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闵玉奇  王印传 《城市》2021,(11):42-47
探究空闲地的类型及形成,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提供支持.依据农村居民点空闲地的成因差异,将农村居民点空闲地分为Ⅰ类空闲地、Ⅱ类空闲地和Ⅲ类空闲地三种类型.Ⅰ类空闲地的形成主要与村庄规划滞后和农村居民对土地的错误认知等有关,Ⅱ类空闲地的形成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一户多宅"有关,Ⅲ类空闲地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政策规定:一户只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场所,农村住房又是一户农户最大的财产。然而在农村城镇化、产业工业化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逐步转化为“城镇边缘人”的同时,农村大量出现农地抛荒,村庄空心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村住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隐形的宅基地流转现象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四川农村70%以上的农户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由于佃户数量多、政治地位低,在保护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土地租佃制度极不合理,"上粮户(大地主)坐拥阡陌,食租依税自有余饶",而"佃农则终岁血汗,供田主租石外,不足养其父母妻子者多!"四川土地租佃制度由来早、租额重,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流转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土地流转市场并不活跃,而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则是刺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的一支"强心针"。但我国农村现存的金融服务存在着贷款获取困难,限制多,期限短,贷款数额少,农业风险防控体系薄弱,农业金融制度的缺失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土地流转的规模,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宅文化"在全球悄然兴起。笔者以浙江大学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宅一族"加强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做出了新的部署,农村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会议的突出亮点是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而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以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切入点,可以说抓住了推进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关键所在。透视土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地理解这一点。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我们为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本文就这一实际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保障.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里土地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了损害.就以本笔者家乡的中心村为例,本笔者采用了电话访谈法和实地研究法,了解到家乡的土地流失越来越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因此,要想保护土地,不让它严重流失,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来努力.  相似文献   

9.
李方 《职业》2010,(10)
"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异军突起,随之衍生出了由"宅人"掀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宅经济".买菜足不出户、工作足不出户、购物足不出户、送礼足不出户……其实质是被引导着将原来的户外消费、商务转移到"宅内"进行.在投资者眼里,"宅人"不仅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经济现象和新的商业模式,更带来了新商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大邑县切实把实施"金土地工程"作为惠及农村群众的"民生工程"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结合该县实际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大邑县共投入资金28316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2个,项目区总面积136783亩,新增耕地14133.85亩,建成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的农村新犁社区12个,1385户、5035人实现了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11.
赵春水  谭春蕾  刘健 《城市》2008,(12):63-64
一、背景 华明镇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紧邻空港物流加工区,是天津市第一个以宅基地换房的示范镇。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型小城镇。华明镇景观规划原则是尊重自然环境,延续地域文化,提升环境景观品位,打造生态环保的现代华明景观。  相似文献   

12.
正成都市从2008年初开始,在全市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都市土地调查办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大局,有力地夯实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确权"基础。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测确权中,成都市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实测办法。他们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测绘出的1:500工作底图,根据坐标分  相似文献   

13.
"以证管地"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土地登记的发证制度,只有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才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说明土地登记发证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积极主动的行政法律措施,它是土地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江县国土资源局认真研究政策,抓住"三农"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抢抓机遇谋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土地征收转用、土地开发整理、农村防灾减灾用地、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方面,抓机遇,大力实施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往宅建设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1994年我国仅城市民用建筑面积就达2亿多平方米。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普通往宅建筑设计标准上,对原往户住房建筑设计标准则一压再压,从而造成了往宅建筑标准上的“两极分化”,引起群众的不满。这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目也损害了开发公司的信誉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2月,"十八户"农民代表在一份"秘密协议"上摁下了生死手印,分田到户.由此掀开了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千百万个乡村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区选址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多地少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事实证明,土地整理由于其产生的良好效能,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手.现阶段,土地整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即项目申报单位以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区内并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来确定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  相似文献   

18.
王振坡  王丽艳 《城市》2007,(11):54-57
土地问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乃至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无不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过程中,村组集体随意终止土地承包合同,无偿收回或非法转让、出租农民承包土地,强迫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干涉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农村土地纠纷呈扩大、蔓延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朱俊 《科学发展》2016,(11):65-72
我国幅员广阔,因地理区域不同建筑风格也多种多样.因此,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既要充分体现生态观,又要保持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有利于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新农村住宅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短缺性.新农村规划应以土地的集约使用为宗旨,以节约尽可能多的土地,为农村长远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强  刘晓霞 《现代交际》2014,(1):125-125
目前,我国吉林省农业的发展是以要素投入为主,即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既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土地季节性撂荒和粗放经营以及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等现象。所以,加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