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亭人民公社的建立,是在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磅礴汹涌的高潮中,作为江苏吳縣全縣的典型社,首先試办起来的。自从八月中旬开始着手筹备,全乡人民无分男女老少,都以万分兴奋和喜悅的心情,盼望着建社喜日的早速到来,迅速地出現了“人人报名、家家申請,生产建社兩高潮”的新形势,終于在九月十三日正式召开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全乡共6090户,人口共25411人,个个春风滿面,人人喜气洋洋,全体都参加了人民公社,全乡耕地41144亩都归公社所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从1953年夏季开始,在我国广大农村热火朝天地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組織,人民公社确实象初升的太阳,一开始就光芒万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欢腾和關切注目。就在这一年的10至12月間,我們怀着和全国人民一样的兴奋心情,曾在河南各地对人民公社进行了訪問和学习,在这期間,我們看到,那时河南各县所采取的人民公社組織形式,还是不一致的。有的县还是一县数社,上面沒有县級的組織形式;有的县已經成立了县联社;有的是則成一县一社;也有的县既自称为县联社,又說是一县一社。据河南省10月下旬的統計,全省已建立超县联社的有95个,占全省总县数的87.96%;一县一社的有6个,占全省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4.
从1958年我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起,到1968年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前,党曾领导农村人民公社不断进行了整风整社运动.在近5年的时间里,这一运动若断若续,时松时紧,运动各时期的内容、性质、作法等也往往大不相同.这一运动所表现的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党对农村人民公社乃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及其变化.本文试将党领导的农村人民公社整风整社运动划分为5个时期,并对每一时期运动的过程、内容、特点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政社分开的原则,确定建立乡政府,人民公社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从此结束了我国实行了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的实践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乡党委、乡政府和乡经济组织的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1958年,一种新的社会组织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是我们党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对人民公社这一新事物的热情歌颂,是我们党对人民公社这一具有无比生命力的新的社会组织诞生的庄严宣告。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月社     
“新月社”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团体,其成员相当复杂,它由“聚餐会”,而有“新月社”,再有“新月社俱乐部”。新月社开展了许多活动,尤以文化方面的活动影响大,如开展戏剧活动、迎接泰戈尔访华、追求新诗艺术等。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格律化的探讨,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并在我国新诗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9.
林勤勤 《社区》2014,(34):30-31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及省部共建温州民政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浙江省苍南县民政局从2014年4月开始至11月,组织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五民”进社区活动,结合“三社”资源,号召和引导全县社区、社会组织、民政干部、社工以及志愿者们,开展“政务便民、服务利民、关爱暖民、文化乐民、公益助民”的打包式社会服务新模式,在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间、在干部和群众间建立起一座增进沟通交流的桥梁。不仅推进了“三社”联动,推动了城乡发展,促进了村社融合、文明进步、社会和谐,而且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經濟研究所對社員家庭副業的性質問題,最近開展了討論。大家共同認識到,家庭副業是一種從屬性經濟,從來不會構成一個獨立的經濟成份,現在人民公社社員的家庭副業是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一個必要的補充部分。但是,社員家庭副業本身的性質究竟如何,在討論中有兩派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認為它的基本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而另一些同志則認為它基本上是屬於小私有制殘餘的性質。就前一種意見說來,社員家庭副業是從屬法經濟,它的性質就不能直接取決於它本身,而是以它所依存的社會條件為轉移。現在我國已經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社員家庭副業完全附屬在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並接受它們的領導。雖然社員家庭副業屬於個人所有,但它的所有者不是個體農民,而是公社社員。社員是集體所有者和集體勞  相似文献   

11.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1.社小展翅难,人人盼公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几年来城关公社地区,在农业互助合作和工业生产战线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1957年开始的全民整风运动和1958年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为人民公社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正如党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所说:“人民公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們中文系于去年十二月下旬,组織了百余名同学和教师到高唐县尹集人民公社进行学习,劳动锻炼和开展創作活动。这次下乡的师生,在农村只住了三十几天,但却比过去任何一次下乡的收获都大;“尹集公社一个月,胜讀十年书”,几乎成为下乡师生的共同語言。我們在公社期間,不仅始终坚持与社員同吃、同住、同劳动,还与社員同  相似文献   

13.
1。人民公社规划的意义 目前,全国农村的人民公社化,已经实现了,正在巩固和提高。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由于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不仅彻底地消灭着私有制的残余,尤其是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和显著的提高。社大劳动力多,积累又大又快,资源多种多样,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能够迅速的大办各种事业。为了促进生产更大规模的飞跃发展,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使共产主义社会早日到来,根据公社具体情况,制定出生产建设全面发展的统一规划,已成为目前迫不及待的工作,它是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我州自从那次会议以后经济方面的改革首先从农村里开展起来,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以“政社合一”、“一大二公”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为特征的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党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在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地理系55年级、56年级全体同学,于1959年2月下旬至4月,为了配合全省整社工作,在省委农工部统一分配和系党总支直接领导下,级成了四个人民公社调查规划队,分赴四个人民公社,在调查的基础上协助公社编制了经济发展规划。郊区人民公社调查规划队在开封市近郊区进行了调查,本文初稿是根据调查规划队关于蔬菜方面有关资料,在党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和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倡导建立人民公社。他的初步构想是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经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实现农业集体化,用集体化促现代化,扩大产业工人队伍,为以后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当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时,毛泽东亲自主持对农村政策作了调整,将人民公社稳定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之上。但是,毛泽东并未因此改变他构想的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这一点在他后来提倡办的“五七干校”中有所体现。无论人民公社还是“五七干校”,都包含着毛泽东构想社会主义模式思路的五个方面的内容:(1)实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2)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副渔结合;(3)全民武装,全民皆兵;(4)政社合一;(5)向全包下来的福利制度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朝阳农学院坚持“社来社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贫下中农称赞说:“这样的大学生贫下中农养得起,用得上。”可也有人认为:全民所有制培养的大学生,到集体所有制当农民,是“扩大三大差别”,是“倒退”。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无产阶级办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自有阶级以来,教育从来就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无不为本阶级培养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精神贵族。“读书做官”,“做官发财”,这就是他们读书的目的。无产阶级教育是同一切剥削阶级教育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后头七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所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当时党提出的“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因而“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这就有力地澄清了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是不是搞早了”,“是不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1958年,人民公社在中国一哄而起,被称作“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毛泽东对人民公社一直是青睐有加的,从1959年8月19日毛泽东写给吴冷西等人的一封信中,我们或许可以窥知其“公社情结”。毛泽东打算用有力的调查材料来驳斥国内外对人民公社的指责,他认为人民公社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必须得到保护。在他本人关于人民公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均透露出了对人民公社的偏爱。以这封信为线索来探究毛泽东的“公社情结”,“小缩影”印证了“大历史”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雄山垂泪,漳河哭泣! 在大任同志逝世一周年之时,长治县干部群众又一次深切缅怀“人民公仆,百姓忠魂”——大任同志。 相逢于非常岁月 1970年8月,王大任同志被下放到长治县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夏秋之交,大任一家乘一辆旧解放式卡车来报到。当时长治县机关设在长治市内,恰遇县、社、队三级干部会议在离城40里的韩店召开,机关无人接待。大任同志不顾身体不好旅途疲劳,铺盖未解就风尘仆仆赶往韩店投入工作。他在会上讲:“我是山西省被打倒的‘卫王王’中的第二个‘王’,我叫王大任。我愿意当全县人民的小学生,和全县人民一道抓革命促生产。希望全县人民监督我、帮助我,共同把长治县的工作做好。”话语诚恳,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