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一种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可以用来检验实际汇率水平是否偏离均衡的汇率 ,但是在用来研究我国的汇率水平时 ,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比较严重地偏离了购买力平价。这是否说明我国应该对汇率进行较大的调整 ?为此 ,本文首先概述购买力平价理论 ,然后重点分析了产生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规律的原因 ,联系理论的局限性、严格性 ,最后得出结论是现今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基本适当 ,购买力平价不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一种借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1995到2005年数据的基础上,以1997年1月为基期,利用单位根和VAR协整技术,对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和港元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日元的汇率表现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兑港元的表现不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似文献   

3.
汇率问题是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枢纽之一,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构成了货币主义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购买力平价假说之谜的实证表象是均值回归时间较长,致使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不成立。由于在标准的线性ARMA框架下汇率稳态过程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文章介绍了基于ESTAR结构的KSS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分析法,并连同ADF和PP检验一起对我国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KSS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汇率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这说明现有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逐步达到市场有效性,下一步应该继续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20世纪前半期汇率决定理论发展的重大成果,虽然它不能很好的解释现实世界,但仍被认为具有"残存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已有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的批判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购买力平价理论不仅仅是汇率决定理论,还包含着均衡汇率思想。但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考虑实体经济而不考虑金融经济,其假定是基本面因素不变,因此就不能解释这些基本面因素引起均衡汇率在中长期的变动。又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以购买力平价实际测逄的误差,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必然的。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价人民币值被低估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经济背景及经济政策,采用以购买力平价模型为代表的传统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模型能够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此外,折线回归模型(虚变量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确实受到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呈现出了折线形状,从拟合优度来看,折线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及制度效应。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内物价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真正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来自国外(美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学说是研究汇率形成基础的重要学说,至今仍在汇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但是,购买力平价学说混淆了货币对一般商品和贸易商品购买力的区别,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因而难以用于解释现实的汇率现象。要揭示汇率形成的基础,应该吸收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合理思想,改进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不足之处,建立更为完善的购买力平价学说。  相似文献   

8.
购买力平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工作量特别大,在一个财政年度结束时,短期内计算出GDP购买力平价,非常困难。一般要一二年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计算,而且缺乏购买力平价序列数据,对国际经济比较不太及时。我们提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双边或多边国际比较中,采用基本汇率法,利用各国的现有统计数据,不必增加新的调查。其步骤是:1.择比较两个国家最可信年的汇率,并以该年为基准年;2.比较国家的GDP按基准年价格计算各个国家的可比价GDP;3.然后用基准年的汇率,换算其中一国的可比价GDP,成为另一个国家货币表示的GDP。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汇率波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人民币汇率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对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依据三变量购买力平价模型,选取2005年8月至2014年6月的最新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和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和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最后,从加快市场改革、稳定物价和完善汇率制度等几个方面为我国宏观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比较利益和边际分析基础上的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均衡汇率应当由国际收支平衡条件下进出口商品的边际价格比率决定。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均衡汇率应当是市场汇率,而不是按两国贸易品平均价格算出来的汇率,并为贸易金融管制向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