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晨  樊博 《东南学术》2023,(4):114-125
为应对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全盘包办的现状需要被突破,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政府、志愿和市场失灵”有着深层次原因,从“结构-功能”视角出发可明确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主体地位。对预案框架下和实际运行的应急协作网络的建构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可找出网络运行的阻滞因素。多元主体在应急管理各阶段有着各自的主要任务和功能,要将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常态化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作框架,开放培育应急市场,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设数据驱动下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优化协作高效的原则,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主导与协同——日本环境应急管理变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 《兰州学刊》2011,(5):19-23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环境应急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并呈现出应急管理范围扩大,组织协作加强,适应社会发展等三大趋势。日本现有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展现出法制健全、全政府式管理、社会参与广泛、信息化水平高等特点,其在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制及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急预案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基本功能、发达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的基本特点;其次,在回顾和评论我国政府应急预案的现状和编制过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应急预案框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频繁的应急管理实践使我国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并建立了较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但是在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上没有走出传统的官僚制,存在着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责任对上不对下,在实际应急处置活动中出现反应迟缓、协调不力、处理困难等问题,因而进行改革很有必要.公安、消防是我国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龙头,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排头兵,因此,在建立和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加强以公安、消防为主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以保障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利、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5.
薛瑞 《云梦学刊》2013,(5):84-90
应急管理是政府行政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在内的一系列应急管理保障体系,为积极稳妥应对各种危机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县域党政部门是社会矛盾的交织点,县域政府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地,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固然重要,但作为应急管理的领导力同样重要。它包括应对力、协调力、承受力、决断力、沟通力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应急管理"建管并重"的推进阶段,加强对应急机制建设的创新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和体系框架构成的新辨析和新界定,借鉴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亟待建设和规范的风险管理及保险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信息发布及舆情引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监察考核问责机制等5个关键薄弱环节进行了创新探析。  相似文献   

7.
政府应急信息协调能力是应急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保障.然而,应急信息包含的客观和主观成分却分别面临着信息孤岛和价值干预的双重挑战.信息孤岛现象在政府和社会主体中都有所呈现;价值干预则主要表现为应急信息协调过程中的本位主义和突发公共事件情境定义的泛政治化.为消解这双重障碍,提升政府应急信息协调能力,必须建立标准统一、结构优良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科学高效的信息分析与多主体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体制是我国应急管理的基础,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也是应急管理领域不可回避的基础且重要的研究议题.为减少政府组织的应急协同失灵,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厘清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清晰描绘了组织内部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协同网络结构,并提炼和归纳出四种网络的模式和特点.依此研究指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协同网络分别为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分工型、单核主导的松散—协作型、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协作型和双核主导的松散—分工型.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网络的困境主要在于负责部门与协同中心不匹配、度分布不合理、不同突发事件类型间应急协同不足.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三重策略包括节点优化、整体网络优化和应急协同网络间优化,是提高政府应急协同能力和绩效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和权力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军  汪军 《兰州学刊》2004,(4):217-220
应急管理是政府对于有可能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行政活动。在这一过程之中 ,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的政府 ,担负着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降低社会危害、开展危机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了保证这些责任的完全实现 ,就需要给政府相应的处置权力 ,即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进行战略物资储备和临时征调的权力、编制和启动应急预算的权力、对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新闻报道进行引导和监督的权力、对应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权力、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活动本身进行调查评估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孕育各种风险的基本空间,体现了风险的集聚性特征。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面向风险的应急管理成为城市需要承担的基本功能。城市风险情境的快速变迁要求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从传统问题针对型的刚性应对模式向动态调适型的弹性治理模式转型,以增强城市的韧性。有效促进刚性应对模式向弹性治理模式的转型,需要不断强化城市应急管理的观念创新,着力促进城市应急管理的主体协同,以及持续推动城市应急管理的行为优化。  相似文献   

11.
深度不确定性与应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在消减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制造了新型不确定性.伴随危机而来的不确定性是导致社会恐慌与应急管理失序的源头.本文从风险及其社会放大视角分析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恐慌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出了“深度不确定性”概念并将其视为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揭示“命令—控制”型应急管理体系与突发事件之间的“情境差距”的基础上,指出完成应急管理适应型模式转变的必然,最后从灾害的社会恢复力视角指出社会信任、公众理性精神是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要求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公共应急组织体系。传统的社会动员机制自身存在许多缺陷,且忽视市场机制在公共应急体系中的作用,难以实现上述目标。市场机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储备全社会的公共应急能力,降低公共应急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提高公共应急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些作用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中尤为明显。我国的公共应急市场还很不成熟,其形成和发展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长期培育,一是要对社会需求加以适当刺激,二是要对企业加以保护和激励。  相似文献   

13.
政府应急征用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了层级较为完备的应急征用法律体系,但通过法规检索与案例梳理发现,应急征用制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顶层理念,在征用阶段遵循约束与激励并重,厘定征用主体、完善征用程序、补足激励措施。在补偿阶段恪守效率与公平兼顾,确定补偿主体与利益范围、保障补偿程序公正高效、公平协商制定补偿标准。在保障措施中坚持权力与责任均衡,强化行政主体的责任配置、建立多元征用监督机制、设计梯次征用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兴起,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领域。本文在说明我国处于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发期这一背景之后,对我国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做出简要评述。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是要继续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上下大功夫,构建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大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监测预警网络;同时,要注重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推动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在繁荣中规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优化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常态管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系统;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建设,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内容;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传播能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行动指南,组织之间的有效协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条件.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预案层级和应急管理全过程出发,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间网络结构和关系模式进行了量化与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网络稀疏且组织间联系随预案层级的降低而线性下降,处置与救援阶段是预案应急管理各阶段网络的薄弱环节;各级预案均存在应急管理任务的依赖性组织,但组织职能的泛化及在预案各应急管理阶段分布的不均衡制约了应急管理任务的实现;预案存在关键性组织,但主导型组织因预案层级和预案应急管理阶段的差异而发生改变;各级预案整体网络均存在封闭的小团体,市级和省级应急预案网络的中心性结构明显且团体间存在交互关系,而国家应急预案网络结构相对孤立,表现为团体内部强连接和团体之间弱连接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组织间网络结构层面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改革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突发风险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面对国内外突发风险事件多发、频发和复合性态势,把握突发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并做好预警应对工作,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政府应急管理、全面提升政府应急水平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突发风险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科学预警、快速反应、统一协调、信息畅通,是基于理论和实践总结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是加强和创新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群体性事件上升对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当前,浦东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理念、方式、体制、善后反思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失。近年来,浦东政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在树立人本观念,不断整合管理机制、多途径解决群体性事件方面下功夫,并注重学习和体制革新。浦东群体性事件化解的缓解率不断提高,其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也日益提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府一元化治理、被动回应、技术导向及偏好经验决策,是当前制约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社会理论重塑着人类的风险意识与危机应对观念,如果说危机意识有助于我们防患于未然,但风险的潜在性与不可避免性,风险与危机的不可控性与紧急性,让我们在突发的危机到来时,不能不直面风险与危机。我国现行危机管理机制刚刚起步,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与危害性,决定了在危机爆发之后,公共危机管理中应急协调机制的健全是应急处理阶段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所在。而现行危机管理应急机制的健全既包括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也应包含应急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中政府“应急协调”专业化能力的增强是有效发挥应急机制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