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64-265
<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在迅猛发展的新媒体面前,全新的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育形态相比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进行了一次解构,同时又必须为适应时代需要进行重塑。由季海菊编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就是一部这样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媒体(博客、播客、维客、RSS、公民新闻网等)的崛起,导致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过程."公众参与式新闻"的出现将人类推入到一个传播的平民化时代."自媒体"不但将重新塑造网络媒体,也将变革整个传统媒体.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新锐,"自媒体"在媒介生态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传播,更离不开具体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舞台、剧场传播,再到之后的广播影视传播,传统戏曲艺术无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有所发展和变革。在新的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由于新媒体的介入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给戏曲艺术的传播发展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并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7,(3):108-113
"媒介融合"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词,传统广播媒体希冀借助新媒体发展契机实现华丽转身,手机电台APP正是基于新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传统内容与新兴传播平台的良好融合,其在传受关系、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传统广播媒体以启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广播发展现状,进一步探析蜻蜓FM、考拉FM、荔枝FM等手机电台在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手机电台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突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覃信刚 《学术探索》2006,(2):138-142
广播类型化,是根据广播媒介的特性和听众的特殊需求规划的一种适应广播生存、发展、竞争的运作模式。它最大限度地让听众接受,从而聚集听众、扩大听众队伍。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台如能掌握住目标受众、稳定受众及开发潜在受众,就掌握了主动权,在与各种媒体的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计算机科学的大力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的形态以网络媒体为主。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的分布式特性、交互性、信息海量化等,对受众在使用过程中,使其心智发展变革,而变革的主要方面是通过自我意识、群体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体现。变革后的受众在生活世界中,形成了网络化分布式的心智模式。对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拥有了新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传播渠道、受众接收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络、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给传统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传统报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报纸行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地级市电台广播受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冲击,社会影响力在减弱,自身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传统的电台广播模式被打破,进而与新媒体融合。网络移动电台改变着受众的收听方式。本文就当下电台广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从电台广播历史进程,个性化服务,专业化团队,多元化运营模式等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体系?增强话语的适应力与附着力,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正确认知新媒体格局下传播生态格局的变化,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变革传播话语,优化传播语态,建设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当前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体系的立体构建,将进一步彰显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传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覃清 《广西社会科学》2006,(10):171-173
网络时代,广播作为媒体的地位日渐衰弱。广播媒体要赢得更多的受众,占领更大的传媒市场份额,就应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经营战略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重新定位发展模式,形成新型广播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由于传统媒体的弱化、受众群体的变化、传播技术的变革,大庆精神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宣传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大庆精神要想更好的传承、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必须跟上新媒体时代的脚步,拓展传播路径:一要关注大众自媒体,倡导“人本”主义;二要建立公众平台,树立“用户”观念。  相似文献   

13.
陈信凌  范懿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216-221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乡风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性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精准传播弘扬乡风文明、振兴乡村建设,是当下的重点议题。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乡风文明不仅关系到家风民风、党风政风,它还关系一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自觉体认与主动弘扬。因此,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发掘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从受众与传播者视角共同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世界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策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同时转播与狭义网络广播既不同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控制的行为,又实际超出了传统"广播权"所能涵盖的行为,由此往往会导致司法认定上的困惑,同时也将损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如果人们能够创设一项新的权利用以控制向远端传播作品的行为,从而帮助著作权人限制其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同时扩张原有权利的范围使应当控制网络广播的邻接权人也能够有效控制网络广播.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10):61-66
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出现了诸如技术便利带来的学术传播全球化、定制化与实时化,传播与评价的大数据化、新媒体化;传播形态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等新特征,这对学术期刊的流程、运营、监管、形态与评价等都提出新的挑战。学术期刊若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并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切实以学术服务者的理念来推动自身功能转变,将会实现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传播平台重构。实际上,在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评价与受众共同参与建构的学术传播生态中,学术期刊作为传播者,本身即居于链接者的核心地位。强化学术期刊的这一地位,遵循关注学术需求,传播流程全程化;参与学术活动,传播过程开放化;拓展学术圈子,传播对象大众化的建构思路,才能真正建构起由学术期刊主导的学术传播平台,保持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影响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改变了学者获得学术资源的传统手段,赋予了学术传播新的特点和意义,对学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术传播由过去的学术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进入到"以学者为中心"的时代。当前,学术传播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术成果的品质,而且与其表现形式、传播模式密切相关。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学术机构必须要快速适应变化,积极探索学术传播新模式,帮助学者更容易地获取文献资源,鼓励学者的新观点通过新媒体优先发布。同时,学术机构应该有文化担当的责任意识,提供理论性强、有深度、有前瞻性、有吸引力的学术产品。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是碎片化时代电影的新形态,它以浓缩精华的方式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从影院电影到电视电影,从网络电影到微电影,在媒介朝人性化演化的大趋势下,电影逐步朝时空自由、利于操控的形态转化。在这一转化中电影受"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性状分歧"等进化规律的支配。对因技术变革而导致电影艺术形态的不断演化现象,我们需有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既接纳演化又超越演化的理念,将微电影看成是一种在人类建构和自身演化共同作用下而兴起的新媒体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研究     
正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进入了社会生活,并且以多样的终端方式呈现着,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博客、播客、手机短信、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等。尤其,随着2013大数据元年的到来,新媒体与数字化传播的研究也迈入了新的阶段。一些研究者致力于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实证,分析考察新媒体传播。还有些研究者通过对虚拟社群的跟踪考察,借用传播学分析范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出现,广播新闻传播再次受到冲击。广播作为媒体要想在未来的传播格局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广播与其它媒体应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双赢”;其次,广播新闻传播必须在充分认识自身媒介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变革,才能将其潜质开发到接近极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