通话平声变送气清音,仄声变不送气清音不同,而与客家话一律变送气清音也不同。”潘茂鼎等在《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一文里说:“古全浊声母今读清塞音清塞擦音的,不论平声仄声,闽方言(包括闽南方言——引者注)多数不送气少数送气,客方言则一般都送气,不送气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7.
湖南会同方言古知三章组有着多种读音类型,它整合了不同时期的音类,叠加了各种语音层次,既是共时现象,又有历时演变,会同方言古知三章组近几十年正逐渐经历着改变.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汉语方言保留古代全浊声母系统现象的地理分布看湘语与吴语的历史层次关系@陈立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1]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3]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秋谷裕幸,曹志耘.浙江庆元方言音系[J].方言,1998,(1). [5]蒋冰冰.吴语宣州片方言音韵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湖南省…  相似文献   

19.
中古庄知章三组声母字在西宁方言中的读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切韵》音系中庄(照二)、章(照三)、知三组声母字在现代汉语晋通话和各地方言里的读音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西宁方言表现出自身的特色。拿它和现代普通话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系统而明显的差别,普通话里庄、章、知三组声母的字中除极个别外,其他全部读为舌尖后塞擦音(?)、(?)‘及磨擦音(?),不论与之相拼的韵母的开合及古音的等第;而在西宁方言里,三组  相似文献   

20.
帮组声母在粤方言中的演变规律,有和北方方言等大多数汉语方言相同的地方,也有特殊之处。和北方方言等其它汉语方言比较,帮组声母在粤方言中的发展变化有如下特点:(1)一些声母仍保留着上古读音,如明母合口三等字其声母粤方言念m(普通话念零声母);(2)演化出唇齿浊声母v和喉擦音h。v的出现是唇音声母互相转化的结果。而粤方言的这个h,来源有两个:开平县赤坎话的h是从双唇送气音ph演变来的,中山石歧话的h则是从唇齿擦音f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